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家電網統一的充電樁為什麼不能給
目前國家電網公司提供的充電樁有新國標和老國標兩種類型,現在也正處於新老樁的過渡期回;同時答,電動汽車也分不同國標生產的問題,因此用戶在使用國家電網公司的充電樁時,確實會遇到一些電樁不能很好兼容的問題。預計這些問題會隨著新電動汽車和新國標充電樁的出現逐步減少,但肯定是需要過渡時間的。
Ⅱ 為什麼國內規模最大的前三家充電樁運營商,沒有一家企業能通過充電服務費實現盈利
目前充電樁企業目前主要面臨兩大障礙,一是被物業公司「卡脖子」,物業公司認為充電樁是掙錢的大生意,即便現在不掙錢,充電樁企業也是享受國家補貼的,因此必須得交「進場費或者管理費」,有些物業公司甚至提出要和充電樁運營商五五分成,達不到目的就會通過「斷電、佔用充電車位、破壞充電設備」等多種方式讓充電運營企業「交學費」。
「就目前而言,在統一的信息平台提供找樁服務不難,但想在統一平台上實現支付比較難。只能等行業進一步發展,有一兩家非常強勢的龍頭企業覆蓋絕大多數市場時,真正的互聯互通才可能實現。」上述充電樁企業負責人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截止2017年年底,國家電網、特來電、星星充電(萬邦)、普天新能源四大運營商的市場佔有率高達86%。在充電樁行業人士看來,這個行業已經進入「大玩家」時代,沒有較強的資源背景和資金實力,將很難繼續在這一行業生存。
Ⅲ 國家推廣新能源汽車,為什麼不建充電樁
充電樁與新能源來汽車配套建設的自事情,我看國家一直在推進,相繼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文件,只是速度跟不上電動汽車的發展速度,也確實影響到了電動汽車的推廣速度。
記得最早是由國家電網負責建設充電樁的工作,後來在建設過程中,發現遇到的困難和需要投入的資金巨大,然後就放開給各個地方和企業來自主建設,同樣也是遇到了很大阻力,特別是供電問題和停車位問題一直沒有明確和解決,造成進度緩慢,投入與回收差距較大,難以維持。同時各地的充電樁建設速度也不同,經濟條件好的地方推進的速度較快,二、三線城市嚴重拖了後腿。
根據介紹,國內目前充電樁數量大概是在40-50萬台,其中開放給公共使用的約佔一半,分布很不均勻,也就造成了現在的尷尬局面。
僅供參考。
Ⅳ 為何高速只有國網充電樁
駕駛純電動汽車跑長途和高速的時候,免不了需要對於車輛進行電能補充,充電樁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關乎著車輛的能夠跑多遠和車輛的使用體驗,不過很多車主朋友也發現,在高速上的部分服務區充電,為何高速只有國網充電樁?
高速上面只有國網充電樁,這和成本以及利用率有關,要知道,高速公路上充電樁的使用頻率不是非常的頻繁,再加上高速公路上服務站的特殊性,就拿國網來說,國網作為國家隊,在高速上面不計成本的建設充電樁,這和國家政策有關,高速上投資建設充電樁這種東西也是一種基建的一部分,而對於外在的充電樁企業來說,在高速上面建設充電樁會面臨著成本等方面考慮。
加上對於高速來說,充電樁的利用率並沒有市區等充電樁利用率高,那麼也就是說這一類的充電樁建設就會面臨成本回收難的問題,加上建設一個充電樁需要用到的資金是十分高的,同時這中間還需要多個部門的審批等,就拿一條高速上面每隔7一個服務區建設一到兩個充電樁來說,這中間涉及到成本有多大,而作為充電樁服務企業來說賺錢是主要的,尤其是面臨一定資金壓力的情況下,自然是希望快速的回本,對於高速服務區的充電樁本身利用率不高,自然也導致了沒有其它的充電樁企業去高速上建設充電樁了。
而國網則不同,作為國家隊的國網,建設充電樁等基礎建設也是其分類的事,就算是利用率不高,也需要建設。總的來說,高速上只有國網充電樁,這和充電樁的建設成本,以及充電樁的利用率有關。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為什麼有些國網的充電樁停業了,是不是准備把「e充電」下線呢
別人好像是說因為充電協議不同,把系統拿去更新了吧!
Ⅵ 為什麼國家電網充電樁剩20元以下不能充電了
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你的賬戶出現問題了,不然的話不可能會出現這種事情的。
Ⅶ 國家電網充電樁招標和普通充電樁招標的區別是什麼
1、國家電網充電樁招標主要以大功率直流樁為主,普通充電樁以交流樁小功率為主
2、國家電網充電樁招標業績經驗等要求高,普通充電樁低
3、國家電網充電樁招標集中,規模大。
Ⅷ 國家電網統一的充電樁為什麼不能
最初國家的充抄電樁建設是由襲國家電網公司承擔的,但隨著建設進行鋪開,發現難度極大,需要投入的資金遠遠超過最初的預算,只好放開權力讓民營資本進入,目前已經有很多企業在運營充電樁了,但運營平台五花八門,統一起來比較復雜,需要時間,也需要資金投入,目前此項工作已經在進行中了。
Ⅸ 國網充電樁招標是餡餅還是陷阱
國網招標充電樁對充電樁質量要求是非常高的,必須是質量過硬的廠家才能入圍;
同時國網的充電樁招標量也是非常大的,價格不是主要因素,一般打價格戰是沒用的。
Ⅹ 國家電網公司是如何推進充電樁建設的
這個問來題回答起來太大了,很自費時,以下簡單說明一下:
國家電網最早是國內充電樁建設的唯一承擔者;
後來在建設推廣過程中,國網發現自己干太費錢,還吃力不討好,就不想自己幹了,於是就說其它企業也可以參與建設,以減少自己的負擔,但關鍵資源沒有開放;
結果一下國內有幾百家企業進入充電樁建設大軍,其中不乏渾水摸魚者,也有資金充足的大佬參與,一下出現了爆發態勢,如火如荼;
此時國網又發現自己被冷落了,於是就象徵性在各地建樁,但其使用率相比正規運營廠家差距很大,服務意識不足,樁的閑置率極高,反正有錢不怕;
總體來說,國網在推進充電樁建設方面的作用有限,只能是勉強及格吧。
個人所見,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