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最接近雕刻的繪畫最完美。——朗費羅什麼意思
1:抄背景:
亨利·沃茲沃斯·朗費羅(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1807-1882) 19世紀美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
朗費羅是浪漫主義的詩人,而浪漫主義的核心就是「人」,所以他最推崇的就是人。
2:解釋:
「最接近雕刻的繪畫最完美。」這是詩人本身的看法,可以贊同也可以不贊同。他的意思有幾種。
首先一種:雕刻指代人體雕塑,那就是說最完美的繪畫,是表現了完美的人體形體的創作。
其次一種:雕刻指代雕塑技藝,即藝術技巧,那麼在藝術里不論是詩歌繪畫,還是雕刻塑造,都是相通的,古就有「文藝不分家」之說。
而雕刻的藝術技巧,思想表達也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
3:總結:
名人名句,會受當事人所看到的事物,情景而有所出入。因此只意會即可。
B. 朗費羅的詩
英文短詩-著名詩歌-朗費羅的詩:A Psalm of Life人生禮頌/人生禮贊(中英雙語對照帶翻譯)
Tell me not in mournful numbers,
請別用哀傷的詩句對我講;
Life is but an empty dream!
人生呵,無非是虛夢一場!
For the soul is dead that slumbers
因為沉睡的靈魂如死一般,
And things are not what they seem.
事物的表裡並不一樣。
Life is real! Life is earnest!
人生是實在的!人生是熱烈的!
And the grave is not its goal;
人生的目標決不是墳墓;
Dust thou art , to st returnest,
你是塵土,應歸於塵土。
Was not spoken of the soul.
此話指的並不是我們的精神。
Not enjoyment , and not sorrow,
我們的歸宿並不是快樂,
Is our destined and our way;
也不是悲傷,
But to act,
實干
That much to-morrow.
才是我們的道路,
Find us farther than to-day.
每天不斷前進,蒸蒸蒸日上。
Art is long , and time is fleeting.
光陰易逝,而藝海無涯,
And our hearts , though stout and brave.
我們的心哪——雖然勇敢堅強,
Still , like muffled drums , are beating
卻像被布蒙住的銅鼓,
Funeral marches to the grave。
常把殯葬的哀樂擂響。
In the world』s broad field of battle,
在這人生的宿營地,
In the bivouac of Life,
在這遼闊的世界戰場,
Be not like mb,driven cattle!
別做無言的牲畜任人驅趕,
Be a hero in the strife!
做一名英雄漢立馬橫槍!
Trust no future. howe』er pleasant!
別相信未來,哪怕未來多麼歡樂!
Let the dead Past bury its dead!
讓死去的往昔將死亡一切埋葬!
Act,act in the living Present!
上帝在上,我們胸懷勇氣,
Let us,then,be up and doing,
讓我們起來干吧,
With a heart for any fate;
下定決心,不管遭遇怎樣;
Still achieving,still pursuing
不斷勝利,不斷追求,
Learn to labour and to wait.
要學會苦乾和耐心等待。
By Herry Wadsworth Longfellow
亨利·沃茲沃斯·朗費羅
C. 朗費羅的名言、詩歌、簡介
箭和歌
亨利·朗費羅(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我向空中射出一隻箭
它落到地上
不知在何方
因為它飛得那麼迅疾
眼力跟不上它的飛翔
我向空中唱出一支歌
它落到地上
不知在何方
因為誰的眼力會那麼尖那麼強
可以跟得上歌聲的飛揚
很久很久以後
我在一棵橡樹上找到了那支箭
沒有折斷
而那首歌
從頭到尾
我也發現藏在一個朋友的心間
原文:
THE ARROW AND THE SONG
I shot an arrow into the air,
It fell to earth, I knew not where;
For, so swiftly it flew, the sight
Could not follow it in its flight.
I breathed a song into the air,
It fell to earth, I knew not where;
For who has sight so keen and strong,
That it can follow the flight of song?
Long, long afterward, in an oak
I found the arrow, still unbroke;
And the song, from beginning to end,
I found again in the heart of a friend
朗費羅(1807~1882)
Longfellow,Henry Wadsworth
美國詩人 。 1807 年2月 22 日生於緬因州一律師家庭 ,1882年3月24日卒於馬薩諸塞州劍橋市 。曾就讀於博多因學院 ,與 N.霍桑同學。1825年畢業後去歐洲游歷 ,研究法 、意、西、德等國語言文學。1836年開始在哈佛大學任教,致力於評介歐洲浪漫主義文學,成為新英格蘭文化思想中心的重要人物。前期詩作有《夜吟》、《歌謠及其他》、《布呂赫鍾樓及其他》、《海邊與爐邊》等,詩風簡朴生動,樂觀向上,受到國內外贊賞傳誦 。主要作品3部敘事長詩 ,或稱通俗史詩:《伊凡吉林》、《海華沙之歌》和《邁爾斯·斯坦狄什的求婚》。它們都取材於民間故事,古風綽約。其中《海華沙之歌》是美國文學史上首部精心改寫的印第安人史詩,盛極一時。1861年夫人不幸過世,為擺脫痛苦,他翻譯了但丁的《神曲》,並寫出 6首十四行詩。受喬叟《坎特伯雷故事集》影響,1863年發表《路畔旅舍的故事》,講述美國早期民間傳說與革命故事。朗費羅晚年獲得牛津與劍橋榮譽學位,在國內譽為民族大詩人。
D. 亨利·沃茲沃斯·朗費羅的介紹
亨利·沃茲沃斯·朗費羅(Henry·Wadsworth·Longfellow,1807年2月27日-1882年3月24日),美國詩人、翻譯家。版出生於美國波權特蘭,在波士頓坎布里奇逝世。在他辭世之際,全世界的人都視他為美國最偉大的詩人。他在英格蘭的聲譽與丁尼生並駕齊驅。人們將他的半身像安放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詩人角」,在美國作家中他是第一個獲此殊榮的人。
E. 求美國詩人朗費羅(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的一首詩中文翻譯
船,劃過夜色
互相私語
黑夜中遠處的聲響,
是唯一的信號。
在似海的人生中,
擦肩而過,侃侃而談。
只是眼神,只是聲音。
然後黑暗籠罩,
只剩下一片寂靜。
F. 請教關於亨利反應
推薦一首歌頌友誼的短詩~~~ TheArrowandtheSong 箭與歌 作者:HenryWadsworthLongfellow 亨利·沃茲沃斯·朗費羅 Ishotanarrowintotheair,我向天空射出一支箭,ItfelltoearthIknewnotwhere;它飛落在不知何處的地面;Forsoswiftlyitflewthesight,它飛馳得如此迅速,Couldnotfollowitinitsflight.沒有視線能夠跟隨它的腳步。 Ibreathedasongintotheair,我向天空輕唱一首歌,ItfelltoearthIknewnotwhere;它消逝在不知何處的角落;,誰的目光能夠如此銳利,Thatcanfollowtheflightofasong.可以追隨歌聲的旋律。 Long,longafterwardsinanoak,很久很久以後,在一棵橡樹上,Ifoundthearrowstillunbroke;我發現那支箭依然完好如初;Andthesong,frombeginningtoend,而那首歌自始至終,.都深深印在一位朋友的心中。 如果覺得比較短,那還可以選擇《再別康橋》,讀起來很有意境哦~~ 《再別康橋》SayingGood-byetoCambridgeAgain 輕輕的我走了,VeryquietlyItakemyleave,正如我輕輕的來;AsquietlyasIcamehere;我輕輕的招手,QuietlyIwavegood-bye,作別西天的雲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Areyoungbridesinthesettingsun;波光里的豔影,,在我的心頭湯漾。.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Swaysleisurelyunderthewater;在康河的柔波里,InthegentlewavesofCambridge,我甘心做一條水草!Iwouldbeawaterplant!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Isthesedimentofarainbow-likedream?尋夢撐一支長篙,Toseekadream?Justtopoleaboatupstream,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ButIcannotsingaloud,悄悄是別離的笙簫;Quietnessismyfarewellmusic;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SilentisCambridgetonight!悄悄的我走了,VeryquietlyItakemyleave,正如我悄悄的來;AsquietlyasIcamehere;我揮一揮衣袖,GentlyIflickmysleeves不帶走一片雲彩。. 祝成功~~^^
G. 求大神們預測.亨利會出傳奇卡嗎
<ul><li>推薦一首歌頌友誼的短詩~~~</li></ul> The Arrow and the Song 箭與歌 作者: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亨利·沃茲沃斯·朗費羅 I shot an arrow into the air,我向天空射出一支箭,It fell to earth I knew not where;它飛落在不知何處的地面;For so swiftly it flew the sight,它飛馳得如此迅速,Could not follow it in its flight.沒有視線能夠跟隨它的腳步。 I breathed a song into the air,我向天空輕唱一首歌,It fell to earth I knew not where;它消逝在不知何處的角落;For who has the sight so keen and strong,誰的目光能夠如此銳利,That can follow the flight of a song.可以追隨歌聲的旋律。 Long,long afterwards in an oak,很久很久以後,在一棵橡樹上,I found the arrow still unbroke;我發現那支箭依然完好如初;And the song, from beginning to end,而那首歌自始至終,I found again in the heart of a friend.都深深印在一位朋友的心中。 <ul><li>如果覺得比較短,那還可以選擇《再別康橋》,讀起來很有意境哦~~</li></ul> 《再別康橋》Saying Good-bye to Cambridge Again
輕輕的我走了,
Very quietly I take my leave,
正如我輕輕的來;
As quietly as I came here;
我輕輕的招手,
Quietly I wave good-bye,
作別西天的雲彩。
To the rosy clouds in the western sky.
那河畔的金柳,
The golden willows by the riverside,
是夕陽中的新娘;
Are young brides in the setting sun;
波光里的豔影,
Their reflections on the shimmering waves,
在我的心頭湯漾。
Always linger in the depth of my heart.
軟泥上的青荇,
The floatingheart growing in the sludge,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Sways leisurely under the water;
在康河的柔波里,
In the gentle waves of Cambridge,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I would be a water plant!
那榆蔭下的一潭,
That pool under the shade of elm trees,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Holds not water but the rainbow from the sky;
揉碎在浮藻間,
Shattered to pieces among the ckweeds,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Is the sediment of a rainbow-like dream?
尋夢撐一支長篙,
To seek a dream? Just to pole a boat upstream,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To where the green grass is more verdant;
滿載一船星輝,
Or to have the boat fully loaded with starlight,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And sing aloud in the splendour of starlight.
但我不能放歌,
But I cannot sing aloud,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Quietness is my farewell music;
夏蟲也為我沉默,
Even summer insects keep silence for me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Silent is Cambridge tonight!
悄悄的我走了,
Very quietly I take my leave,
正如我悄悄的來;
As quietly as I came here;
我揮一揮衣袖,
Gently I flick my sleeves
不帶走一片雲彩。
Not even a wisp of cloud will I bring away. 祝成功~~^^
H. 郎費羅簡介【美】
郎費來羅簡介:
自亨利·沃茲沃斯·朗費羅19世紀美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畢業後赴歐考察,研究法、西、意、德等國的語言文學。1839年出版第一部詩集《夜吟》和浪漫主義小說《許珀里翁》,1841年出版《歌謠及其他》,從此確立了他的詩人地位。1842年出版組詩《奴役篇》,1845年發表詩集《布呂赫鍾樓及其他》。1847年發表的長篇敘事詩《伊凡吉林》和《海華沙之歌》(1855)、《邁爾斯·斯坦狄什的求婚》(1858)是朗費羅的三部主要詩作,這些作品的發表使他聲望日增。1863年發表《路畔旅舍的故事》,1872年出版詩劇《基督》三部曲,包括《神聖的悲劇》、《金色的傳說》和《新英格蘭悲劇》。朗費羅晚年備受推崇,先後獲得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
名言:
我們命定的目標與道路,
不是享樂,也不是受苦;
而是行動,在每個明天,
都要比今天更進一步。
不要老嘆息過去,它是不再回來的;要明智地改善。要以不憂不懼的堅決意志投入撲朔迷離的未來。先相信你自己,然後別人才會相信你。
I. [美國]郎費羅的簡介
亨利·沃茲沃斯·朗費羅(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1807-1882) 19世紀美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
1807年2月27日出生於緬因州波特蘭城一個律師家庭。年進入博多因學院,與霍桑是同班同學。畢業後去過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和德國等地,研究這些國家的語言和文學。1836年開始在哈佛大學講授語言,文學長達十八年,致力於介紹歐洲文化和浪漫主義作家的作品,成為新英格蘭文化中心劍橋文學界和社交界的重要人物。
1839年出版第一部詩集《夜吟》(Voices of the Night),包括著名的《夜的贊歌》、《人生頌》(即《人生禮贊》A Psalm of Life)、《群星之光》等音韻優美的抒情詩。
1841年出版詩集《歌謠及其他》,其中有故事詩《鎧甲骷髏》、《金星號遇難》,也有敘事中含有簡朴哲理的《鄉村鐵匠》、《向更高處攀登》等。詩中充溢了淬質奮發的精神和樂觀情緒。這兩部詩集在大西洋兩岸風靡一時,他從此以詩人聞名於世。
1845年發表詩集《布呂赫鍾樓及其他》,因收有《斯普林菲爾德的軍火庫》、《橋》、《努倫堡》和《布呂赫鍾樓及其他》等佳篇而為人稱道。《海邊與爐邊》(1849)包含了詩人向讀者宣告創作意圖的《獻辭》以及通過造船的形象謳歌聯邦的締造的長詩《航船的建造》1850年發表了《李君裕的悲慘命運》。
朗費羅的主要詩作包括3首長篇敘事詩,或「通俗史詩」:
《伊凡吉林》(1847)、《海華沙之歌》和《邁爾斯·斯坦狄什的求婚》(1858)。
1854年辭去哈佛大學教職,專事創作。次年發表《海華沙之歌》。這是採用印第安人傳說而精心構思的長詩,寫印第安人領袖海華沙一生克敵制勝的英雄業績,以及他結束部落混戰,教人民種植玉米,清理河道,消除疾病等重要貢獻。在美國文學史上這是描寫印第安人的第一部史詩,但詩的素材主要來源於斯庫爾克拉夫特的著作,作者缺乏直接的生活體驗;詩的韻律完全模仿芬蘭史詩《卡勒瓦拉》,當時雖然受到了讀者的贊賞,卻遭到後代一些評論家的責難。從1843年起,朗費羅夫婦在幽靜的克雷吉別墅中度過了17年幸福的家庭生活。1861年他的夫人不幸被火燒傷致死,這一直使他無比悲痛,為了擺脫精神上的重負,他投身於但丁的《神曲》的翻譯,還寫了6首關於但丁的十四行詩,是他最佳的詩作。他的另一位夫人得肺結核去世。《路畔旅舍的故事》(1863)大體上仿效喬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以《基督》命名的三部曲詩劇於1872年完成。《人生禮贊》被選入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生命,入選教材時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