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做傢具業務一個月能拿多少錢
那不一樣,如果做小服務員一月最高也就2000,最少800。做大服務員是保底加提成,有0.5提,1提,2提,最高也就4提。(提多少就要看你的月流水量了)
② 做軟裝設計的能有多少錢一個月
3000-3萬不等吧,主要看你的資歷和設計的檔次。一般住房設計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話回2000-2500加1-3%個提成點吧。有錢的話裝修在30萬,軟答裝一半左右吧,如果是高檔公寓或者別墅,那麼軟裝檔次就會高出許多,不過賣高檔傢具的地方一般都有設計顧問的,這些設計顧問就是軟裝設計師。高檔一些的地方拿到個別墅的大單50萬的軟裝很正常,不過問題是你能不能接到,你的設計功底是不是匹配這各檔次是各問題。簡易剛畢業的不要計較工資,去一些檔次比較高的軟飾公司去做,時間長了,自己的審美也上去了,總之一點,堅持做高檔的,附加值高,做抵擋的累死也賺不到錢。
③ 軟裝設計師工資多少有人知道嗎
軟裝設計師的工資如果是自由設計師比較有名氣的那種,每一個一般的項目少說也有3萬,c-o-h-i-m
④ 做傢具一個月能拿多少工資
做傢具分高中低擋,中高檔實木傢具如果是大師傅,(即能按圖做出所有的傢具並且還要成品率和出貨量)目前均價在11000左右、廠方在保證有訂單的情況下)。旺季和淡季拉平算的話,在6000左右。
⑤ 室內設計一般工資多少
對於那些想從事室內設計,或者想轉行做室內設計的來講,室內設計的職業前景與未來的規劃就非常重要了。因為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了解未來就是給自己設定方向和目標,下面我就來給大家說一下,室內設計就業前景究竟如何?
針對室內設計的職業前景與規劃就分享到這里,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若想了解更多室內設計知識,可以到美霖教育室內設計學校了解。
⑥ 做室內設計工作一個月多少工資
根據不同的經驗和設計水平,一般室內設計師的工資在3500元—20000元不等,大部分的設計師會以邊工作邊接私活來增加收入,比如做個小家裝,LOGO,做個網頁等。
總的來說,室內設計這個行業還是要靠自己的能力的,如果自己沒有能力,這個行業就算有再好的前景未來也是沒用,所以學好室內設計才是關鍵。
室內設計師工作內容
1、從構思、繪圖到三維制模等,提供完整的設計方案,包括物理環境規劃、室內空間分隔,裝飾形象設計,室內用品及成套設施配置等;
2、通過創意與設計,體現家居設計的空間感,實用性,優越性,革命性,凸顯其人性化;
3、闡述規劃自己的創意想法,與裝修人員達成觀念上的協調一致;
4、協調解決裝飾過程中的各種技術問題;
5、協助進行室內裝飾的成本核算和資源分析;
6、了解所在行業的發展方向和新工藝,新技術並致力於創新設計。
⑦ 傢具設計一般工資是多少
這很難說。設計師分很多類。繪圖員、結構設計、造型設計、外觀設計、——繪圖版員工資權800-2500,結構設計1200-3000,造型設計和外觀設計就要看技術如何,工資高的有幾萬的,也有一萬來塊的,造型設計比外觀設計工資要低些。你可以了解一下真正的傢具設計師,年薪由幾十萬的
⑧ 一個傢具木工的工資待遇是多少
木工制的工資現在大概是3500-5000元,組裝的工資現在大概是3000-4500元,這個是傢具廠的普遍的工價。
傢具廠的木工種類挺多的,還得看廠是做哪種傢具的,現代化程度怎麼樣,但是一般來說工資最高的應該是打樣師傅,就是做樣品、做售後等手工活要求比較高的木工,在傢具廠木工里的工資應該是最高的。工資也要看廠是記時的還是記件的。
⑨ 做軟裝配飾設計師,工資一個月能開多少工資啊
地方不一樣,工資也是不一樣的
配飾設計師的收入來源一、配飾設計費;二、配飾產品的銷售收入;三專、其他費用。在北京的配屬飾設計師分成幾類:一是在裝飾公司就職,底薪+提成,二是在設計公司專門針對樣板間設計主要以設計費收入為主:樣板間設計費600元-2000元/平米;他們主要是高薪3000元-10000元/月;三、自由配飾設計師,主要和產品廠商合作,主要是產品銷售收入。
其他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和這差不多!
⑩ 軟裝設計師月收入多少
以下設計師費用是作為參考,設計師行業是沒有準確的數額,底薪只是基礎,還得靠提成:
色彩搭配
月薪3000的軟裝設計師:
色彩搭配單一,色彩定位不到位
月薪30000的軟裝設計師:
從風格、格調、風水、生活方式等綜合因素來進行色彩的搭配,對色彩的定位恰到好處
2.擺場能力
月薪3000的軟裝設計師:
憑經驗和審美去進行判斷
月薪30000的軟裝設計師:
綜合考慮軟裝產品的紋樣、造型、顏色、功能等因素,與空間和情感呼應
3.產品的挑選:
月薪3000的軟裝設計師:
按照書本上固定的風格,死板地去挑選產品
月薪30000的軟裝設計師:
各種軟裝風格的搭配信手拈來,能使客戶感到最大的滿意
4.對待客戶
月薪3000的軟裝設計師:
按部就班的按照客戶要求去到合格,不能展現出自己的專業能力
月薪30000的軟裝設計師:
在客戶的需求基礎上,加上自己對生活、客戶習慣、人文環境的理解,令客戶感到滿意和驚喜,用人格魅力感染客戶
5.產品元素應用
月薪3000的軟裝設計師:
單一的套用、死板的選材
月薪30000的軟裝設計師:
通過對八大元素的分析,將產品藝術性的整合在一起,將信息系統的進行採集
6.軟裝設計方法:
月薪3000的軟裝設計師:
憑自己的以往的設計經驗去做軟裝設計
月薪30000的軟裝設計師:
有自己的一套扎實的強大系統理論知識做支撐,科學專業的進行軟裝設計操作,高效的完成工作,客戶感到信任
7.享受生活
月薪3000的軟裝設計師:
沒完沒了的工作,被思維固化了生活
月薪30000的軟裝設計師:
懂得享受生活,能從生活中感悟到設計的靈感
8.參考案例
月薪3000的軟裝設計師:
一味的模仿國外軟裝案例,生搬硬套
月薪30000的軟裝設計師:
能從優秀的案例中,融入自己對設計的思考以及靈感進行創新,達到升華
對於新人來說,剛開始是以學習和鍛煉為主,工資可以暫時放在一旁。但未來是誰也想不到的,隨著經驗和專業能力的提高,以及工作的態度。新人最後也成為一個優秀的設計師。
一、設計是什麼?
采叔無數次覺得,世界大而復雜,人類的設計不僅僅是日常見到的服裝、建築、城市規劃、產品、平面、室內等等事物的外觀樣貌。
還有一些是不易覺察的隱性設計,不能被直接看到的設計,但是這種越隱蔽的設計反而包含了更為嚴謹的邏輯和高超的洞察智慧。
比如,一段經典的文案,作者要考慮傳播的目的性和策略性,需要對字句精心編輯和設計。
一篇精美的文章,作者要設計整體的文字結構,規劃好怎麼可以把事講的清楚易懂,喚起情緒。
一個劇本小說,作者要考慮核心的觀念「沖突」,「角色」人物的成長和情感'變化,以及各種「細節」,設計各種懸念,這是一種復雜度極高的設計。
再比如,中國好聲音這個節目也是復雜設計,從你在電視上看不到的海選流程開始,到整個節目里的戲劇性的設計,各種沖突和懸念,以及舞台美術對這些核心傳播要點的支撐,就連一位新的選手上台之前,為了填補觀眾的信息缺口,以便讓觀眾以最快的速度喜歡上或討厭歌手,其介紹背景信息的說辭連結構都是精心設計過的。
而這些細節的設計都直接決定了整個結果的走向。
二、如何啟發設計思維?
首先你要有一個好的創意,好的創意是設計的開端。其次,深層次的設計是探討人與物關系的一種媒介,是一種對社會規律深刻的洞察和認知。如果你掌握這種全新的思維方式,你做事的效率和對世界的看法會發生本質上的改變。
那麼這種聽起來形而上的設計思維是如何體現的呢?
設計思維主要體現在解決問題的方式上,一種以人為本的、創新的、開放性的思維能力。
舉一個例子來說,如果我們需要設計師設計一個杯子,傳統的思維方式既是「我要設計一個杯子」。
而其實我們可以把「設計一個杯子」問題轉換為「設計一種盛水的容器」,這樣一來,設計師的思維不會僅限於「杯子」外觀和形態,設計的結果可能是一個杯子、一個碗、甚至一個盆。
而如果我們在把思維打開,我們可以再把問題轉換為「設計一種喝水的方式」。
現在設計師的思維便不再僅限於產品上,設計結果很可能是一個喝水的流程、甚至是一種意境。如果我們再加上一些限定詞、比如目標用戶、使用環境、設計意圖等,讓我們的設計目標更加明確,更能有邏輯性的去完成我們的設計。
在這種思維模式下是不是感覺喝了這瓶水分分鍾成為人生大贏家?這就是設計思維在不同場景下的發散結果。通過這樣的思維方式去設計,我們會比傳統思維方式更容易獲得更具創新意義的革命性產品。
三、設計思維是讓創意持續高效的產生
但是只有一個好的創意還不夠,設計思維是讓創意持續高效的產生。
「設計思維」的起源地的叫做「IDEO」,也是世界最負盛名的創新咨詢和設計公司,其創始人DavidKelly也就是斯坦福d.school的創始人和校長。
因為采叔並沒有參觀過「IDEO」公司,但是采叔之前看到了一個例子很能說明問題:
在IDEO我遇到一個叫做MarkusFreitag的年輕人,後來我了解到這人的年薪大約是30萬歐元,這么高的薪水是什麼職位呢?
他的名片上寫著CreativeCatalyst,翻成中文大約是「創意催化劑」的意思。我當時特別好奇,就問他:「怎樣的人,才能成為CreativeCatalyst?是不是要腦洞巨大點子多多的人?」
Markus大神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他搖頭說:不,事實上,我們並不傾向於「靈感」很多的人。原因是「靈感」是靠不住的。我們需要的不是「一拍腦袋」激發出的靈感和創意,我們需要的是穩定的持續的創新,換句話說,WeFrameCreativity。
我不知道你們的感受是怎樣的,我當時覺得「WeFrameCreativity~」這句話簡直碉堡了!我嘗試翻譯成中文,最恰當不過的就是「我們製造創意~」,震驚不震驚?各位,你如果讀到了這里,會不會跟我當時一樣感到驚訝:創意難道不是天才般的靈感么?
創意難道不是可遇不可求的么?所以當時,很自然的,我脫口而出:如何才能「製造創意」呢?
沒錯,把創意像產品一樣「製造」出來的方法,就叫做「設計思維」。
這個事情對我的沖擊力是非常大的。因為從那一刻起,我開始嘗試去思考:人的創意並不僅僅是靈感乍現,而是可以通過反復的訓練不停塑刻出來。這對於我來說是全新的,因為天才可以被復制。
這里采叔找了大量資料,發現一般設計思維共分為五個步驟:
第一步:移情
「移情」意思是要有同情心,同理心。去當一次客戶,體會客戶有些什麼問題,社會化的思考在此最有體現。
第二步:下定義
是用一句很精簡的話來告訴別人你這個團隊或者項目是想要幹嘛,有怎樣的價值觀。比如說我們的客戶是誰?我們想解決的是什麼問題?對於這個我們想解決的問題,我們有哪些已有的假設?有什麼相關聯的不可控因素?我們想要的的短期目標和長遠影響是什麼?我們的基本方法是什麼?
第三步:設想
其實就是做頭腦風暴,盡可能多的去想解決方案,想自己項目可能涉及到的人,然後再簡化為一個具體的方法。
第四步:原型設計
我們用最短時間、最少成本做出解決方案,然後設置一個場景來感受它是否合理,做個產品原型,然後再反思產品。
第五步:測試
邀請相關人員進入場景,模擬感受。讓大家感受這種解決方法是否合理。
潤柏家軟裝設計等著你們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