㈠ 為什麼我國核能發電站少,占發電量少,和法國,日本等國家發電佔有率不能比
因為煤多,沒著急搞,老實說就這么簡單。比如日本就是明顯的靠需要來推動,它的能源都是進口的。
㈡ 世界共有多少核電站
全球核電站之最及其分布
自1954年蘇聯第一座核反應堆開始運行以來,全球在運行的核反應堆有400多座,累計安全運行了約13000堆年。其間重大核安全事故共發生三次:1979年美國三里島核電站事故、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和這次福島核電站事故。
世界核電發展之最
世界上第一個核電站:1954年蘇聯在莫斯科西南奧布寧斯克建成,裝機容量為5000千瓦。
世界最大的核電站:位於日本西北部新潟縣的柏崎刈羽核電站。
世界核電生產能力最強的國家:美國,擁有104座核電站。
核電發電量佔全國總電力比例最高的國家:法國,核電發電量佔全國總電力的比例接近80%。
全球核電分布
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2011年1月公布的最新數據,目前全球正在運行的核電機組共442個,核電發電量約佔全球發電總量的16%;正在建設的核電機組65個。
擁有核電機組最多的國家依次為:美國104個、法國58個、日本54個(世界核工業聯合會公布的數字為55)、俄羅斯32個、韓國21個、印度20個、英國19個、加拿大18個、德國17個、烏克蘭15個、中國13個。
國際原子能機構預計,到2030年,全球運行核電站將可能在目前的基礎上增加約300座。世界核能協會預計,到2015年,全世界可能平均每5天就會開工一個裝機容量約1000兆瓦的核電站。
背景資料
全球核電發展歷程
在世界核電發展史上,「談核色變」並非第一次,美國的三里島核電站事故以及蘇聯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故也曾令核電發展迅速降溫,但痛定思痛後,全球核電建設還是從減緩發展進入復甦階段。
縱觀人類和平利用核能的歷程,全球核電發展可分為4個階段:
實驗示範階段:上世紀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世界共有38個機組投入運行,屬於早期原型反應堆,即「第一代」核電站。除1954年蘇聯建成的第一座核電站外,還包括1956年英國建成的45MW原型天然鈾石墨氣冷堆核電站、1957年美國建成的60MW原型壓水堆核電站、1962年法國建成的60MW天然鈾石墨氣冷堆和1962年加拿大建成的25MW天然鈾重水堆核電站。
高速發展階段:上世紀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世界共有242個核電機組投入運行,屬於「第二代」核電站。由於受石油危機的影響,以及被看好的核電經濟性,核電經歷了一個大規模高速發展階段,鼎盛時期平均每17天就會有一座新核電站投入運行。美國成批建造了500-1100MW的壓水堆、沸水堆,並出口其他國家;蘇聯建造了1000MW石墨堆和440MW、1000MW VVER型壓水堆;日本、法國引進、消化了美國的壓水機、沸水堆技術,其核電發電量均增加了20多倍。
減緩發展階段:上世紀80年代初至本世紀初,由於1979年的美國三里島核電站事故以及1986年的蘇聯切爾諾貝利核泄漏,全球核電發展迅速降溫。在此階段,人們開始重新評估核電的安全性和經濟性。為確保核電站的安全,世界各國加強了安全設施,制定了更嚴格的審批制度。據國際能源機構統計,在1990年至2004年間,全球核電總裝機容量年增長率由此前的17%降至2%。
開始復甦階段:21世紀以來,能源危機越來越嚴重,核能作為清潔能源的優勢重新受到青睞。經過多年的技術發展,核電的安全可靠性進一步提高,世界核電的發展開始進入復甦期,世界各國制定了積極的核電發展規劃。美國、歐洲、日本開發的先進的輕水堆核電站,即「第三代」核電站取得重大進展。
2010年5月,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天野之彌在討論《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會議上指出,核能作為一種清潔、穩定且有助減緩氣候變化影響的能源正為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目前全世界共有60多個國家考慮發展核能發電,預計到2030年將有10-25個國家首建核電站。
㈢ 中國有多少核電站
截至2019年6月30日,建成19個,正在投入使用18個,台灣核能一廠已退役,建設中3個。
一、中國大陸核電站
1、大陸16座核電站
分別是:秦山核電廠、大亞灣核電廠、秦山第二核電廠、嶺澳核電廠、秦山第三核電廠、田灣核電廠、紅沿河核電廠、寧德核電廠、福清核電廠、陽江核電廠、方家山核電廠、三門核電廠、海陽核電廠、台山核電廠、昌江核電廠、防城港核電廠。
2、大陸第一座核電站
中國大陸第一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秦山核電基地位於中國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處於華東電網的負荷中心地區。從上海虹橋機場開車到海鹽縣約一個半小時。
秦山核電基地目前共有9台運行機組,總裝機容量為654.6萬千瓦,年發電量約500億千瓦時,是目前我國核電機組數量最多、堆型品種最豐富、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基地。
二、中國台灣核電站
1、台灣3座核電站
分別是金山、國聖、馬鞍山核電站。
台灣於1987年開始興建核電站,目前擁有核一、核二和核三(金山、國聖、馬鞍山)共三座核電站。核能是台灣的主要能源之一,對台灣發展經濟有所貢獻,至今未有台灣核電站發現事故傷及環境的報道。
2、核電站在台灣的重要作用
台灣島面積較小,人口密度較大,經濟發展需要相當多的能源,而島內既無煤炭,也無石油和水利資源可供發電,利用核能發電在情理之中。
此外台灣還擁有6座供研究、教學用的科研型核反應堆,雖然裝機容量都不大,但所使用的鈾-235的放射性強度極高,也是提煉核武器級鈈-239的最佳原料。
台灣的核電站運行以來,已卸出放射性物質強度約為廣島級原子彈1206倍的乏燃料約2900噸,這些乏燃料可提煉出製造核武器的鈈-239,具有很高的軍事價值。
(3)國家電站核能利用率達到多少擴展閱讀:
一、中國大陸
2011年7月21日,中國實驗快堆(CEFR)成功實現以40%的功率並網發電,2014年12月15日17時,在國家核安全局現場監督下,CEFR首次達到100%功率。;寧德1號機組、紅沿河1號機組也分別於2012年12月28日、2013年1月17日成功並網發電。
二、中國台灣
2016年5月16日,台灣第二核電廠2號機組完成大修重新並網發電後僅135分鍾即發生避雷器爆炸事故宣告跳機。
核一廠,截止2018年仍在運行。核二廠,停運中。
台灣於1987年開始興建核電站,目前擁有核一、核二和核三(金山、國聖、馬鞍山)共三座核電站。核能是台灣的主要能源之一,對台灣發展經濟有所貢獻,至今未有台灣核電站發現事故傷及環境的報道。台灣島面積較小,人口密度較大,經濟發展需要相當多的能源,而島內既無煤炭,也無石油和水利資源可供發電,利用核能發電在情理之中。
㈣ 世界上第一個建成核能發電站的國家是----------
美國抄
1942年,以費米為首的襲一批科學家在美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人工核反應堆」,首次實現了人類歷史上鈾核的可控自持鏈式裂變反應.核反應堆是使核能以可控方式釋放的裝置.人們建造核裂變反應堆的目的有二:(1)把它當作一個「中子源」,利用裂變產生的大量中子以生產軍用與民用同位素,或開展科學研究及實驗;(2)將它當作一個「熱源」,利用核反應釋放的熱量以供熱、發電或提供動力.當然,也有將上述目的集於一體的反應堆.1954年在庫爾恰托夫的主持下,蘇聯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電站——奧布靈斯克核電站.從此,核電站便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起來.
㈤ 全世界有多少核電站那個國家最多
國際原抄子能機構最近發表的一份報襲告說,到去年年底,全世界正在運行的核電站共有438座,總發電容量為353千兆瓦,佔全世界發電量的16%,累計運行時間已超過1萬堆年(1個堆年相當於核電站中的1個反應堆運行1年)。
報告說,盡管迄今核電站主要分布在工業化國家,但是目前正在建設的32個核電站中有31座分布在亞洲、中歐和東歐地區。此外,現有核電站通過採取各種措施減少了發電成本並提高了安全性。其中,阿根廷、巴西、捷克、德國、印度、韓國、西班牙、俄羅斯、瑞士、烏克蘭和美國都增加了各自的核電發電量並達到創紀錄的水平。
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統計,在去年全世界正在運行的核電站中,美國最多,達104座;法國59座,英國和俄羅斯也都在30座以上。2001年核發電量在國內總發電量中所佔比例超過20%的有19個國家,比2000年增加了兩個。其中,立陶宛比例最高,達到78%,比利時和斯洛伐克超過50%,烏克蘭、瑞典和保加利亞3國則都在40%以上,韓國等8個國家也佔到31%到39%之多。
目前世界最大的核電站是日本福島核電站,總裝機容量8814萬千瓦,為沸水堆.
㈥ 核電站最多的國家是哪國核電發電比例最高的國家是哪國
如下所示,復核電站最多制的國家是美國;核電發電比例最高的國家是法國。
美國:現有核電站104座,發電量佔全國總發電量19%
法國:現有核電站59座,發電量佔全國總發電量78%
日本:現有核電站56座,發電量佔全國總發電量23%
英國:現有核電站23座,發電量佔全國總發電量22%
德國:現有核電站17座,發電量佔全國總發電量28%
㈦ 現代世界上那些國家擁有核電站。
據統計,截止2002年底世界上已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成約441座核電站,發電容量約為3.6億千瓦。正在建造中約有40座,計劃建造約60座,全部建成裝機容量將近5億千瓦,約占那時世界發電量的20%左右。
從已運行的核電站裝機容量來看美國居首位,裝機容量佔全世界的四分之一,其次是法國、日本、德國和俄羅斯。從發展速度來看法國、日本和韓國保持著較高的發展速度,目前法國核能發電量已佔總發電量的80%。預計到2030年,世界核電站總數將達到1000座,核發電量將占總發電量的三分之一
全世界核電機組超過:>440 台
數量排名 國家或地區 核反應堆機組數量 占總發電量份額(%)
1 美國 104 19.8
2 法國 59 75.0
3 日本 53 34.7
4 英國 35 28.9
5 俄羅斯 29 14.4
6 德國 19 31.2
7 韓國 16 42.8
8 加拿大 14 12.4
9 烏克蘭 14 43.8
10 中國 12 2.0
11 印度 11 2.7
12 瑞典 11 46.8
13 西班牙 9 31.0
14 比利時 7 57.7
同時也有其弊端
附歷史上所發生的重大核事故
1979年3月28日:美國三里島核電站核泄漏。
· 1988年1月6日,美國俄克拉何馬州的一座核電站,由於對核材料筒加熱不當引起爆炸,造成1名工人死亡,100人受傷。
· 1992年11月,法國發生了最嚴重的核事故:三名工作人員未穿防護服進入一座核粒子加速器後受到污染。
· 1999年,東京附近的一座核反應堆曾發生輻射泄漏,造成2名工人死亡。
· 1998年到2002年:印度在四年間核電站共發生了6次核泄漏事故。
· 2003年12月29日:韓國榮光核電廠5號機組發生核泄漏事故。
· 2004年8月9日,日本中部福井縣美濱核電站再次發生蒸汽泄漏事故,導致4人死亡,7人受傷。
· 2005年5月,英國塞拉菲爾德核電站的熱氧再處理電廠因發生放射性液體泄漏事件被迫關閉
㈧ 既然核電站有那麼大的危害,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國家要建立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然後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請採納
核電站實際上危險不大 關鍵是怎麼處理 核電站的發電量十分可觀而且 核電站 可以緩解能源危機
㈨ 目前世界上發電量最大的核電站叫什麼在哪個國家發電量有多少相當於幾個水電站
世界最大的核電站是日本福島核電站,容量為909.6萬千瓦。
當前世界上已有450多座核反應堆電站並網發電,核電總裝機容量已達3.5億kw以上,約佔世界發電總量的17%。盡管迄今核電站主要分布在工業化國家,但是目前正在建設的32個核電站中有31座分布在亞洲、中歐和東歐地區。此外,現有核電站通過採取各種措施減少了發電成本並提高了安全性。其中,阿根廷、巴西、捷克、德國、印度、韓國、西班牙、俄羅斯、瑞士、烏克蘭和美國都增加了各自的核電發電量並達到創紀錄的水平
到目前,中國有4座核電站11台機組運行。在建也不少。
一、秦山核電站位於杭州灣畔,一期工程是中國第一座依靠自己的力量設計、建造和運營管理的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1985年3月澆灌第一罐核島底板混凝土,1991年12月首次並網發電,1994年4月設入商業運行,1995年7月通過國家驗收。
二期工程,是建設我國自主設計、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運營的首座2× 60萬千瓦商用壓水堆核電站,於1996年6月2日開工,經過近6年的建設,第一台機組於2002年4月15日比計劃提前47天投入商業運行。
秦山三期(重水堆)核電站採用加拿大成熟的坎杜6重水堆核電技術,建造兩台70萬千瓦級核電機組。1號機組於2002年11月19日首次並網發電,並於2002年12月31日投入商業運行。2號機組於2003年6月12日首次並網發電,並於2003年7月24日投入商業運行。
二、廣東大亞灣核電站1987年8月7日工程正式開工,1994年2月1日和5月6日兩台單機容量為984MWe壓水堆反應堆機組先後投入商業營運。
三、田灣核電站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連雲區田灣,廠區按4台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規劃,並留有再建2至4台的餘地。一期建設2台單機容量106萬千瓦的俄羅斯AES-91型壓水堆核電機組,設計壽命40年,年平均負荷因子不低於80%,年發電量為140億千瓦時。工程於1999年10月20日正式開工,單台機組的建設工期為62個月,分別於2004年和2005年建成投產。
四、嶺澳核電站一期工程於1997年5月開工建設。它位於廣東大亞灣西海岸大鵬半島東南側。嶺澳核電站是「九五」期間我國開工建設的基本建設項目中最大的能源項目之一。嶺澳核電站(一期)擁有兩台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2003年1月全面建成投入商業運行,2004年7月16日通過國家竣工驗收。目前正展開二期工程建設。
在建和規劃中的:
一、2004年,經10多年籌備的廣東陽江核電項目也有望在年底通過國家核准,這個規劃投資達80億美元、規劃建設6台百萬千瓦級機組的全國最大核電項目一期工程將於2006年正式動工。
二、2004年7月,位於浙江南部的三門核電站一期工程建設獲得國務院批准。這是繼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核電站——秦山核電站之後,獲准在浙江省境內建設的第二座核電站。三門核電站總佔地面積740萬立方米,可分別安裝6台100萬千瓦核電機組。全面建成後,裝機總容量將達到1200萬千瓦以上,超過三峽電站總裝機容量。一期工程總投資250億元,將首先建設兩台目前國內最先進的100萬千瓦級壓水堆技術機組。三門核電站最快將在2010年前後發揮作用。
三、2004年11月5日,瓦房店市東崗鎮溫坨子的一片工地上禮炮轟鳴。隨著專用道路工程的竣工,遼寧省第一座核電廠——遼寧紅沿河核電廠的前期工程完成了「第一戰役」。 其中,一期工程計劃投資260億元,規劃建設2台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一期工程竣工投產後,年發電量可滿足兩個中等城市一年的用電需求。工程建設工期為6年。
四、江西省計劃投資人民幣400億元建造一座發電能力約為400萬千瓦的核電廠。根據規劃,核電廠將建於九江市東部、長江南岸的彭澤縣境內,該項目將於2008年開工。
五、四川重慶爭建核電站(2003-9-18)
重慶市將在涪陵建設一座總裝機容量為180萬千瓦的核電站。而重慶市和四川省均已向國家有關部門提交了核電站的立項報告,雙方都想讓內陸首座核電站落戶本地區。不過,結果尚未揭曉。
重慶市規劃中的核電站將選址涪陵區白濤鎮重慶建峰化工總廠(原816廠),初步規劃總投資200億元,年發電量達85億千瓦小時。如果審批手續順利,將於2007年動工建設,2013年首台機組並網發電,項目業主為中國電力投資集團。
來自四川方面的消息也稱,建設核電站的優勢包括:四川有豐富的鈾礦資源;宜賓核燃料廠是我國惟一的核電站燃料組件生產基地;中國核動力研究院、西南電力設計院等科研單位都位於四川;
六,湖南省核電發展規劃中的核電項目有望完成"破冰"之旅,目前,省政府已經委託湖南五凌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就核電項目開展前期的研究規劃選址等工作,岳陽的華容縣和常德的桃源縣有望成為規劃中的核電站廠址。擬建的核電項目規劃裝機600萬千瓦,一期裝機200萬千瓦,目前已完成水文等8個外圍專題的合同談判。預計明年可完成初步可行性研究工作,上報項目建議書。
七、2005年在中國最大的電力公司華能牽頭組建下,一個合資能源企業集團已在山東威海選定一座195兆瓦氣冷式核電站的建造地點,這將是全球首個投入商業運營的「球床」核反應堆。
發電量占我國的2.3%
全球核電比重最大的是法國,70%以上的都是核電。法國有53座核電站。
核電自50年代中期問世以來,目前已取得長足的發展。到1999年中期,世界上共有436座發電用核反應堆在運行,總裝機容量為350676兆瓦。正在建造的發電反應堆有30座,總裝機容量為21642兆瓦。
目前世界上有33個國家和地區有核電廠發電,核發電量佔世界總發電量的17%,其中有十幾個國國家和地區核電發電量超過各種的總發電量的四分之一,有的國家超過70%。據資料估計,到2005年核電廠裝機容量將達到388567兆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