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國有哪些家電產品出口到國外
我國出口國外的家電產品大部分是小型電子產品,另外還有電腦、洗衣機、電視等
Ⅱ 中國機電主要出口哪些國家
中國的機電主要出口一些個亞洲的巴基斯坦等跟前的國家。這些國家對中國的雞蛋是產品需求很高。
Ⅲ 中國主要向哪些國家進口哪些商品
日本:集成電路來及微電子源組件,8701至8705所列機動車輛的零件、附件,環烴,84章未列名的具有獨立功能的機器及機械器具,半導體器件等;還有汽車重工業機械等。
美國:電機、電氣、音像設備及其零附件,核反應堆、鍋爐、機械器具及零件,航空器、航天器及其零件,光學、照相、醫療等設備及零附件,油籽;子仁;工業或葯用植物;飼料,塑料及其製品,鋼鐵,銅及其製品,車輛及其零附件等。
還有俄羅斯、韓國等。基本都是缺乏的原材料和高科技產品。
Ⅳ 中國主要出口什麼產品,銷往那些國家
歐洲美國日本韓國東南亞,發達國:
1、2005年中國十大貿易夥伴為:歐盟、美國、日本、香港、東盟、韓國、台灣省、俄羅斯、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與這十大貿易夥伴的貿易總額達11591億美元,佔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81.5%。
2、2006年中國十大貿易夥伴為:歐盟、美國、日本、香港、東盟、韓國、台灣省、俄羅斯、澳大利亞、印度。中國與這十大貿易夥伴的貿易總額達14027億美元,占當年進出口總值的79.7%。
3、2007年中國十大貿易夥伴為:歐盟、美國、日本、東盟、香港、韓國、台灣省、俄羅斯、澳大利亞、印度。中國與這十大貿易夥伴的貿易總額達17000億美元,占當年進出口總值的78.6%。
(4)中國家電主要銷往國外哪些國家擴展閱讀:
行情調研:
行情調研為了獲得與貿易有關的各種信息。通過對信息的分析,得出國際市場行情特點,判定貿易的可行性並進而據以制定貿易計劃。行情調研范圍和內容包括:經濟調研;市場調研;客戶調研。
1、經濟調研
經濟調研的目的在於了解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總體經濟狀況、生產力發展水平、產業結構特點、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貨幣制度、經濟法律和條約、消費水平和基本特點等。總之,是對經濟大環境有一個總體的了解,預估可能的風險和效益情況。對外貿易總是要盡量與總體環境好的國家和地區間開展。
2、市場調研
市場調研主要是針對某一具體選定的商品,調查其市場供需狀況、國內生產能力、生產的技術水平和成本、產品性能、特點、消費階層和高潮消費期、產品在生命周期中所處的階段、該產品市場的競爭和壟斷程度等內容。目的在於確定該商品貿易是否具有可行性、獲益性。
Ⅳ 中國電子產品主要出口歐亞哪些國家
電子產品的類別非常的大哦?能不能細分一點呢?
Ⅵ 中國的進口與出口主要資源為哪些分別流向哪些國家
科技產品進口,如精密儀器、葯物、技術等產品的進口,主要來自西歐、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專,與此同時,屬向這些國家出口初級產品,或者初級工業製成品,例如紡織品、傢具、兒童玩具、五金工具等等等等,主要是科技含量比較低,附加值較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當然,不排除向戰略國家出口殲10等高科技產品,如巴基斯坦。能源、礦產主要動中東、非洲,澳大利亞以及南美洲進口。例如;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伊朗、安哥拉、奈及利亞的石油、尚比亞、剛果等國家鈷、銅礦、巴西鐵礦、木材等等等等,總之,只要有並且能夠向中國出口能源礦產類產品,中國一般來者不拒,因為我們太需要了。
Ⅶ 國外有哪些家電產品出口到中國
幾乎所有的家電產品都有從國外進口到中國來.
Ⅷ 我國的家電品牌海外市場怎麼樣
作為全球最大的家電生產國,過去幾十年裡,中國家電產業經歷了從零起步,從無到有,再到生產規模問鼎全球的過程。憑借在產品研發、智能製造和品牌建設上的不斷投入,中國電子家電產業擁有雄厚的製造能力和完整的產業鏈。
2018年中國家電產品(白色家電,不包括彩電等視聽產品)出口總額為751.2億美元,其中向「一帶一路」國家出口的家電產品達204.8億美元,佔中國家電產品出口總額的27.3%,接近30%。廣闊的國際市場空間,中國家電的進軍是勢在必行且有實力支撐。
隨著中國家電品牌技術創新實力的快速提升,中國家電產品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受到了越來越多國外消費者的歡迎,包括中東、西歐、東南亞、北美、南美和非洲等地。歷經改革開放的家電業,從圍觀到被圍觀,從做學生到當師傅,中國國貨經歷從無到有,中國品牌實現從有到優。
在此前剛剛落下帷幕的IFA展上可以看到,越來越多中國家電品牌的身影出現在更多的國際展會上並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以過硬的產品和技術為支撐,中國家電品牌正在逐步走向國際舞台的正中央,彰顯中國品牌的影響力,國貨尖端的硬實力。尤其是家電品牌美菱搭載了GLS集成技術的全面薄產品,無論是結構升級還是功能體驗,都讓更多的消費者看到了國產家電的魅力所在,成為國產家電的忠實粉絲。中國家電企業將更注重原創性技術的研發,用差異化產品,沖擊世界級品牌。
Ⅸ 我國的電力主要出口到哪些國家
我國的電力,由於缺少國家戰略布局,電力產業在國外體現不出優勢作用,並為回走出去。
電力是我國優勢產業答,國家鼓勵企業走出去拓展國際市場,化解國內產能過剩。2014年底,我國發電裝機已達13.6億千瓦,位居世界第一。但是發電小時數、用電增速均創近十年新低,火電裝機過剩更為明顯。
從國內看,中國電力在規劃、設計、施工、運行領域絕對過剩;從國外看,巴基斯坦缺電40%,東南亞國家均不同程度缺電,南美缺電,非洲三分之一人口現在沒有照明。
相對油氣而言,中國電力工業走出去時間短。由於缺少國家層面的戰略布局和支持性政策,中國電力產業走出去存在孤立、分散、低端運行的問題,而且還出現了內耗。
所以,我國電力並沒有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