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古代傢具如何製作
中國古代最廣泛的使用傢具是從1000多年前的唐代開始,到五代又進一步發展。進入宋代時,傢具無論從種類、造型、製作及材料方面都已進一步地完善形成了質朴、簡潔的特色。明代傢具是中國古代傢具的代表,從選料、工藝、功能到裝飾藝術等方面都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至今聲譽不衰,博得人們的高度贊賞及回味。
明代傢具多用紫檀、花梨、鐵梨之類硬木,也用楠、樟、胡桃、榆等硬雜木。這些材料不僅堅實又富有彈性,而且棕眼細密、紋理清晰、色澤柔和。加工表面時又多用蠟而不塗漆,更加顯露出樸素的「肌理」之美,顯現輕巧、挺拔、簡潔的特色。
清代前期傢具基本上繼承了明代傳統,但由於當時宮廷極端追求裝飾效果的風尚,使清代傢具,特別是北京故宮里的傢具,日益趨向繁縟。過多的雕飾破壞了傢具的整體造型,也減弱了傢具的實用功能。清代傢具的進步和成就主要表現在雕漆、填漆描金傢具方面,這些工藝都是新的創造和發展。此時,傢具同建築居室有了更密切的聯系,一般廳堂、卧室、書齋都有了配套常用傢具。明代民間傢具向更加實用和經濟的方向發展。
一般來說,明式傢具往往是指明及清前期(清康熙、雍正時期)製作的傢具。因為清初的傢具在形式上仍然繼承了明式的風格,在結構上沒有多大差別,因此統稱為「明式傢具」。而清式傢具則是指清乾隆以後製作的傢具。明清兩代在傢具製作風格、造型結構、裝飾手法、所用材質上都不盡相同,這些因素都是判定傢具時代的重要標准。
明代是中國傢具史上的黃金時代,明式傢具大體上保留了中國傢具傳統的裝飾風格及製作手法,是中國古典傢具發展的巔峰時期,大體上造型質朴簡潔,刀法疏朗明快,不事雕琢。在藝術造型、工藝技巧和實用功能等方面,都已達到了盡善盡美的境地,具有典雅、簡潔的時代特色。
如今,明清古董傢具成為西方各大博物館競相收藏的藝術品,是中國繼書畫、陶瓷之後的第三大藝術收藏熱點。這些傢具線條簡約,造型典雅,完美地融合了藝術、文化和實用的功能,被西方學者認為是當今中國「繼青銅器、玉器、書法、繪畫、陶瓷後,又一載入青史的國粹」。
Ⅱ 傢具是怎樣做成的都需要什麼工具,具體說說
製作傢具的材料:
1、有木質的:木工用實木或木芯板或密度板或指接板做的櫃體,略微環保些,具體與使用的板材的環保級別有關,最高級是E0,接著是E1,家用至少得是是E1級以上。
2、有金屬質的:櫃體是不銹鋼金屬架配合塑料連接件,配合金屬儲物框或欄做成的,靈活性高,拆裝方便,100%環保。
3、有木質與金屬混合的:櫃體是不銹鋼金屬架配合塑料連接件,配合木質儲物櫃或抽屜做成的,靈活性高,拆裝方便,環保程度要看那個木質物件的環保程度。要另做櫃門的,材料同1用的櫃門材料。
它們的櫃門可是以木工做的木門,也可是成品的滑門。
第1種櫃的櫃內不用做任何處理,僅用指接板做的櫃內部最好做油漆;第2和3櫃的櫃內可塗白水泥或瓷磚,用乳膠漆的話會讓衣服沾上白灰,最好不用。
它們的造價、環保程度、安裝便利程度、製作時間從高到低依次是1、3、2
這些在淘寶網上都有賣的,具體介紹也有,還有圖片。
它們具體是怎麼做成的,你最好自己到有做木工活的地方去看一看,其它的可在淘寶網上看介紹。在這里,一大段文字是講不清楚,你也聽不明白的。看著實物或照片了才好理解。
Ⅲ 傢具是怎樣製造出來的(詳細過程)
以前傳統的木匠製作傢具:選好木材(圓木),片成板材,烘乾。根據需要再鋸成不版同尺寸權的木條。然後根據圖紙加工木條尺寸。開榫、上膠、鉚合,成型。再做面、門等。現在一般都是機械化、流水線生產。而且實木的漸漸地不多了。用密度板、木工板等。
Ⅳ 怎麼學習製作傢具
首先要去幫派學習建造之術 根據自己的技能等級可以造不同的傢具 每一種傢具都會有固定的配方 有一定失敗的幾率 一旦成功就是2張 圖紙 自己還要用體力開圖 變成傢具
Ⅳ 古代傢具顏色是怎樣做成的
第一、講究環境的烘托,中式古傢具在木質紋路、雕刻花紋和顏色方面是有著獨特魅力,要想顯示出這個效果,就一定要注意燈光、地面和牆壁對古傢具的烘托作用。柔和的燈光可凸顯出木材的天然質感,淺色的牆壁可烘托出古典傢具的典雅韻味,環境對於居室的布置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第二、搭配要比例得當,中式古傢具的造型和色澤都十分搶眼,所以,對於不想改變原有現代氣息的家庭來說,西式傢具和中式傢具可以按照7:3的比例來搭配,這個比例搭配出來,美感自然就有了。
第三、布置講究古物新用,以前用來作錢櫃和葯櫃的大型櫥櫃可以當成書架、CD架和電視櫃來使用,古典傢具和現代家電結合起來,會展現出另類的美感,置身於居室中,感受不一樣的環境。
Ⅵ 木傢具如何製造
用木材或木質材料製成,陳設在室內或公共場所,以供人們工作、生活、休息或放物品等用的製品。木傢具在滿足實用功能的同時,也起著室內裝飾作用。良好的傢具裝備,不僅是保證人們高效工作、方便生活和充分休息的必要條件,而且對人們的藝術愛好和文化修養起著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傢具作為人類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總是反映一定時期的文化藝術和技術發展水平以及人類相應的生活條件。就藝術風格來說,傢具往往與建築具有共同的時代特徵。
中國傢具發展簡史
中國傢具歷史悠久。早在商代(公元前16~前11世紀)甲骨文中就已有床、幾等傢具的記載。從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前221年)至漢代(公元前206~220年)時期,人們的起居習慣是「席地而坐」。因此,早期的傢具特點是粗獷、低矮、敦厚,結構簡單,突出實用功能,以塗漆方法裝飾傢具。漢代後期傢具的品種逐漸增多,裝飾方法在以彩繪為主的基礎上,又出現鑲嵌、金箔貼花等技法。從南北朝(420~589年)到隋唐(581~907年)時期,傢具的品種和裝飾日益演變發展,出現了富麗豪華的座椅等傢具。盛唐以後,「垂足而坐」的起居方式逐漸普及,傢具也由矮型向高型化發展。明清(1368~1911年)時期,海上交通發達,熱帶的優質木材輸入中國,加上工藝和裝飾手段日益進步,使傢具製造業得到迅速發展,蘇州、廣州、揚州、寧波等地成為當時傢具製作中心。明代傢具結構簡練,接合嚴密,比例協調,造型典雅,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對外國傢具設計和工藝技術都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從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社會改革和技術進步,中國傢具生產從手工業作坊生產逐漸轉變成具有一定技術裝備水平的工業部門。
木傢具分類
可以按多種特徵來分類。按照結構特徵,可分為拆裝的和不可拆裝的。前者是指那些可以多次拆開和裝配,通常是用各種聯結件或螺栓接合的傢具;後者則是在裝配後不能再拆開,一般採用帶膠的榫接合、膠接合或釘接合裝配而成的傢具。同是櫃類傢具又可分為板式的和框式的。櫃體由各種板件組成的,稱為板式結構。櫃體由帶嵌板的木框組成的,稱為框式結構。木傢具主要按使用場所和功能用途分類(圖1)。
圖2傢具生產發展趨勢
傢具生產的發展與建築事業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影響傢具生產發展的,還有人民生活水平、人口密度、家庭結構和原材料構成等可變因素。20世紀70年代後期到80年代後期,世界傢具工業發展很快。在多種傢具產品中,木傢具仍佔主導地位。傢具的發展趨勢是:①生產中心向著擁有豐富森林資源或毗鄰木材產地以及有廉價剩餘勞動力的地區轉移;②生產進一步專業化,在建立大型的能批量生產較便宜產品的高度機械化、自動化企業的同時,還將保存相當數量的小型企業和作坊來製造傳統風格的、優質高檔的傢具;③由於世界范圍內的木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刨花板和中密度纖維板等類的人造板,將在傢具生產中進一步擴大應用;④傢具工業的生產技術和市場貿易將會越來越趨向國際化。
Ⅶ 現代工廠批量生產三碰尖傢具都是怎麼製作的
現在工廠生產傢具都是用機械批量製作的。
Ⅷ 彎曲木傢具是怎麼做成的可以自己在家做嗎
彎曲木傢具利用木材的外性的彈性原理,使它經過蒸汽處理後,易版於彎曲成某種形權狀。這種傢具對技術的要求很高,當然設備也非常昂貴,自己在家做,困難很大啊!如果樓主在土豪的話就另說了。如果買現成的,建議去實體店看看,到紅星、居然之家賣場,曲美等品牌還是不錯的,多比較一下。
Ⅸ 實木傢具的製作過程是怎麼樣的詳細解答
1、產品生產總步驟;備料生加工成型油漆總裝
備料:從原木變成板材等。包括對木材的蒸煮殺菌等定型處理,再乾燥到8%~12%左右的含水量水率後出爐即可使用。
生加工:形成產品木胚工件;包括:斷料、開料、平刨、壓刨等加工工序。
成型:加工製造成符合各種設計形狀的部件。
2、實木傢具生產流程:
斷料開料(直料、彎料)平刨壓刨出齒、接齒
機械加工安裝二次烘乾油漆包裝入庫
機械加工:包含了鑼機、出榫、打孔、機磨等加工工序。
3、板式傢具生產流程介紹:
開料冷壓精鋸封邊排孔釘裝試裝油漆包裝入庫
4、實木傢具油漆工藝流程:
A、田園雅築(19系列)油漆工藝:
白坯含平台噴第一次底油(待干2小時)打第一次油磨
手工擦色(三次)噴第二次底油(待干3小時)
打色油磨面油(待干3.5小時)包裝
B、雅茗(16系列)油漆工藝:
白坯含平台噴第一次底油(待干3小時)手工擦色打底色磨含平台噴第二次底油(待干3小時)打油磨
修色(待干3小時)色油磨面油(待干3.5小時)包裝
5、油漆塗飾:
目前在傢具上使用的油漆分為五大類:水溶性油漆、硝基漆(NC)、光敏油漆(UV)不飽和聚脂漆(PU)、飽和聚脂漆(PE)。
1、水溶性油漆:目前公認最環保的塗料,因為它使用「水」作為稀釋劑,揮發物無毒無味,在歐洲廣泛使用,但國內暫時得不到有效推廣——價格過於昂貴(目前國內價格為150~180元/公斤)。但這是傢具界的發展方向。加工方式可用噴塗或刷塗。
2、硝基漆(NC):是一種由天然原材料(生漆)加工製成,稀釋劑是松節水。中國人很早的時候已經開始使用這種塗料。其優點在於環保、易加工、能充分保持木質的天然纖維的立體感。缺點在於含油份較少,加工過程需要反復施工。該種油漆多用於紅木傢具以及出口美國、日本等國產品。加工方式可用噴塗或刷塗。
3、不飽和聚氨脂漆(PU):目前國內傢具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塗料。稀釋添加劑為天那水(香蕉水),天那水其中含有苯(強揮發性,有毒),通常在24小時完全揮發完畢。因此,可以形容該油漆是一種「加工過程不環保(因為有苯的揮發),成品環保(沉積油份不含苯)」的塗料。加工方式可用噴塗、刷塗、淋塗。
Ⅹ 如何製作簡易傢具
油漆產品流程(不是油漆產品就在次基礎上減去相應的步驟)接訂單(或新產品開發)——出打回樣三視圖—— 車間打答樣——樣品評審——按樣繪制施工圖——物控備料——圖紙下發車間——開料組開毛料——熱壓組壓木皮——開料組開精料(精裁)——實木封邊——木工成型——封邊組木皮封邊——毛胚試裝——產品評審——送油漆——第一次打磨——底漆——第二此打磨(精打磨)——面油——烘乾——送裝配——成品試裝——包裝——待發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