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現在很多地方都推行電供暖很多人都用電暖器有什麼好處嗎
1.節能:較其它供暖設備節能約20%,可充分利用低溫熱水資源或利用電價政策,內降低運行費用。
2.舒適衛容生:地面輻射供暖是最舒適的供暖方式,室內地表溫度均勻,室溫由上而下逐漸遞減,給人以腳溫頭涼的良好感覺;不易造成污濁空氣對流,室內空氣潔凈;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
3.室內氣溫穩定:地面供暖地面層及混凝土層蓄熱量大,熱穩定性好,在間歇供暖的條件下,室內溫度變化緩慢。而且還非常安全,所以現在很多地方的人都喜歡用這個。
⑵ 電採暖問題
設定高溫升溫快有些用戶感覺房間溫度低,需要快速升溫就把溫控器溫度設置的最高,這個做法也是錯誤的。房間的升溫時間取決於室內外溫差和房間的單位面積安裝功率以及房屋的保溫情況。
⑶ 南方自己家裡供暖,用哪種電暖器好一點
恆信電暖器
⑷ 水暖好還是電暖好
要看您所在的地區。地暖全稱為地面輻射供暖,目前分為水地暖與電地暖兩種。按照目前的《JGJ142-2004地面輻射供暖技術規程》來看:水地暖是以溫度不高於60℃的熱水為熱媒,在埋置於地面以下填充層中的加熱管內循環流動,加熱整個地板,通過地面以輻射和對流的熱傳遞方式向室內供熱的一種供暖方式;電地暖是將外表面允許工作溫度上限為65℃的發熱電纜埋設在地板中,以發熱電纜為熱源加熱地板,以溫控器控制室溫或地板溫度,實現地面輻射供暖的供暖方式。水地暖的構成有:鍋爐,分集水器,地面盤管,地面輔材,溫控器(如果分集水器可調節溫度可不裝),及部分彎頭等配件。電地暖的構成有:發熱電纜,溫控器,地面輔材。
水地暖和電地暖的比較 ;;; 水地暖的優點:可以提供生活熱水。;;; 水地暖的缺點:一、鍋爐的使用壽命是12-15年,分集水器的使用壽命是6-8年,所以50年內還要至少更換3台鍋爐,6個分集水器,以及其他配件。增加後期的購置和安裝成本。二、地下水管需清洗,使用年限一長就會生水垢,熱水瓶這樣光滑的內壁都會有水垢,何況水管。(洛陽的水質硬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領教到了)這樣會導致增加燃氣消耗,使用成本上升。三、鍋爐如果壞了,地暖和生活熱水都不能用。四、萬一地下水管漏水,後果嚴重。;;;;;; 電地暖的缺點:不能提供生活熱水。;;; 電地暖的優點:一、免維護,不需清洗。二、50年使用期內只需更換溫控器,無其他任何支出。三、10年質保,如出現質量問題,不能維修的,可以重裝並負責地面裝飾材料。;;; 另外,水地暖的主件鍋爐、分集水器、地面水管都不是同一品牌,出現故障後容易造成互相推諉、扯皮的現象,給用戶帶來不便。 而電地暖都是同一品牌,出現問題後,可以直接投訴到廠家,售後也就更有保障。;;; 綜合比較來看:電地暖要優於水地暖。
簡析為什麼目前做水地暖的比電地暖的多 ;;; 這裡面既有歷史的因素,也有利益的因素。首先說一下歷史的因素,因為地暖剛開始進入我國時,都是在北方,而北方原來就有集中供暖,集中供暖就是用鍋爐把水燒熱,然後將熱水通過散熱器來取暖。這樣水地暖只要將散熱器換成水管就可以了,改造比較方便,而且價格也比較便。當時電地暖雖然有安裝簡便,免後期維護,後續支出少等優點,但是由於都是進口的,初裝價格比較高。所以商家和用戶都選擇了水地暖。其次來說一下利益的因素,因為水地暖的利潤率比電地暖高,而且在後期更換鍋爐、分集水器及其他配件時還可賺取可觀利潤。而電地暖只要換個溫控器就行了,而且可以自己換,無利潤可賺。所以商家更願意推銷水地暖。;;;;; ;;; 水地暖的優勢在於集中供暖,電地暖的優勢在於分戶式供暖,所以北方用水地暖的多也就很正常,南方市場現在之所以水地暖的多,很大程度是受了北方的影響。隨著地暖在南方的發展,電地暖的優勢會逐漸被消費者認識。
;
小論水地暖與電地暖的安全性;;;; ;;;
有人問水地暖與電地暖的安全性哪個更好?其實客觀的說,水地暖和電地暖都是比較安全的,都是埋在地下的,只要不在地面上亂砸亂釘都不會出現漏水和漏電的問題,就像城市中埋在地下的水管和電纜,如果不是挖掘機亂挖,注意施工的話,基本都不會出問題。但是水管在遇到結凍時,會有暴烈的危險,電纜就沒有這樣的風險。現在的建築電線埋設在牆里,可我們日常生活中卻沒有感覺到它的存在。所以這樣的話,電暖要略勝一籌,不過水暖只要及時開啟也是可以避免水管爆裂的。;;;;;;;; 哪個更容易出現故障呢?毫無疑問,肯定是水地暖更易出故障。首先是鍋爐,跟家裡的熱水器一樣,需要維護與保養,但隨著使用年限的增加,發生故障的概率也就會增多。其次是與分集水器的接頭處,由於熱脹冷縮容易造成漏水漏氣的現象,並使供暖不穩。而電地暖地上部分只有一個溫控器,出故障的概率遠遠小於鍋爐和分集水器,就算壞了換一個也就1-2百元。所以維修、更換成本都遠低於水地暖。
衛生間裝電地暖的好處;;;; ;;; 說一下衛生間裝地暖有什麼好處?傳統的衛生間取暖方式是安裝浴霸來取暖的,但是效果並不理想,可以說很糟。一是使用時有一種烘烤的感覺,頭上已經發燙了,但下半身還是冷的。二是浴霸的高強度光照容易誘發黑色素增加使皮膚變黑或有可能導致皮膚黑色素癌,不利於身體健康。; 而採用地暖的方式來取暖的話,就可以享受到舒適的溫暖,因為地暖是通過地面以輻射的形式自下而上來傳熱的,所以下身就不會冷了。而且地暖的遠紅外輻射波長為8-12微米,對人體有益。並且還可以徹底解決衛生間的潮濕和異味。;;;;;;;;;;;; 來說一下為什麼選擇電地暖而不是水地暖?因為,如果是單獨在衛生間做地暖,其他都不做的話,水地暖的成本太高了,僅是一個鍋爐就是好幾千,而採用電地暖的話只要一千來塊錢。並且可以使用50年,如果算長期成本的話,比浴霸還要便宜,浴霸50年裡要換多少個啊。所以衛生間做電地暖的話是明智的選擇。
地暖的一次性投入分析
集中供暖; 我們大家都知道目前入住有集中供暖的小區是要繳納熱力介面費的,而且是按建築面積收取。其價位不等。1.就拿建築面積100 m2的戶型為例,按均價55元/m2計算也要繳納介面費5500元。這些款項都含在購房款里繳納了。有的房開商把熱管接進房間並安裝了散熱器,(有的沒有安裝卻是業主自己解決)但散熱器的外觀粗糙笨重不盡人意,絕大多數業主裝修時都更換掉,採用新型美觀,漂亮的散熱器,這種散熱器均價在160元/片左右。有點品味的也在210元/片以上。計算房間熱損耗所補充的熱量也要安裝30片左右,業主又要投入4800元。2.做地暖的話建築面積100 m2 (廚房,陽台不做) 鋪設採暖面積是55 --60 m2,按均價70元/ m2是4000元左右。眾所周知集中供暖的水溫在85—90℃,根據《JGJ142-2004地面輻射供暖技術規程》地暖熱水不得高於60℃, (PE地暖管不能承受高溫,反之壽命會大打折扣)所以就要加裝混水系統 ,一台混水器均價2300元,分集水器480元,這樣整體算下來集中供暖建築面積100 m2的戶型一次性投入不得小於1.22萬元。
分戶水地暖; 上面已講了水地暖的構成,這里不再一一敘述。建築面積100 m2的戶型(鋪設採暖面積55 --60 m2)按均價70元/ m2是4000元。所採用的燃氣壁掛爐中檔價格7000--8000元。分集水器480元,其一次性投入不得小於1.19萬元。
分戶電地暖; 電地暖就簡單了,建築面積100 m2的戶型(鋪設採暖面積55 --60 m2)140元/ m2是8000元。如按4室結構採暖,用4個中高檔溫控器600元,(選用中低檔價位更低)其一次性投入在0.86萬元就足夠了。
滿意請採納。
⑸ 冬天採用家用空調供暖與電暖器供暖哪個熱效率高
電暖氣。
空調是靠氟利從外界吸取熱量制熱的。理論上外界溫度低於零下5度,專氟利昂從外界屬是吸取不到熱量的,大多數空調壓縮機上會加伴熱線,增加溫度,但是在冬天製冷效果不是太好,大多數房間制熱也就是零上15
16度左右,還得是長時間運行。(不排除也有好用的地方)
櫃式空調有帶電加熱的,就是在櫃機里加一根1500W的電熱管,直接用電熱管加熱。
很明顯,在寒冷的冬天,同樣的環境,同樣1200W的空調和1200W電暖器一起運行,空調長時間運行,氟利昂從外界吸取不到熱量,室內溫度上不去,而電暖器一直在發熱,不存在外界限制。
所以,在冬天,尤其是北方,電暖器要比空調實用。
⑹ 集中供暖與電暖氣哪個取暖效果更好些
集中供暖效果更好,集中供暖可以使室內的溫度很均勻,尤其是地暖舒適度專要比點電暖器舒適的多,屬1個電暖器只能讓局部很暖和,要想達到集中供暖的效果除非買多個電暖器,那樣的話成本高,電費也高,還不如用集中供暖呢
⑺ 暖塗士電熱供暖跟其他供暖電器不同
傳統供暖產品安裝繁瑣(商家買產品給客戶,客戶還要外包給安裝公司,配件店專。),費用高(用久了能屬耗越來越高,售後服務成本高)。佔地方
新型石墨烯供暖不佔空間,施工相對簡單很多,石墨烯產品性能良好,足夠替代傳統供暖
不懂的可以追問哦,祝你工作順利
⑻ 各採暖方式優缺點比較
1、空氣源熱泵。優點:檔次高、外形好、舒適度高。帶新風系統的"風冷式"更為舒適。缺點:成本高,每套機組價值約數萬元,每平方米鋪裝成本高達300元左右,運行費用相對高。
2、地暖。優點:地面溫度均勻,室溫自下而上逐漸遞減,舒適度高,十分清潔,比具;隨意調溫。
缺點:不便於二次裝修;維修麻煩,要選擇耐壓耐溫耐腐蝕、熱穩定大部分採暖式節能百分之二十幾;能增加2%至3%的室內使用面積,便於裝修與擺放家性能好的高科技環保管材;對層高有影響,鋪裝管線需要佔用約8公分的空間;地板上如鋪地毯將影響採暖效果;時間長了,傢具可能會變形。
3、電熱膜採暖。優點:一次性投入少,使用壽命長。在密封、保溫、隔熱性強的節能型住宅中使用較為節能,運行費用最高。各房間可自行調溫。缺點:對住宅的節能性能要求較高。不能在頂棚鑽孔、釘釘子,使住戶裝修時受限制。
4、燃氣採暖爐。優點:可自行設定採暖時間,分戶計量。家中無人時只需保留4度左右的低溫運行(防凍作用)。有的品牌還可同時提供生活熱水。比傳統暖氣先進、節能、安全,可安裝在牆體上、房間角落裡,價格多在數千元到20000元左右。缺點:存在安全、污染等隱患,比較適合具備集中採暖條件,但未集中供暖的樓房。
5、電鍋爐 。優點:佔地面積小,安裝簡單,操作便利,採暖的同時也能提供生活熱水。舒適性高,適合面積較小的公寓。最先進之處在於具有多種時段、不同溫控預設功能。適合電價便宜的區域。
缺點:前期投入較大,運行費用最高,該產品不太適合利用低谷電蓄熱供暖,以達到最為節能之功效。
6、電暖器。優點:清潔、節能、省錢。晚上十一點自動開啟,散熱的同時儲存熱量,次日七點自動斷電,開始將夜裡儲存的熱量釋放出來,白天不耗電。缺點:適用於面積不大的房間,其產品質量及技術有待進一步檢驗。適合峰谷電價差異較大的區域。
7、生物質鍋爐採暖。優點:清潔、節能、省錢。作為煤鍋爐的最適合替代產品。運行價格與煤鍋 爐相當,送料簡單,運行干凈。原有採暖設施無需改動,無縫對接。採暖和 生活熱水用一個生物質鍋爐系統全解決。 缺點:小面積房屋初投資費用較大。市場上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需購買知名品牌廠家。
(8)家電修理電暖供熱怎麼樣擴展閱讀
家庭供暖的注意事項:
1、熱負荷的計算。對於取暖設計,熱負荷的計算很重要,這是設計地暖系統的根本;
2、地暖系統的選擇。根據房間的情況以及整棟樓的取暖情況進行分析,確定地暖系統使用水地暖合適還是電地暖合適;
3、根據房間的布置情況設計水暖盤管的布置間距以及電地暖的布置間距;
4、根據選擇地暖形式的特點進行規范鋪設。防止傳熱不好的情況發生,比如盡量採用濕法鋪設,如果使用的是地板,那麼需要增加金屬導熱裝置提高傳熱性能,從而保證地暖的取暖效果!
⑼ 房子地暖用水暖好還是電暖好
天氣越來越冷了,很多北方的家裡都裝上了地暖。有人覺得地暖比暖氣更暖和,而且不佔地方,不破壞房間的布局。所以家裡安裝地暖對寒冷的地區是個不錯的選擇。地暖到底安裝哪種好?我們下面說說看。
電地暖適合採暖面積在50平米以下的中小戶型。
⑽ 電取暖瓷磚怎麼樣,費電嗎,,價格貴嗎
電採暖到底省錢還是費錢?最近有很有朋友留言說,電採暖使用過程中費電,室內溫度還不達標,電費支出高,比集中供熱價格高;但是也有的卻省費用,比集中供熱價格低。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要看建築本身節不節能。比如老舊建築保溫水平不高,電採暖僅電費一項就已經高於城市集中供熱價格。而新建節能建築運用電採暖則會省費用。另一方面,不能有效的利用溫控器,沒有把電採暖設備的優勢完全的利用起來。
在居民建築中大范圍推廣電供暖有兩個瓶頸
一、是居民認為電供暖費電。
二、是整個小區如果都採用電取暖的話,對電力外網配置容量要求比較高。
中國未來供暖模式為分散、集中式
中國供暖市場的未來應該是電採暖,我國是世界第二大電力消費國,裝機容量世界第一。各種能源發的電,冬季都是富餘的。把富餘的電拿來供暖,對於代替燃煤取暖、減輕霧霾也有好處。
改變傳統,讓電採暖成為主流
電採暖,相較傳統的燒鍋爐更為節能環保,推廣使用電採暖,可以減少污染物排放。電採暖與傳統燃煤供暖方式相比,具有環保、節能、健康、舒適、效率高等優點,並可提供個性化的供熱選擇。
電採暖包括電暖器、電熱膜、發熱電纜、熱泵技術、電鍋爐、發熱地板、發熱瓷磚、電牆暖等等,各有特點和使用范圍,沒有最好的只有合適的。
電採暖原理
現在有很多人對於電採暖的設備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以為是利用電來給水加熱,蟲兒達到取暖的效果!其實不是這樣的。以上這些暖之洲電採暖的加熱設備,都是利用設備本身來產生熱量,我們拿踢腳線式電加熱器來舉例說明一下:
踢腳線式電加熱器是利用鎳鉬合金的加熱管加熱,鋁合金散熱片散熱,利用空氣對流的原理,循環對流,快速升溫,循環供暖。液晶控制的屏幕可以設置溫度,顯示室內溫度,利用溫感探頭實時監控室內溫度,當室內溫度達到設置的溫度時,設備自動斷電。這樣假如說一天設備開機10小時,實際上設備工作的時間只有6小時,產生的電費也就是6小時的電費。特別適合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即開即熱。
有的小夥伴說,家裡電採暖設備,電費花了不少,但是溫度就16-17度,那是因為功率配比問題,1平方米的住宅,要配80-100W的設備,如果設備功率過低,就會產生溫度不達標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