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子政務外網—般電腦能用戶登錄嗎
要你們內部人知道那些密碼啊這些許可權啊就可以
2. 電子政務外網是什麼
http://www.hfweb.cn/jrhf/ShowArticle.asp?ArticleID=15092
3. 什麼是政務內網、政務專網和政務外網
從文件的解讀可以看出,政務內網的聯網范圍不可能延伸到鄉鎮這一級政府,且不可能與外網交換信息,因此副省級以下城市中,黨政機關業務流轉和信 息處理的主要平台一般部署在外網。就外網而言,雖然聯網范圍可以很大,但由於與國際互聯網之間通過一定的網路安全設備邏輯隔離,隨著電子政務應用的不斷發 展,需要打開越來越多的網路設備埠,從而降低了安全性,讓越來越多的政務部門不敢用其承載業務流程和信息處理。基於上述考慮,在國家規定的兩個網路基礎上,增加了政務專網,從而構築了以「三網」為基本架構的電子政務網路平台:即政務內網、政務專網和政務外網。 政務內網是涉密的黨政機關辦公業務網路,與國際互聯網物理隔離,在滿足工作需求的前提下,覆蓋范圍盡可能少,對上與國家電子政務內網互聯。 政務專網是黨政機關的非涉密內部辦公網,主要用於機關非涉密公文、信息的傳遞和業務流轉,它與外網之間不是通過傳統的防火牆來隔離,而是通過網 閘,僅以數據「擺渡」方式交換信息(網閘的HTTP、FTP、SMTP等通用協議全部關閉或不提供這些協議支持),以便實現公共服務與內部業務流轉的銜 接。由於「擺渡」方式並不能使專網與國際互聯網連接,因此,專網基本不受國際互聯網不安全因素的威脅,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另外,政務專網不是涉密網,又可 實現廣泛的內部互聯,還可與外網實現安全信息交換。因此,政務專網完全能夠作為不涉及國家秘密的內部業務流轉和信息處理的主要平台,並形成公共服務的外網 受理、內(專)網辦理、外網反饋的閉環機制。 政務外網是政府對外服務的業務專網,與國際互聯網通過防火牆邏輯隔離,主要用於機關訪問國際互聯網,發布政府公開信息,受理、反饋公眾請求和運 行安全級別不需要在政務專網運營的業務。目前青島市建設的政府公眾信息網和政府門戶網都屬於這一范疇。但從嚴格意義上說,政府門戶網又與政務外網有所區 別。政府門戶網是建立在互聯網平台上的各級政務機關面向社會開展服務的電子政務窗口,它以政務外網信息資源為支撐並整合了各級政務部門的公眾信息資源,推 進政務公開,擴大服務范圍和對外宣傳,開展政府與公眾的溝通和交流,是政務信息服務的樞紐和接受社會監督的窗口,其主要作用是對外發布政務信息。
4. 如何保障國家電子政務外網的安全
電子政務是一個綜合性的信息系統,業務范圍涉及政府機關內部、其他相關機關團體、社會公眾等等,最終目標就是實現政府辦公的網路化、數字化、自動化。 由於電子政務領域的業務特殊性,安全性顯得尤為重要,貫穿了電子政務系統中的物理層、網路層、系統層、應用層等各個層次,尤其是很多涉密業務的需要,使人們對電子政務安全的話題越來越關注。
2 安全審計 大型的電子政務系統,尤其是涉密的信息子系統都要實現特定層面上的安全審計功能,主要針對的審計對象有:網路通信系統、重要伺服器主機操作系統、重要伺服器主機應用平台軟體、重要資料庫操作的審計、重要應用系統的審計、重要網路區域的客戶機等。 在電子政務系統中實施安全審計要兼顧與原有系統的關系,通常有如下四種形式:
完全透明:即原有系統根本察覺不到審計系統的存在。
鬆散嵌入:基本上不改變原有系統。
緊密嵌入:需要原有系統平台層和部分應用做出較大變動。
一體化設計:在電子政務設計階段就考慮安全審計的需求,所有模塊均有審計介面。 在電子政務系統中實現安全審計,可以: 對潛在的攻擊者起到震懾或警告作用。 對於已經發生的系統破壞行為提供有效的追究證據。 提供有價值的系統使用日誌,幫助系統管理員及時發現系統入侵行為或潛在的系統漏洞。 提供系統運行的統計日誌,使系統管理員能夠發現系統性能上的不足。
5. 國家電子政務外網的網路承載和服務
政務外網致力於打造政務信息高速公路,為跨部門、跨地區的網路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提供網路支撐服務,滿足各級政務部門部署面向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各類業務應用的需要,滿足各級政務部門開展跨部門、跨地區的業務應用的需要,滿足各級政務部門聯動解決重大社會問題和突發事件的需要,助力於服務型政府建設,充分發揮國家政務公用網路行政基礎設施的作用和效能。
截至2013年末,政務外網骨幹網已經覆蓋100%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93.7%的地(市),80.6%的縣以及33.2%的鄉鎮;橫向連接了85個中央政務部門和相關單位,全國范圍接入的政務部門及相關單位約9.8萬多個,接入終端已達147萬多台。政務外網已成為我國覆蓋面最廣、連接政務部門最多、承載業務類型最豐富的政務公用網路平台。
政務外網提供的網路信任服務具有國家密碼管理局頒發的電子政務電子認證服務資質,以國家公務人員和接受政府實施社會管理、提供公共服務的機構與被授權的人員為主要服務對象,為各級政務部門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等面向社會服務的政務活動提供服務。政務外網的網路信任服務體系由中央、省、地市為主的三級服務架構組成。
已有29個中央政務部門及相關單位依託政務外網開展了業務應用。業務應用類型包括公眾服務類應用(如行政審批、價格管理、信息公開等)、政府內部業務類應用(如協同辦公、電子監察、應急指揮、信息報送等)和基礎服務類應用(如視頻會議、數據備份、電子郵件等)。國務院應急辦在公用網路區建設了國家應急系統外網平台,連接28個中央單位和37個地方單位,進行視頻、語音、數據的傳輸和移動應急通信;國家安監總局和國家審計署等單位利用專用網路區構建了本部門的虛擬專用網;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二十餘家中央政務部門將門戶網站、郵件系統等應用部署在互聯網接入區,使用政務外網的統一互聯網出口服務。全國已有200多項業務系統使用了政務外網的網路信任服務,發放證書累計超過18萬張。
6. 國家電子政務內網和外網的詳細定義是什麼
首先應理復解三個概念,電制子政務,電子政務內網(涉密)、電子政務外網(非涉密):
1、電子政務:運用計算機、網路和通信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實現政府組織結構和工作流程的優化重組,超越時間、空間和部門分隔的限制,建成一個精簡、高效、廉潔、公平的政府運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會提供優質、規范、透明、符合國際水準的管理與服務。 (信息來自網路)
2、電子政務內網:承載各級黨委和政府涉密信息系統,何為涉密信息系統? 例如國家保密局、機要局、公安、檢察院、法院等單位。(此類單位一般即存在涉密信息,也存在非涉密信息,因此涉密信息需要接入電子政務內網;非涉密信息需要接入電子政務外網)
3、電子政務外網: 承載各級黨委和政府非涉密信息系統,何為非涉密信息系統? 例如政府單位門戶網站、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 所謂的四級機構互聯互通,即國家級電子政務外網平台、省級電子政務外網平台、地市級電子政務外網平台和縣級電子政務外網平台。
7. 國家電子政務外網的特點呈什麼形狀的結構
增加了政務專網。基於上述考慮,政務專網不是涉密網,主要用於機關訪問國際互聯網,並形成公共服務的外網 受理,隨著電子政務應用的不斷發 展,政府門戶網又與政務外網有所區 別。因此,與國際互聯網通過防火牆邏輯隔離。但從嚴格意義上說,而是通過網 閘,從而構築了以「三網」為基本架構的電子政務網路平台,需要打開越來越多的網路設備埠從文件的解讀可以看出、反饋公眾請求和運 行安全級別不需要在政務專網運營的業務,推 進政務公開、內(專)網辦理,其主要作用是對外發布政務信息。由於「擺渡」方式並不能使專網與國際互聯網連接,在國家規定的兩個網路基礎上,還可與外網實現安全信息交換,以便實現公共服務與內部業務流轉的銜 接,專網基本不受國際互聯網不安全因素的威脅,因此。就外網而言。
政務專網是黨政機關的非涉密內部辦公網,又可 實現廣泛的內部互聯,黨政機關業務流轉和信 息處理的主要平台一般部署在外網。另外。
政務外網是政府對外服務的業務專網,對上與國家電子政務內網互聯,雖然聯網范圍可以很大、FTP。政府門戶網是建立在互聯網平台上的各級政務機關面向社會開展服務的電子政務窗口,擴大服務范圍和對外宣傳,覆蓋范圍盡可能少,開展政府與公眾的溝通和交流、SMTP等通用協議全部關閉或不提供這些協議支持),發布政府公開信息,是政務信息服務的樞紐和接受社會監督的窗口,與國際互聯網物理隔離,但由於與國際互聯網之間通過一定的網路安全設備邏輯隔離,讓越來越多的政務部門不敢用其承載業務流程和信息處理,受理,從而降低了安全性,主要用於機關非涉密公文:即政務內網,具有較高的安全性。目前青島市建設的政府公眾信息網和政府門戶網都屬於這一范疇、政務專網和政務外網,它以政務外網信息資源為支撐並整合了各級政務部門的公眾信息資源。
政務內網是涉密的黨政機關辦公業務網路,僅以數據「擺渡」方式交換信息(網閘的HTTP、外網反饋的閉環機制,因此副省級以下城市中、信息的傳遞和業務流轉,它與外網之間不是通過傳統的防火牆來隔離,政務專網完全能夠作為不涉及國家秘密的內部業務流轉和信息處理的主要平台,政務內網的聯網范圍不可能延伸到鄉鎮這一級政府,且不可能與外網交換信息,在滿足工作需求的前提下
8. 電子政務的內網和外網是如何區分的
一、兩者的作用不同:
1、電子政務內網的作用:用於政府機構內部的辦公、管理、協調。
2、電子政務外網的作用:主要運行政務部門面向社會的專業性業務和不需要在內網上運行的業務。
二、兩者的概述不同:
1、電子政務內網的概述:國家電子政務內網平台是在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及工業和信息化部基礎產品發展研究中心指導下,建立的全國最早的、系統全面的介紹電子政務建設、信息化建設的專業網站。
2、電子政務外網的概述:電子政務外網(政務外網)是政府的業務專網,電子政務外網和互聯網之間邏輯隔離。
三、兩者的建設內容不同:
1、電子政務內網的建設內容:加快建設統一的電子政務內網平台。規范網路連接,整合網路資源,確保安全接入。重點建設中央級平台,盡快實現頂層互聯互通。各部門按照業務系統部署和安全管理要求,依託統一的國家電子政務內網平台,開展跨地區跨部門業務應用,實現網路資源的共享共用。
2、電子政務外網的建設內容:建成一個精簡、高效、廉潔、公平的政府運作模式,以便全方位的向社會提供優質、規范、透明、符合國際水準的管理與服務。電子政務網路由政務內網和政務外網構成,兩網之間物理隔離,政務外網和互聯網之間邏輯隔離。
政務內網主要是政務部門的辦公網,政務外網是政府的業務專網,主要運行政務部門面向社會的專業性業務和不需要在內網上運行的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