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鹿邑縣鳴鹿辦事處有權征地拆遷嗎
看是否有拆遷項目的立項批文,征地批文,規劃許可。如果具備是具有拆遷資格的。
『貳』 鹿邑屬於那個市
鹿邑縣是河南省直管縣,行政區劃隸屬於周口市。
鹿邑古稱鳴鹿、真源、苦縣、谷陽、仙源,位於河南省東部、豫皖兩省交界處。北靠柘城縣與商丘市睢陽區,西接淮陽縣,南望鄲城縣,東鄰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鹿邑是連接中原經濟區和皖江經濟帶、長三角的樞紐。
鹿邑是連接中原經濟區和皖江經濟帶、長三角的樞紐,被確定為河南省承接沿海發達地區梯度轉移重要承接地。境內公路、鐵路、水運大交通的網路體系日趨完善,交通便利。
鹿邑縣總面積1238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鹿邑縣轄20個鄉鎮 :馬鋪鎮、宋河鎮、太清宮鎮、王皮溜鎮、試量鎮、辛集鎮、玄武鎮、渦北鎮、賈灘鎮、楊湖口鎮、張店鎮、觀堂鎮、生鐵冢鎮、鄭家集鄉、趙村鄉、任集鄉、唐集鄉、高集鄉、邱集鄉、穆店鄉。
(2)鹿邑鳴鹿家電城怎麼樣擴展閱讀
鹿邑地質構造屬周口盆地的一部分,北臨太康隆起,與華北盆地開封凹陷相近,南界亳州-鄲城大斷裂,與鄲城隆起相接,東連魯西隆起,西接豫西隆起,鹿邑凹陷形似「萁狀」,呈北東走向。以新生界地層為主,底部為中生界和上古生界地層。
鹿邑屬於黃河沖積平原的一部分。過境河流均注入淮河,又稱黃淮平原。境內地勢平坦、低緩傾斜,西北高、東南低,自然坡度為1/4500-6000,海拔37.4-46.5米。最高點在玄武鎮崔庄,海拔46.3米;最低點在鄭家集鄉王竹園,海拔37.4米。高差8.9米。
鹿邑市土壤有潮土、砂礓黑土兩個土類,3個亞類(含黃潮土、褐土化潮土、砂礓黑土),6個土屬(淤土屬、兩合土屬、褐土化兩合土屬、黑底淤土屬、黑老土屬、褐土化淤土屬),23個土種。鹿邑地表土壤養分含量是:有機質含量不高,富鉀貧磷,氮素不足。PH值6-8,絕大部分6.7-7.2。
『叄』 河南鹿邑怎麼樣
鹿邑縣鹿邑縣位於豫皖交界的河南省東部,屬河南周口市。鹿邑縣東鄰安徽亳州市,北與商丘市柘城縣相連,得名於一個關於老子青牛私下凡間的傳說。 郵編:477200 鹿邑縣位於豫皖交界的河南省東部,屬河南周口市。鹿邑縣東鄰安徽亳州市,北與商丘市柘城縣相連,地理坐標介於北緯33°43′至34°51′,東經115°25′至115°37′之間。鹿邑東西長54.6公里,南北寬40.5公里,總面積186萬畝(1245.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6萬畝。鹿邑地質構造屬周口盆地的一部分,北臨太康隆起,與華北盆地開封凹陷相近,南界亳州-鄲城大斷裂,與鄲城隆起相接,東連魯西隆起,西接豫西隆起,鹿邑凹陷形似「萁狀」,呈北東走向。以新生界地層為主,底部為中生界和上古生界地層。鹿邑屬於黃河沖積平原的一部分。過境河流均注入淮河,又稱黃淮平原。境內地勢平坦、低緩傾斜,西北高、東南低,自然坡度為1/4500-6000。海拔37.4-46.5米。最高點在玄武鎮崔庄,海拔46.3米;最低點在鄭家集鄉王竹園,海拔37.4米。高差8.9米。鹿邑縣土壤有潮土、砂礓黑土兩個土類,3個亞類(含黃潮土、褐土化潮土、砂礓黑土),6個土屬(淤土屬、兩合土屬、褐土化兩合土屬、黑底淤土屬、黑老土屬、褐土化淤土屬),23個土種。鹿邑地表土壤養分含量是:有機質含量不高,富鉀貧磷,氮素不足。PH值6-8,絕大部分6.7-7.2。 在歷史上,曾有三位皇帝頒詔欽改鹿邑縣名。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唐高宗親臨鹿邑拜謁, 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老子之母為「先天太後」,於乾封元年(666年)下詔改縣名為真源,寓鹿邑為真理(道家思想)的發源地。武則天稱帝後尊李母為先天太後,於載初元年(689年)下詔改真源為仙源,意為老子是得道成仙之人,而老子生地則為仙之源。宋真宗到鹿邑拜謁後,下詔改縣名為衛真,以表明他比別的朝代更捍衛老子及思想(真理)的至尊地位。 前國家總理李鵬為老子故里題詞 鹿邑還是中國第一大姓——李姓的發源地,是全球李姓華人尋根問祖的勝地。天下李姓,根在鹿邑。老子是李姓子孫的先祖,據《李氏祖脈源流》記載李淵、李世民認老子為先祖。目前,李姓在全國人口中約占漢族人口的7.9%,已達9500萬人,加上在世界各地的華人,李姓已超過一億人。鹿邑作為李姓的發源地,充分利用這一優勢,成立了中國鹿邑李氏文化研究總會,近年來撰寫了《李姓起源鹿邑》、《老子與李姓》等論文,在全國多次獲獎;拍攝了電視劇《李氏春秋》,在中央和省市電視台播放,並向海外發行;舉辦了海峽兩岸李氏宗親懇親會。通過李氏文化的研究,密切了與海內外學術研究團體、專家、學者及經貿界人士的聯系、交往與合作。加快了鹿邑引資引技、改革開放的步伐。2003年10月27日,借世界客屬第18屆懇親大會在河南鄭州舉行之際,鹿邑縣在鄭州隆重舉行了「李氏宗親懇談會」。來自世界各地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160餘名李氏宗親代表與會,把酒話桑梓,攜手談合作。誠懇邀請海內外李氏宗親到鹿邑觀光旅遊,尋根問祖,投資興業。 老子文化廣場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鹿邑縣轄8個鎮、12個鄉,4個辦事處:玄武鎮、棗集鎮、太清宮鎮、王皮溜鎮、試量鎮、辛集鎮、馬鋪鎮、渦北鎮、城郊鄉、鄭家集鄉、觀堂鄉、生鐵冢鄉、張店鄉、趙村鄉、任集鄉、唐集鄉、高集鄉、邱集鄉、穆店鄉、楊湖口鄉、賈灘鄉;太清農場、火王農場、前李農場、棗集農場、後狄樓農場,真源辦事處,衛真辦事處,鳴鹿辦事處,谷陽辦事處。縣人民政府駐真源辦事處。 [編輯本段]【工業生產】 工業生產成為鹿邑經濟發展最快的亮點。目前,全縣共有民營企業870家、個體工商戶13254家,其中國家級民營企業集團2個,全國大中型民營企業四個,26個市級全面質量達標企業,5個省級民營企業出口基地。 在區域布局上,已經形成「一城四區 在梯次結構上,形成「七個骨幹」:渦北恆豐棉業有限公司、馬鋪清川棉業有限公司、太清護理佳實業有限公司、觀堂金盾日化有限公司、張店東方刷料有限公司、張店順達利化妝用具有限公司、唐集鹿松防水卷材有限公司。 在產品優勢上,形成「九大品牌」:「宋河」糧液、「賽潮」皮鞋、「輔仁」葯品、「龍鳳」皮革、「志元」食品、「博瑪」旅遊鞋、「護理佳」衛生用品、「宜居」傢具、「鹿松」防水卷材。 [編輯本段]【農業生產】 鹿邑縣是一個典型的內陸農業大縣,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高粱、棉花、煙葉等,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國糧食生產百強縣」、「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全國綠化先進縣」、「全國煙葉生產先進縣」、「全國產棉大縣」、「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全國秸稈養牛示範縣」、「河南省供港活牛出口基地縣」。通過打造基地、拉長鏈條,全縣形成了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經營格局,特色農業拉動成為全縣經濟增長的保障力量。 八 高集燒餅 高集燒餅,上等小麥粉燒制而成,香酥可口,營養豐富,老少皆宜,風味獨特,可謂「豫東一絕」! 鹿邑鹵雞 鹿邑鹵雞,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它以骨酥肉爛、色鮮味美、肥而不膩遠近聞名。除行銷本省外,遠銷安徽、北京、廣州、深圳等地。鹿邑鹵雞, 配料科學,鹵湯中加以茴香、肉桂、良姜、丁香、白芷、草果、花椒等十多種中草葯。並以香油烹炸、文火燜煮而成。 試量狗肉 鹿邑試量狗肉,是豫東著名風味小吃。它以肉爛味美聞名全國。 試量集在鹿邑城西25公里處。試量狗肉特點是:顏色鮮紅,手捻為絲,味道鮮美,熏香醇厚,久貯不腐。 試量狗肉,採用祖傳製作方法,配有各種佐料,並加火硝少許。去雜後,文火燜煮,煮成的狗肉,濃香撲鼻,沒有腥味。很久以來,不少中外客商慕名前來,爭相購買。 辛集麻花 辛集麻花,全麻油製作,通體晶透,香酥可口而不膩,老少皆宜,風味獨特。 鹿邑媽糊 為國內獨有。以地產黃豆、小米,浸泡膨脹後磨碎為沫,取汁煮成。色白如乳,細膩無渣,滑潤如脂,香甜爽口,不亞乳汁,故名媽(俗指奶水)糊。飲時佐以咸面黃豆。飲後碗凈如洗者如上品,如不凈則必有玉米摻入,其味不佳。舊時城內以陳家媽糊為上。 [編輯本段]【交通通訊】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全縣公路總里程達到1247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密度達到106公里,高出全市平均水平43.7個百分點,在全市率先實現了「村村通」柏油路,並順利通過省級驗收。投資1000萬元、全長145米的縣渦河大橋建設工程即將竣工,投資20.8億元的永(城)登(封)高速公路已經建成通車。渦河航運工程在抓緊建設中,建成後鹿邑縣將通江達海。通訊事業迅速發展,2003年,全縣開通4個GSM基站和18個城鄉節點,新開發IP超市2家,初步形成融程式控制電話、移動通訊、數字傳輸、網路服務為一體的現代通信網路。全縣擁有固定電話6.7萬戶、行動電話6.4萬戶,實現了固定電話「村村通」和行動電話「無縫覆蓋」。 [編輯本段]【人力資源】 鹿邑縣人力資源非常豐富,全縣共有115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69萬人,富餘勞動力33萬人,每年勞務輸出人員在15萬人以上,佔全縣總人口的13.7%,外出務工人員年均收入3000元左右。全縣共有中級以上職稱專業技術人才 4428 人,大中專畢業生13255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6879人。 目前,鹿邑人民正在積極的進行撤縣建市各項准備工作,進展很快。一旦撤縣建市,將是古老的鹿邑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老子故里仙城鹿邑,正以嶄新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鹿邑有位美籍華人天文物理學家邵正元博士,在天空發現了一顆新星,特命名為「鹿邑星」,鹿邑也將會像「鹿邑星」一樣亘古不逝,引人注目。 [編輯本段]【古代鹿邑八景詩】 古有八景詩,把鹿邑縣的著名景觀予以了高度的文學化。八景詩如下: 隱隱青山愛戴煙, 太清仙境尚依然。 虎頭雪跡迷惟叟, 渦口風帆失釣船。 春曖長林鶯亂枝, 秋高龍井月孤圓。 行人漫問洛河渡, 明道殘碑不記年。 隱隱青山:即太清宮隱山遺址。該遺址實際為一處新石器時代的古文化遺址,距今已有五六千年的歷史。清代時,此遺址尚高十餘丈,廣十餘畝,上面廣植樹木。旭日高照,樹林茂密蔥籠中煙霧繚繞,頗為壯觀。同時,上面建有孔子廟,不時有香客朝拜。宋時,該地為陳摶煉丹處,很有靈氣。所以不表代即為本縣的一處著名景觀。 太清仙境:即指太清宮。太清宮是老子的紀念地,誕生老子之地,唐宋時規模極盛,建築金碧輝煌,形同京城帝都,極富盛名。又因老子為道家之祖,眾仙之首,故太清宮被譽為人間仙境,是歷代帝王將相,墨客詩人觀瞻游覽的最終目的地。 虎頭雪跡:指虎頭崗雪景。虎頭崗今屬鄲城,清時隸鹿邑,建國後才劃歸鄲城。虎頭崗原為一片高地,形同卧虎。每逢大雪遍地,野獸出沒,是獵人樵夫的樵獵之所,大有平原深山之感,別具一番情趣,是鹿邑縣的冬令景觀,反映了舊日農民一年豐收之後,踏雪遊玩的閑適心情和安泰知足的農生活。 渦口風帆:」地在今城北付橋附近。舊時無橋,行人憑舟濟河。河寬水深,風急浪高,扁舟點點,白帆片片。陰霾四步,則燕鳥翻飛。晴空萬里,則柳暗花明。任你心情如何,此處都是抒發心情的極好去處。得志者,可以憑船運眺,彈鋏作歌,把酒酹江,抒懷壯志。失意者,可以立於岸邊,撫今追昔,昂頭問天,然後躍入江中,了此殘生,畫上人生的句號。所以此處亦為鹿邑的一處著名景觀。 鶯舞長林:長林,地在今縣城北,付橋以 北約三里許,原為一片長寬各數里的樹林。龍居深潭虎距山。長林當然是飛禽百鳥的棲息之所。每逢春曖花開,蜂聚蝶舞之時,長林內鶯歌燕舞,萬木披綠。飛鳥嬉戲,撞落飛紅紛紛。宛然人間仙境,世外桃源。林中樵話台,是采樵者休息之處。正如三國演義開篇詩詞所述:「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幾度夕陽紅。」 龍井秋月:龍井即九龍井。老子初生即行禹步,步成一井,井有一龍,九龍吐水以浴聖體,即此九龍井。而實際太清宮有望月井一口,在太極殿南神道上。每逢農歷八月十五日,天高氣爽,明月高照,望月井中則有一輪玉盤在水中沉浮。正就了「天上月是水中月」的古詩。這是其它井中所沒有的景觀。是古人天文與地理知識的巧妙運用,當然是遠近聞名的景觀。然而此處把望月井說成九龍井,可能是音韻學的講究,別無它故。 洛河渡口:地在今鄲城洛河。說的也是洛河古時無橋,行人過河假舟以濟,大有「野渡無人舟自橫」的意境,於一片荒涼之中透出了一派俊逸之氣,反映了古人還真返樸,崇尚自然美的恬談心態。試想廖廓霜天,萬物肅殺,茫茫宇宙,天高地迥,舟橫野渡,魚躍中流,風吹玻璃皺,鍾鳴古寺幽,落霞與孤鶩齊飛,長天共秋水一色。此種境界是何等的空闊博大!置身其中,真是鵒慮頓消,萬念俱空,完全可以把自身融入大自然之中。所以才有遠處遊人,悠哉悠哉地漫問洛河渡口,以領略大自然的風光,尋找詩意的美感。 明道殘碑:即明道宮殘碑。明道宮,前文已有詳述,此不贅言。明道宮殘碑,即明道宮內的古碑,立於元代,前文也考證甚詳。因該碑篆書險怪,不記年月,加之風雨剝蝕,其狀甚為蒼古。到了清代,隨成為我縣的一件琳琅珍品,為時人所珍重。
『肆』 河南省鹿邑縣鳴鹿社區的王大卦行政村交電費在哪
問問村委會
問問社區
『伍』 鹿邑鳴鹿第一社區殺人案
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陸』 鹿邑濱河家園小區是屬於鹿邑鳴鹿辦事處在哪
您好!您可以用手機地圖查一下,這樣會跟精準一些。
望採納,謝謝
『柒』 介紹一下河南鹿邑
鹿邑古稱「鳴鹿」、「苦」、「真源」、「谷陽」、「仙源」,元朝至元二年(1265年)改為鹿邑縣,縣名沿用至今。春秋時期我國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百位歷史文化名人之一的老子,宋初著名學者、道家修士陳摶,均誕生在這里。老子所著《道德經》,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哲學經典,是除《聖經》之外發行量最大的著作。太清宮、老君台等紀念老子的文物古跡保存完好,2001年老君台、太清宮遺址被國家文物局批准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鹿邑先後承辦了「老子郵票首發式」,舉辦了「老子學術研討會」,組織發掘了隱山文化遺址,建成了老子紀念塔,啟動了老子故里旅遊開發,為鹿邑旅遊事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鹿邑縣境內有關老子的名勝古跡眾多。太清宮是老子生地留下的最重要的紀念建築。現存有太極殿一座,唐柏三株及歷代碑刻十數通。其中「唐開元神武皇帝道德經注碑」,碑文是玄宗對道德經的釋文,為文物之珍品。太清宮北一里許的洞霄宮是紀念李母的建築群,存有正殿及周 部分殿宇,宋真宗「御制御書並篆額」的先天太後之贊碑就位在這里。鹿邑縣城內的老君台是唐代明道宮院 的一部分,老子年輕時曾在此講學,老君台又為傳說中的老子得道成仙之地,故又名為升仙台,台高數丈,古柏森森,歷千年而不毀。此外,鹿邑縣境內還有隱陽山,賴鄉溝、「萬教之祖」牌坊、孔子問禮處、九龍井、望月井、武平城、陳摶庵等名勝古跡。太清宮建於東漢,初名老子廟,唐朝時改名為太清宮,是歷朝歷代祭祀老子的地方。道教成立後,尊老子為教主,太清宮又成了道教祖庭,成了道教徒心目中的聖地。唐朝創始人李淵尊老子為始祖,太清宮又成了唐皇家廟,從而大加擴建,古書說,唐時太清宮就象長安皇宮一樣宏偉壯闊。此時老子的地位真是天下第一了。唐玄宗在老子生地立「唐開元神武皇帝道德經注碑」,此碑為老子出生地歷史上今存眾多碑刻中最早最有價值的碑刻之一。洞霄宮,俗稱後宮,初名李母廟,唐時改為先天太後廟,後改名為洞霄宮,是歷朝歷代祭祀李母的地方。宋真宗趙恆來祭拜後御筆御書並篆額立下「先天太後之贊」的「三御碑」,就在洞霄宮東南側,該碑已立千年,但仍然完好,據專家講,為目前中國保存的最大的四塊宋碑之一。此外還有金、元、明、清碑刻10餘通。1997年,考古專家在太清宮發掘出一處含龍山文化遺址、西周墓葬、東周夯土基址和大型馬坑、唐宋建築基址、碑刻及明清建築的大型文物古跡群。該遺址時代早,跨度大,保存完好,文化內涵豐富,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北京和河南省的10餘名考古專家指揮近百名民工還對太清宮前、後宮周圍3300多平方米的地面進行了挖掘,發掘出了清晰的唐、宋、金、元太清宮遺址及大量的祭祀器皿。隨後,60餘位來自北京大學、國家文物局、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歷史所及全國最知名的考古專家和老學專家雲集鹿邑,研究這次挖掘成果,一致認定,發現的大量祭祀器具證明歷代祭老在太清宮、祭李母在後宮,同歷代文獻記載完全吻合,而那次考古挖掘,被評為199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從而載入史冊,震驚海內外。
『捌』 鹿邑鳴鹿中隊亂罰款,有誰能給農民工出頭問問
哪個部門的中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