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茅侃侃破產的原因
「茅侃侃破產原因與此前萬家電競破產有關,甚至有媒體斷言其為自殺,還有媒體在朋友圈中對趙薇口誅筆伐,認為是趙薇攪局,祥源文化(原萬家文化)被迫易主,導致萬家電競在融資的關鍵時刻遭受重創」
茅侃侃當時采訪時表示,萬家電競陷入困境,與趙薇參與祥源文化重組不無關系。自成立以來,萬家電競一直沒有實現盈利,祥源文化通過借款的方式參與投資,成為萬家電競的股東。憑借上市公司的支持,電競團隊得以維持。
茅侃侃提出獨立融資,萬家電競正式「斷奶」,開始自負盈虧。可是,上市公司層面變化不斷,趙薇重組計劃失利,公司控制權閃電易主。而另一方面,茅侃侃正在傾全力維持萬家電競正常運作,寄希望於迅速拿到融資。未曾想,自趙薇夫婦高杠桿借殼遭遇嚴監管後,茅侃侃融資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歸結於祥源文化不支持的態度。而祥源文化相關負責人在給茅侃侃的回復當中,明確表示電競公司持續虧損,不符合公司發展戰略,也不利於公司利潤目標,上市公司層面希望電競公司可以盡快剝離出去。
雙方就融資細節爭辯許久,始終沒有談攏。但是時間對於茅侃侃而言,無異高昂的成本。自2016年11月份茅侃侃獨立支撐萬家電競起,直至2017年10月份,他無力承擔租金的萬家電競北京辦公室關門,當時茅侃侃一度想到了破產計劃。
Ⅱ 如何評價茅侃侃
80後創業標桿人物茅侃侃於近日自殺過世,年僅34歲。這消息也得到了茅侃侃好友的證實。自此,茅侃侃朋友圈最後的一條動態也停留在了2018年1月23日。
作為80後創業的代表人物,茅侃侃年少成名,23歲便創業成功,成立Majoy公司。與李想、戴志康、高燃成了那個時候80後年輕人的創業偶像,受到了追捧。
而這樣的偏執帶來的結果就是學習成績的極度偏科。2000年,17歲的茅侃侃因高一地理會考不及格而退學。而望子成龍的父母並不甘心,滿懷期待地把他送到四川綿陽科技城的一所重點高中繼續上學。讓母親沒有想到的是,僅僅不到一年,這位少年時十分乖巧的兒子以想工作為理由再次提出退學。
茅侃侃的理由很簡單:我有計算機技術。拗不過他的母親在答應的同時提議他去計算機培訓班和英語培訓班裡充電。兩個月後,他拿下了微軟MCP(微軟認證專家)、MCSE(微軟認證系統工程師)、MCDBA(微軟認證資料庫管理員)三項認證,當年在全亞洲18歲拿下三項認證的只有兩人。半年後,他完成了「華爾街英語」的學習。
此後6年,在青春荷爾蒙的催化下,少年的沖突與這個世界的沖突沒有絲毫平緩的跡象。從網站管理員轉到辦公軟體研發,從成立公關公司到進入北京市科委負責整個中心CI項目的運行,憑著包裹著沖動的興趣,他接連跳槽,6年間換了6份工作,並且另外成立了一家公司和創建了一個Linux技術網站。一次,他曾對著自己的客戶大拍桌子罵道:「你懂還是我懂?」也因穿著隨便我行我素而被領導叫去談話。
性格的沖動加上年齡的叛逆,他初入世界的幾份工作都無果而終。2005年底,他根據之前積攢的人脈和資源成立了一家自己的公關廣告公司。其間,他和一位在北京市科委認識的長輩—北京時代遠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林琪聊天,在國有企業轉型的問題上林琪提出如何依靠新項目來帶動和促進民品企業的股份制改造。由於茅侃侃在科委期間參與了北京市石景山區的數字娛樂產業基地項目的立項工作,他向林說:「是否可以從數字娛樂產業類的項目入手?」一句話引來了對方的興趣,之後經過數次溝通,將網路游戲搬到實景中遊玩的「真人實景數字引擎」創意逐漸清晰。2006年,Majoy(時代美兆)公司成立,23歲的茅侃侃成為公司的CEO。
同年,茅侃侃的一位公關朋友對他說《中國企業家》雜志有個專題想要采訪他,一向爽快的茅侃侃直接答應了。「就當是給朋友幫個忙,也不知道是封面什麼的。」他對《博客天下》記者說。
之後發生的事情更像是一位初出茅廬的毛頭小伙闖入名利場的故事。那期封面報道效果出奇得好,「80後」的概念迅速被媒體炒熱。不久茅侃侃和其他三位80後創業者,泡泡網CEO李想、主攻社交平台與服務的康盛創想CEO戴志康、提供影音文件的視音頻娛樂網站MyseeCEO高燃,同時收到了央視《對話》、《經濟半小時》欄目的采訪邀請。
這兩期節目同一天晚上前後連續播出,這意味著,茅侃侃將在銀幕上持續亮相90分鍾。果不其然,5月14日《對話》播出當晚,剛過十分鍾,茅的手機就在響,一個小時下來,200多條祝賀簡訊塞滿了手機。
再之後,被譽為80後第一波創業者的茅侃侃4人開始頻繁接受采訪,上雜志封面,去高校演講。「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們哥兒幾個就像歌唱界的五月天、飛輪海似的,四處同台作秀,捆綁促銷。」茅侃侃回憶道。顯然,他們已經成為了「明星」,而在當時「80後是垮掉的一代」呼聲高漲的輿論中,茅侃侃等人則意外成為了「80後」的代表。
明星滋味
被央視《對話》欄目報道後,茅侃侃的確嘗到了「明星」的待遇。他開始被各種采訪聚焦,成為青年人的「創業勵志偶像」。他被銀行、保險公司以及帶有VIP服務性質的公司鎖定成了「優質客戶」,並且能和他的偶像如張樹新等同台出鏡。
作為「80後」首批亮相的創業家,這些年輕人馬上就嘗到「明星」光環下的甜味,茅侃侃的Majoy「真人數字游戲」產品還未上線就接到大量訂單,生意出奇地好談。一次采訪中,當時在做IT類垂直門戶網站泡泡網的李想也坦承,自己省了2000萬的廣告費。
然而,享受「明星」優厚待遇的同時,也必然要承擔明星效應下的負擔。「我開始不斷地接受各種采訪並開始習慣對著鏡頭說話,可是那會兒還不知道對著鏡頭說話前得先過過腦子。我忽然不知道是接受采訪重要,還是管理公司重要。」在這個名利場中,茅侃侃開始忘記了商業世界的真實要義,就是活著和不斷贏下去才意味著能夠享用名利。
在名利場迷失的惡果最終在節目播出半年後集體爆發。2006年底,Majoy產品試營上線,茅侃侃在產品定價問題上與員工發生爭執,大量員工選擇辭職。他以國外真人實景游戲的標准為自己的產品定價為兩個小時388元外加10%的服務費,而這一舉動引來了公司營銷部和市場部的質疑,在經過20多次的會議討論後,當時23歲的茅堅信酒香不怕巷子深,始終不肯改價格,甚至口無遮攔的說道:「我的責任就是做決定和把握公司的大方向,你們都按照我的決定來。再貴的東西都能賣得出去,你們營銷和市場部門的責任就是研究怎麼賣怎麼實現效益,而不是來和我討論決定本身的對錯。」
然而事實證明,茅侃侃的這個決定是錯的。2007、2008兩年來,真人CS異軍突起以低廉的價格迅速佔領市場,Majoy連年虧損,財務報表慘不忍睹,團隊人員大量離職。也就在這時,過度焦慮的茅侃侃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腦海里浮現的全是各種「玩完」的可能,嚴重失眠的他不得不使用安眠葯入睡。
也就在茅侃侃在定價問題上焦頭爛額時,李想從泡泡網轉型汽車之家的想法也遭到了公司上下的反對,幾百名員工集體辭職以示抗議。而一味利用媒體高調包裝自己的高燃漸漸成為眾矢之的,引起投資人的強烈不滿,高燃辭去Mysee總裁職位,從此銷聲匿跡。短短幾個月,20多歲的毛頭小伙經歷了天堂到地獄的戲劇性轉折。
最終,茅侃侃不得不開始降價,推出10元/小時的體驗價和真人CS血拚,和團隊一起跑到一線商場去做地面推廣。2009年,時代美兆徹底停止對現場運營游戲的支持,進而轉為面向培訓企業、軍隊提供基於Majoy技術平台的、定製化的培訓系統和軍事訓練模擬系統。
「我發現定價這事兒誰說了都不算,只有市場說了算。」經過商業營銷慘敗的他第一次領教了市場的厲害,而此後的另一件事又讓他與外界的沖突達到頂峰:他以一種近乎決裂的方式向董事會提出辭職。
2010年,由於已經獲批的公司項目的立項手續遲遲辦不下來,他在一次董事會上拍案而起:「你們這么拍腦門子是想這公司好還是玩完?你們有幾個真的關心過項目的具體運作而不是摘花兒的時候才來?老子不幹了!」
平穩回歸
離開Majoy的那幾個月無事可做,他比平常更頻繁地去夜店喝酒唱歌來消磨時光。後來有朋友對他說,你閑著也是閑著,不如寫書吧。茅侃侃同意了,「反正也是寫字,又能掙酒錢。我不是為了寫,就是想寫。」給出版社交完定金,他靜下心,僅用了兩個星期便寫完整本書的15萬字。兩個月後,另一本完稿,分別是《像戀愛一樣去工作》、《在那西天取經的路上》,這些書都是講述他的創業經驗,這也是他第一次系統性地對自己的人生做出反思和總結。
他告訴《博客天下》:「每個人都有他的優勢,我的優勢不在管理上,我的優勢是在對外打交道,或者研發產品內容上。我是業務型的人,舉個簡單的例子,Google那倆創始人誰也不是CEO誰也不是總裁。」在經歷大起大浮之後,他坦承:「我的性格不適合創業。」離開他一手創立的Majoy後,他停了兩年的新浪博客重新開張,在刪去了記錄過去的105篇博客後,改名為「茅侃侃歸來」。
此後,他又繼續創辦縱橫經緯公司做交通APP「哪兒堵」,自己全權負責技術工作,而公司管理事務交給他的合夥人郭潔青。就在「哪兒堵」風生水起之時,他的一個朋友找到他希望他加入GTV做業務:「你說你滿身紋身的做交通APP開發,人家還以為你是神經病,你還是應該做傳媒。」茅侃侃半開玩笑地回應道:「我樂意你管得著嗎?我想自由點兒。」兩人閑聊之後事情不了了之。
GTV是北斗星空數字電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旗下游戲電視頻道,隸屬於遼寧電視台。GTV游戲競技頻道和體育頻道,除了定時播放原創游戲競技視頻外,還轉播各種電子競技大賽視頻。2013年10月,在幫朋友融資的時候,茅侃侃來了幾次GTV辦公室,在朋友的再次勸說下,他發現他自身善於業務操作的特點和他這位善於管理的朋友極其搭調。「我這個哥們兒拉我來說我太適合傳媒了,後來我想想我覺得他說得有道理。他能彌補我大量的有關管理上的缺陷。而且這個公司本身是一個很好的平台。」茅侃侃對《博客天下》記者分析。
衡量了一番後,茅侃侃終於決定加入。這一次,他選擇了十分平緩的方式——協商後賣掉APP「哪兒堵」,全心投入GTV,並帶領團隊進行互聯網業務的轉型。在創業世界裡周旋了近十年後,鋒芒不再的他終於抓住一次機會將人生平穩地落了地。
這位第一波80後創業者在事業平穩落地後,又開始尋找他人生的意義。2013年2月,茅侃侃拜泰國高僧古巴文利為師,遂皈依佛門。「一方面是我跟師父很有眼緣,第一眼就覺得很喜歡對方。另外是到了一定年齡你就想把事情做好,不想添更多的麻煩,你會變得更理性一些,其實我在想事情的時候還是感性的,但是具體到執行的時候我會變得更理性。」
面對《博客天下》記者,茅侃侃十分坦率地表示,自己是個性格太急躁的人,而皈依以後,他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
他的確改變了很多。去年12月,茅侃侃開車送同事回家,返迴路上一條查車車道收緊,車輛較擁擠。而這時另一輛車著急趕路,從旁邊硬別進車隊,兩輛車差點碰上。突然,那輛車司機搖下車窗破口大罵茅侃侃並質問:「你怎麼開的?」正在想事情的茅聽到後卻愣在了那裡,反倒是一旁的交警揮舞指揮棒抬高語調問那司機:「你怎麼開的?你讓他先過。」在當天發布的朋友圈裡,茅侃侃調侃道:「最近心情也太好了,這擱以前我早打起來了。」
「我就是這兩年性格變化大了一些,雖然說話還是那德行。以前我創業的時候我脾氣特不好,一天發8回火,現在一年多了就發過一次。」那一次,因為有人耽誤了他一個十分重要的事,氣急敗壞的他順手拿起手機准備摔下去,但立刻又冷靜了下來,為了表示自己氣憤,他摔了緊挨手機的打火機。
「裡面還有通訊錄吶。」他拿起手機,在《博客天下》記者面前晃了晃,表示即使再生氣也不能摔手機。「我是這公司說話最和聲和氣的人,還真不是刻意要這樣。因為經歷告訴我發火真的不能解決問題,就像以前我還拍著桌子罵客戶『你懂我懂啊』,結果丟了一個大單。」
盡管31歲的茅侃侃不斷表示,自己與過去那個「他」間已經進行了切割,但從一些細節上仍能看出他的叛逆與玩世不恭。一個例證是,與他左臂紋的泰國佛教經文相反的是,右臂紋的卻是聖母瑪利亞的畫像。問他為什麼信佛後還會紋基督教的畫像,他很不介意地回復說:「我覺得這畫很好看!」
眼前這位年輕人,可能在事業和性格均步入平穩期後會變得更加成熟,但一定不會失掉個性,他似乎比普通人擁有更漫長的青春期且叛逆未盡。
他說
2006年也不知道怎麼就被當成80後代表了,我揣測是當時就業形勢不好,當時有人跳樓嗎不是,所以政府需要拿一些沒上過大學的出來創業的例子來平衡一下輿論。當時我一個公關公司的朋友說《中國企業家》想做一個專題想要采訪你,我說那行吧,就當是給朋友幫個忙,也不知道是封面什麼的。
當時做完之後效果很好,《對話》欄目的製片人羅振宇看見了說,這專題挺有意思,說我們做一期對話吧。在做對話之前,不知怎麼的,《經濟半小時》又看見那篇報道了,說這有意思啊,那采訪一下吧。那兩個一播,就咕嚕咕嚕全來了,但到底因為什麼選了我們我也不知道。《中國企業家》那期報道挺屌的。但當時一定是有設計和有安排的,但是我們不知道。
央視之所以只找我們四個,第一是因為我們都在北京,第二是當時的作者程苓峰說在川軍本色請我們吃頓飯,但那天只有我們四個有空去了。當時也就閑聊扯淡,都沒怎麼聊工作的事。當時覺得四個人氣場還挺合的。特別是李想,跟我住得又近,他老婆也是我朋友。什麼方面都挺合的,這就是好朋友的感覺。
上了電視你會有這種感覺,很爽。當時對於我除了能認識更多的朋友,沒有其他特別的感受。
其實我們真的代表不了80後,有太多的人做得比我們要好,李想不說了,汽車之家風風火火。戴志康,做天使投資反倒幹得挺爽,在騰訊沒乾爽,走了,到天使投資賺high了。高燃,我現在都不知道他在干什麼,聯系是有,偶爾微信聊一下,但我從來不問他在幹啥,他又不在北京,他比當時學會懂得什麼是低調了。
我後來其實挺不喜歡跟政府打交道的。我們這個公司平常幾乎不跟政府打交道的。就是因為之前我跟政府打交道打多了,我覺得我的性格不適合跟政府打交道,我在科委待不下去也不是因為工作做得不好,我工作做得特好。我原來的老領導對我挺好的,但是我不行,沒有像我這樣上班的,反正我是有啥就說啥的,政府說一是二,他強調的是二,你聽成一就不行了。其實那時候領導挺寵我的,小孩兒嘛,我進北京市科委才19歲。
事業單位相對寬松一些,業績還是挺好的,因為著裝問題領導找我談話讓我注意一點,跟外賓打個交道啥的要注意著裝,我說好好好。其實我受不了這種體制。
2007、2008年時有點抑鬱,因為我的性格,其實能侃的人也會抑鬱。晚上睡覺的時候要是沒有聲音很安靜,我就會胡思亂想,就會把所有的事情都往最壞了想,像《蝴蝶效應》一樣發生連鎖反應。
我現在睡覺基本靠安眠葯,每天來一片兒。平常的壓力就忍著,不像以前非得去喝酒唱歌,因為耽誤第二天的事兒,你底下有300多號人,你先抑鬱了他們還干不幹了,所以現在都不需要調整,都習慣了。
這不叫轉型也不叫轉變,就是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做不下去了就換唄。你一直在堅持,堅持到最後發現是個死胡同,那該換就換。你得接受現實,這很正常。你可能看見有人創業800回了還在換。大家都看見牛逼了卻沒看見挨打的時候了,這樣的人太多了。我覺得是人都會經歷的,你創業你也會經歷。
創業沒有早晚,只是說你做的具體的事情有沒有符合天時地利人和。如果創業剛好趕上好的機會,用雷軍的話說就是「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這是時機,還有合作的人,這是磨合出來的,誰一開始也不知道這人行不行,都不是算命的。跟談戀愛結婚是一樣的,磨合對了就行了。
你像我就整天吊兒郎當,這不是說我不好好工作,而是說我們還不至於愁錢過日子,李想是一定要把愛好變成事業的。我記得2007年周鴻禕就說汽車之家你不可能做過汽車網什麼的,你就不能做這個,但第二年汽車之家就排全行業第一了。他這個人就賭這一口氣,我就是要這么干,甭管結果怎麼樣。戴志康是更有投資者的頭腦,做事情越來越像一個特別棒的投資人,其實也是個嘻嘻哈哈的人。而我就是個純粹的嘻嘻哈哈的人,但現在就會變得某件事你不喜歡但為了完成不得不做。這不是無奈,社會就是這樣,也是人變大了。
我們這批人沒有老一輩的隱忍和堅韌。他們也是練出來的,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年齡小的話的確有些弊端,眼光啊,格局啊,入世不深,想得不夠長遠。一定是有很多不一樣的,因為沉澱不夠。創業,什麼年齡做都可以,本身也是一個沉澱的過程。
80後雖然還有點兒叛逆,但其實不上不下,在中間。75到85是一代,85到95是一代。我們從小受的教育還是正統的教育,只是計算機和互聯網開始讓我們去尋找些東西。最想放開手腳、最願意放開手腳但多少還有些禁錮的。其實柳傳志20多歲的時候也許跟我一樣,差不了多少,什麼年齡干什麼事嘛。只是我們趕上了一個互聯網爆發的好機會,其實70年代的人不也趕上了嗎,任何一個國家都是長江後浪推前浪,早晚死在沙灘上。
90後的叛逆挺好的,我從馬佳佳還有她身邊創業的人來看,就是這些人特別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們的叛逆精神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參與到他們所從事的行業裡面會讓這個行業變得更有個性更時尚化,他們是不循規蹈矩的。
一生經歷了很多風浪。
Ⅲ 茅侃侃的萬家電競現在是什麼情況
「茅侃侃的公司全稱是北京萬好萬家電子競技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家電競),這是2015年9月30日,茅侃侃與上市公司萬家文化共同出資成立的,茅侃侃出任CEO,法人是當時萬家文化的實際控制人孔德永。現在看來,茅侃侃對萬家電競寄予了厚望,但他的「才運」在萬家電競上並沒有得以延續。自成立之後,萬家電競就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2016年度財務報告顯示,萬家電競的銷售總額即為主營業務收入,為52.83萬元,虧損1381.9萬元,負債總額4314.5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萬家電競有6位股東,大股東為萬家文化和茅侃侃,分別出資460萬和340股權,其餘四位股東分別出資50萬元,各佔5%的股份。公開的祥源文化和茅侃侃部分郵件往來,祥源文化在與茅侃侃郵件往來中表示,希望萬家電競能在十月中旬就從上市公司剝離。祥源文化方面認為萬家電競並不符合祥源文化的發展戰略。而且「萬家電競處於持續虧損狀態,不利於上市公司年度利潤目標的實現。」
但在茅侃侃看來,這在短時間內不可能實現,至少要在2、3個季度左右時間才能完成。祥源文化對於萬家電競投入的資金包括460萬和債權3590萬,祥源文化希望可以轉讓萬家電競的大部分股權,並稱「後續達到一定條件,北京電競分步歸還祥源文化債權本息」。祥源文化的前身為萬家文化,2016年底,趙薇旗下的公司西藏龍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薇傳媒)曾計劃用高達51倍的杠桿收購萬家文化29%的股權,後因自籌資金不到位,導致收購失敗,萬家文化的股價也一度下跌45%,導致中小股民損失慘重。子公司萬家電競的融資計劃,也受此事件影響暫時擱淺。2017年8月,祥源控股整體收購控股30.52%的萬好萬家集團,萬家文化更名為祥源文化。
2017年11月,萬家電競被傳「破產」,原因是茅侃侃「融資失敗」。當時,據媒體報道,萬家電競資金緊張,已經欠薪兩月,打算破產清算。彼時,公司已拖欠員工兩個月薪資大約200萬元,社保也都是由員工自行墊付。10月31日,60 位萬家電競的員工,已經到北京市朝陽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而根據天眼查顯示,與茅侃侃相關的最後一條信息變更發生在1月18日,萬家電競的法人代表由孔德永(浙江萬好萬家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變更為茅侃侃
Ⅳ 茅侃侃經營的萬家電競現狀如何
說起茅侃侃,他是知名的後創業者,在20歲就擁有了自己的公司,23歲便當上了CEO,被大眾寄予厚望年輕有為的他,在家中開煤氣自殺了。知名創業者茅侃侃離世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茅侃侃終年34歲。記者從可靠信源確認,茅侃侃昨天在家中開煤氣自殺,家人發現時已去世,未留下遺書。
不過,從財報來看,萬家電競的業績有點糟糕,成立後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僅2016年,這家電競公司實現歸屬於少數股東的損益為-1073.72萬元。到了2017上半年,公司負債合計約4812.7萬元。
就在兩天前(2018年1月23日),茅侃侃發了一條朋友圈:「嗯,我愛你不後悔,也尊重故事的結尾」。
負債了可以東山再起。
Ⅳ 茅侃侃最後三個月經歷了什麼
2018年1月日凌晨,昔日80後明星創業者、萬家電競CEO茅侃侃發出了生命中最後一條朋友圈,並配上電影《前任3:再見前任》的畫面。3天前,他剛剛在朋友圈分享了張韶涵在《我是歌手》里的《阿刁》,認為她「真的很會選歌」。
據茅侃侃稱,這時他正著急著進行一計劃為5000萬元的融資,投資方要作為大股東的祥源文化要先在此次融資中投資2000萬元,投資方再投資3000萬元。但是這一方案被祥源文化拒絕。溝通無果下,茅侃侃稱已決定對公司進行破產清算。
半個月後,萬家電競因為無法支付相關房租、電費等費用,物業在當天晚上對萬家電競的辦公場所進行斷電,萬家電競進入「暫停經營」的狀態。
在2017年的最後一天,茅侃侃在朋友圈寫道:「2017年失去了所有的所有,可特么要過去了。祝福都收到了,謝謝。2018新年快樂」。
生前,茅侃侃透露,萬家電競自成立以來的支出近7000萬元,截止到2017年11月初,負債已超過4千萬元,自2015年11月起,自己通過抵押房產等方式湊出2000萬元左右的資金,支撐公司運營,「現在(2017年11月)身上就只剩下十幾萬,還要定期還利息。」
Ⅵ 中國電競的現狀
中國的環境和外國相比起來,真是爛透了。
記得很早的時候,CCTV一度直播電子競技,電子競技成為第99項體育項目,當時電子競技在中國可是風靡一時的。
但是好像好景不長,幾年後,各家長紛紛提訴,這是誤人子弟的!不少學生為此耽誤學業,不久後,CCTV開始封殺電子競技!
2005年的時候,魔獸WCG第一人sky出現,引來不少國人的驕傲,06年的時候,sky成為了個大網路媒體的熱潮。
下面一段,希望可以幫助你,了解
2001年,三星電子鼎立贊助的WCG世界電子競技大賽開始運行後,立刻在電子競技界廣為轟動,一群為了自己的愛好而努力的人們終於找到了自己的賽事,2003年,國家體育總局正式批准了電子競技為第99項體育運動,讓這些為夢想而努力的年輕人找到了自己的歸屬。不論是CS的戰隊如WNV、HACKER、ESP等等,以及星際和魔獸方面的強隊孕育而出。經歷了風風雨雨,經歷過曾經CCTV大力報道,央視欄目電子競技世界的開播更是讓廣大的電子競技愛好者們找到了同感。同樣的,電子競技也經歷過低潮,主流媒體的封殺,因為2002年的藍極速網吧事件後更是讓很多的家長們把電子競技看做是洪水猛獸,以為電子競技就是所謂了網路游戲,就是那個電子海洛因,因此也導致2005年家長的呼聲太高和一些的後台競爭不平衡導致電子競技世界欄目停播。2006年到2008年,可以說是電子競技的一個小巔峰,一系列的比賽,PPLIVE、PPS和QQLIVE等多家網路電視爭相大幅度直播,讓電子競技也快速的發展。但是2008年年底卻進入了一個寒冬。ESWC宣布破產,CPL停辦WSVG消失以及國內最具有專業性的比賽PGL的倒閉,接連的打擊在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接踵而至。世界各大聯賽也紛紛放棄某個項目,或者好幾個項目的分部,就連號稱夢幻之隊的MYM在2009年也宣告關閉魔獸分部,4K的倒閉、MTW放棄魔獸項目,等等的打擊,也讓很多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選手如大鼻子TOD、鬼王FOV、SUSIRIA等等大牌選手紛紛退役。
(本人所寫)
Ⅶ 茅侃侃為什麼自殺 和趙薇有關系嗎
「據悉其自殺與創業失敗、跟萬家文化發生糾紛有關。80後創業者茅侃侃離世 家中開煤氣自殺,「愛你不後悔,也尊重故事結尾」,茅侃侃寫了這條朋友圈,隨後被曝自殺。主要是關系他作為萬家電競CEO與萬家文化實控制者祥源文化的糾紛,與趙薇借殼失敗惹禍有一定關系吧。大量員工的辭職,過度焦慮的茅侃侃曾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在名利場迷失的惡果。嚴重失眠的他不得不使用安眠葯入睡。2015年9月他與萬家文化合資成立萬家電競,出任CEO,卻在2017年面臨公司瀕臨破產、60名員工仲裁、抵押車房的窘境。」
茅侃侃為什麼自殺 真相原因曝光:
早期中國互聯網從業者應該都知道,李想、高燃、茅侃侃、戴志康這4位80後創業者成名很早,被喻為80後創業標桿人物,10年前就已名揚互聯網江湖,10年後卻命運迥異。作為80後創業標桿人物的茅侃侃於近日過世,只走過了34歲的人生。
也許英雄自古如美人,人間不忍見白頭,年輕永遠定格。一位電競行業高管表示,他這個人一直在用一種樂觀和戲謔的態度去對抗內心深處的不甘和攀比(相對於戴志康、李想的成功)。
「而過去兩年資本市場和電競的結緣,給了他一個翻身的機會,而且可能距離成功近在咫尺,然後是急轉直下,直到最後谷底...」生前被曝出電競創業項目破產。
十年前,Majoy的茅侃侃、泡泡網的李想、康盛創想的戴志康、Mysee的高燃,4個出生在80年代,20歲出頭便有公司,成了當時80後年輕人的創業偶像。
相比另外3個人來說,茅侃侃這十年逐漸是銷聲匿跡,但茅侃侃的內心其實不甘心的,在最近幾年的電競浪潮中,茅侃侃一直想借電競來翻身。資料顯示,2013年,茅侃侃加入GTV,踏入電競圈;2015年9月30日,茅侃侃與上市公司萬家文化成立合資公司萬家電競,並出任CEO。
萬家電競法人代表是萬家文化。當時,萬家文化出資460萬元,認購46%股份;茅侃侃出資340萬元,認購34%股權,而其餘三位股東分別出資50萬元。
萬家文化這家公司還與趙薇有關,趙薇旗下的龍薇傳媒宣布欲以30.59億元收購萬家文化29.135%股份,但這項受人矚目的收購案以銀行叫停龍薇傳媒的貸款宣告失敗。
萬家文化的股價隨之大跌,子公司萬家電競的融資計劃,也受此次事件影響暫時擱淺。
2017年8月,祥源控股整體收購持股30.52%的大股東萬好萬家集團,萬家文化的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
作為萬家文化子公司的萬家電競與新進入的祥源控股的關系趨於緊張。
在與上市公司的溝通中,茅侃侃透露希望繼續尋求上市公司支持,這一年來自己的房子、車子及其個人能夠使用的現金幾乎100%的投入,已經到了難以繼續維持眼前工作和生活。
回復是,北京電競不符合祥源文化的發展戰略,就現階段而言,由於北京電競目前處於虧損持續的狀態,也不利於上市公司的年度利潤目標實現。但其會盡全力找到利益切合點
目前祥源文化對北京電競的投入資金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股權460萬元,二是債權3590萬元。北京電競的業務依然由茅侃侃負責。快彈盡援絕的時候,茅侃侃兜里只剩下十幾萬元,用來繳借款的利息。萬家電競賬上只有1000多元,交電費都不夠。
Ⅷ 茅侃侃的詳細個人資料
茅侃侃,男,1983年出生於北京市。小學五年級開始玩電腦,14歲開專始在《大眾軟體》等雜志屬發表數篇文章,並自行設計開發軟體。
茅侃侃是初中文憑,2004年正式創業,MaJoy總裁。2014年擔任GTV(游戲競技頻道)的副總裁,負責視頻等業務。2018年1月25日,茅侃侃自殺,終年35歲。
(8)萬家電競怎麼破產的擴展閱讀:
個人經歷
2000年,他連考了微軟和思科的計算機認證,拿著這兩個招牌在一家網站謀了個月薪3600塊的職位。
2004年底,茅侃侃碰上一個曾經合作過的國有企業老闆,侃侃把悶在心裡想了一年的MaJoy項目跟他交流:把網路游戲搬到線下、模仿其後台數據運行,但用實景、由玩家實際扮演。
2004年,這個項目已經投入試運行,11月9日將正式運營。「我們把網路游戲搬到線下、模仿其後台數據運行,在實景中由玩家親自扮演角色。
2015年,茅侃侃與萬家文化成立合資公司萬家電競,並出任CEO。萬家電競並沒有續寫茅侃侃往日的輝煌,成立後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2017年11月,有媒體報道,萬家電競資金緊張,打算破產清算。當時,公司已拖欠員工兩個月薪資達200萬元,茅侃侃雖努力挽回,但於事無補。
Ⅸ 茅侃侃去世他的兄弟李想說了什麼
茅侃侃朋友圈的最後一條更新停留在2天前,他寫道:「嗯,我愛你不後悔,也尊重故事的結尾。」他34歲的人生,亦走到結尾。而在他去世之前的幾個月,圍繞著茅侃侃的都是裁員、破產、電競夢碎這樣的關鍵詞。
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可能是萬家電競的破產。早在2017年11月,萬家電競的辦公室就已關閉。60多名員工被欠薪2個月後,正式了申請勞動仲裁。茅侃侃曾經透露,欠薪規模超過200萬元。
據公開資料顯示,萬家電競是茅侃侃與萬家文化於2015年合資成立的公司,其中萬家文化持股比例達到46%,茅侃侃持股比例為34%,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
而從財務回報上看,萬家電競一直未能盈利。2017年半年報顯示,檔期虧損約為215萬元;負債達到4812.7萬元。此前所有的運營的費用,由上市公司萬家文化以借款的形式注入。
打破這一現狀的,是趙薇的龍薇傳媒51倍高杠桿收購萬家文化失敗,所產生的連鎖反應。在證監會叫停這一收購案之後,股價大跌的萬家文化只能尋求新的買家,萬家電競的融資計劃被延後。
而在祥源控股進入萬家文化、成為實際控制人之後,上市公司與萬家電競的關系就發生了變化。祥源文化封國昌曾在與茅侃侃的往來郵件中說:萬家電競不符合祥源文化的發展戰略,目前的虧損狀態也不利於上市公司的利潤實現,希望快速推進(與上市公司的)剝離。
最終,茅侃侃也選擇在朋友圈公開這一矛盾:我做了所有我能做的,還要我配合,配合你們不虧損嗎?
「我的性格不適合創業」
事實上,從高中開始,茅侃侃人生的進度條就比別人快了很多。
2000年,17歲的茅侃侃因為地理會考兩次不及格而選擇從北京育英中學退學,同年,他考下了微軟MCP(微軟認證專家)、MCSE(微軟認證系統工程師)、MCDBA(微軟認證資料庫管理員)三項認證。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里,茅侃侃頻繁跳槽——從網站管理員、軟體研發、創建技術網站,每份工作他都做過,也都沒有做太久。
茅侃侃人生的高光時刻集中在2006年。23歲成為Majoy(時代兆美)的CEO,想將線上網路游戲變為真人實景。隨後,他登上了《中國企業家》封面、受到央視《對話》《經濟半小時》欄目的采訪邀請。彼時,茅侃侃和泡泡網CEO李想、康盛創想CEO戴志康、視音頻娛樂網站MyseeCEO高燃成為了「80後創業者」的代表人物。
而由於游戲產品定價過高,真人CS佔領市場,Majoy的業績並不樂觀。2007年~2008年之間,茅侃侃就有明顯抑鬱傾向,睡眠基本依賴葯物,「老預想各種倒霉的事可能會怎麼發生」。他說自己能撐下來,都是靠忍。2014年,在接受《博客天下》采訪時,茅侃侃這樣說:
我的性格太急躁,不適合創業。
而這歷時4年的首次創業,還是以與股東決裂的方式告終。
此後,茅侃侃試水了移動醫療和移動交通兩個領域,最後都無疾而終。直到2013年,加入了GTV(鳴鶴鳴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正式踏入電競領域。他曾說,這是2006年之後,他第二次想好好做的事。GTV也有著極佳的開局。完成A輪融資之後,2014年,GTV的凈利潤達到1400萬元。良好的盈利表現也吸引了許多資本的關注,但這並沒有對GTV產生什麼加持,反而成了茅侃侃另一段不能回首的往事。他再次與GTV的合夥人決裂,在《中國企業家》的回訪中說:
好好的公司變成了爛殼,說起來我就生氣。
在種種創業焦慮中,他試圖把宗教當做自己歸宿,也曾拜泰國高僧古巴文利為師,皈依佛門。一度,茅侃侃認為這幫助他獲得了內心的平靜,睡眠狀況也漸漸好轉。但面對著萬家電競瀕臨清算的壓力,他還是沒有勸住自己。
茅侃侃的一位朋友這樣說:
侃侃曾經勸我,創業心態取決於你拿公司當什麼:當父母,便要走到最後;當兒女,長大就放手;當情人,三五年一個,別糾結。可見,他也多麼會規勸自己;可見,人人孤獨,背後悲涼難懂。
兄弟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