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企業家應該具備怎樣的品質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中國專家提出的企業家標准企業家在當今時代除了應當掌握企業運營和管理的基本知識和經驗外,還需具備以下多項能力:
1 對於新知識新思想有超強的學習能力;
2 把握大勢適度超前的戰略決策能力;
3 探索新事物的膽識和創新能力;
4 恰當的策略選擇及高效的實施推進能力;
5 深諳中國國情,充分利用及整合資源的能力;
6 敏銳的市場感覺和開拓及引導市場的能力;
7 認准目標一步一個台階不斷超越自我的能力;除了哈佛商學院的標准,其他一些機構也發布了自己的標准,我們多了解這些能力和標准,對自己還是很有幫助的。
美國總經理協會的標准美國總經理協會認為,一流的總經理應該具備以下基本素質:
1.堪為全體職工的模範,孚眾望,能合群。
2.品德高尚,工作勤奮,基本功過硬。
3.頭腦靈活,對時代有預見性的洞察力。
4.有人情味,總能考慮別人的痛處,在部下、同事、上司、關系單位以及在主顧之間經常創造一種令人滿意的氣氛。
5.僅僅把經營管理階層的意圖向下傳達是不夠的,必須具有堅定的信念和勇氣,把全體職工真正的聲音帶到最高決策層,並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
6.自覺認清企業對社會應負的道義責任和其他責任,並在行動中恪守無誤,嚴守信譽,在任何情況下不為浮利輕舉妄動。
7.經營企業的思想基礎必須是:把企業的收益與職工的生活福利聯系在一起,使企業與全體職工形成一個不可分離的整體。
8.果斷的判斷,勇敢的實踐和堅忍的毅力。
9.有旺盛的進取精神,有獨創精神和創新能力。
10.遇到困難不畏縮,不是考慮:「為什麼」,而是研究「怎樣才能完成」。
11.對上級不阿諛奉承,不光做面子上的事情 。
12.不文過飾非。
13.不先私後公,必須率先棄私。
14.排斥別人,踩著別人的肩膀,用虛偽的手段花言巧語往上爬的人,是不符合條件的。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莫斯頓教授提出,卓越的總經理有下列10條特徵:
1.合作精神。願與他人一起工作,能贏得人們的合作,對職工不是壓服、而是說服。
2.決策才能。依據事實而非依據主觀想像進行決策,具有高瞻遠矚的能力。
3.組織能力。能發揮部屬的才能,善於組織人力、物力、財力。
4.精於授權。能大權獨攬,小權分散;能抓住大事,而把小事分給部屬。
5.勇於負責。對上級、下級、產品用戶及整個社會抱有高度責任心。
6.善於應變。權宜通達,機動靈活,不抱殘守缺,不墨守成規。
7.敢於求新。對新事物、新環境、新觀念有敏銳的感受能力。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8.敢擔風險。對企業發展中不景氣的風險敢於承擔,有創造企業新局面的雄心和信心。
9.尊重他人。重視採納他人意見,不武斷狂妄。
10.品德超人。
美國東部總經理俱樂部的標准
1.思維決策能力,即能在幾個方案中選擇一個較佳的方案。
2.規劃能力,即對事務進行計劃、制定實施步驟的能力,以及調查研究能力與組織能力。
3.判斷能力,即對事物的是非曲直進行判斷的能力。
4.創新能力,工作中不斷提出新的想法、措施和工作方法。
5.洞察能力,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預見事物的發展和變化。
6.勸說能力,對其他領導成員、過下級能進行說服,使他們同心協力進行工作。
7.對人理解能力,即能掌握每一類型人的性格、特點的能力。
8.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能善於發現問題。
9.培養下級能力,了解下級的需要,對下級善於進行教育,以提高他們的素質和工作效率。
10.調動積極性的能力,能採用巧妙的方法使下級人員積極、主動的工作。
『貳』 要成為一個企業家需要具備什麼品質
「企業家」這一概念由法國經濟學家讓-巴蒂斯特在1800年首次提出,即:企業家使經濟資源的效率由低轉高;「企業家精神」則是企業家特殊技能(包括精神和技巧)的集合。或者說,「企業家精神」指企業家組織建立和經營管理企業的綜合才能的表述方式,它是一種重要而特殊的無形生產要素。例如,偉大的企業家、索尼公司創始人盛田昭夫和井深大,他們創造的最偉大的「產品」不是收錄機,也不是柵條彩色顯像管,而是索尼公司和它所代表的一切;沃爾特?迪斯尼最偉大的創造不是《木偶奇遇記》,也不是《白雪公主》,甚至不是迪斯尼樂園,而是沃爾特?迪斯尼公司及其使觀眾快樂的超凡能力;薩姆?沃爾頓最偉大的創造不是「持之以恆的天天平價」而是沃爾瑪公司——一個能夠以最出色的方式把零售要領變成行動的組織。
企業家的「特質」歸結為「五有品質」,即「有眼光、有能力、有魄力、有激情、有自信」。
所謂有眼光,是指善於發現人所不能發現的市場機會,眼高一籌,鞭先一著。所謂有能力,是指能夠號召、帶領大家去打拚,以群體之力成大志。所謂有魄力,是指敢冒風險,敢背水一戰,走常人所不敢走之路。所謂有激情,是指對所從事的事業有著強烈的激情和熱愛,就好比是戀愛或對兒女的感情。所謂有自信,是指無論何種情況,總是堅信自己能夠成功,百折不撓。
這「五有品質」大概能比較全面、完整地概括企業家的品性。而只有同時具備這「五有品質」的人才有可能成為上乘的企業家,一般人除非與人聯合,組成聯體企業家,否則實難成事。
『叄』 一名成功的企業傢具備哪些素質和文化知識
1.獨特的眼光,叛逆的思維模式,善於發現生活的問題與不尋常.
2.善於協調人際關系,能夠和專眾人打成一片.
3.終生學習的屬能力,不斷學習新的知識,認識新的事物.
4.領導力,帶領團隊共同走向進步的能務.
5.決策力,在眾人都拿不定主意時,或意見過多時,能夠當機立斷做出決策,並說服眾人做出行動.
6.銷售能力,不但能將自己推銷出去,還能將自己的想法推銷出去.
以上是基本所應該具備的,如果想使企業步上優秀的行業,需要具有:
IQ(情商):控制自已的情緒,不會被暫時的情緒而影響判斷力.
AQ(逆商):在逆境中仍然能樂觀的站起來,發現困境背後的機會,在困難進能夠鼓舞土氣,在順境時,能夠勉勵同仁,再接再厲.
授權能力:能夠信任部屬,幫助部屬在工作中不斷進步,放寬許可權使其能表現自已.
如果想使企業從優秀步入卓越,需要具有:
用人能力:能夠慧眼識珠,認識人才,珍惜人才,大膽啟用人才.
個人魅力:自已的一言一行都被公司當做典範,影響到其它人.
對社會的責任感:能夠將自已的行動負出到社會,幫助更多的人.
『肆』 一個企業家需要學習哪些方面的知識
一、慾望:「欲」實際上就是一種生活目標,一種人生理想。創者的慾望而同普通人的慾望不同之處在於,他們的慾望往往超出他們的現實,往往需要打破他們現在的立足點,打破眼前的樊籠,才能夠實現。所以,創業的慾望往往伴隨著行動力和犧牲精神。這不是普通人能夠做到的。
二、忍耐:成語里有一句話「艱難困苦,玉汝一成。」不有一句話「篳路藍縷」,意思都是說創業不易。不易在那裡呢?首先是要忍受肉體上和精神上的折磨。肉體上的折磨還好辦一些,挺一挺就過去了,精神上的折磨才是致命的,如果有心自己創業,一定要先在心裡問一問自己,面對著從肉體到精神上的全面折磨,應當有那樣一種寵辱不驚的「定力」與「精神力」。,
三、眼界:人們都有喜歡誇耀自己見識多廣,對於創業者來說,就不是誇耀,是真正見識多廣。廣搏的見識,開闊的眼界,可以很有效地拉近自己與成功的距離,使創業活動少走彎路。
四、明勢:明勢的意思分兩層,作為一個創業者,一要明勢,二要明事。我們先來說明勢。勢就是趨向,做過期貨的人都知道,要想賺錢關鍵是要做對方向,這個方向就是勢。比方說,大勢向空,你偏做多,或者大勢利多,你偏做空,你不賠錢誰賠錢!反過來說,你就是不想賺錢也難。勢分大勢,中勢,小勢。創業的人一定要跟對形勢,要研究政策,這就是大勢。中勢指的就是市場機會,市場上現在時興什麼,流行什麼,人們現在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可能就表明了你創業的方向中。小勢就是個人能力、性格、特長。創業者在選擇創業項目時,一定要找那些適合自己能力,切合自己興趣,可以發揮自己特長的項目,這樣才有利於你做持久性的全身心投入。創業是一項折磨人的活動,創業者要有受罪的心理准備。明勢的另一層含義,就是明事。一個創業者要懂得人情事理。老話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創業的首要目的就是為了合理合法的賺錢,不是為了改造社會。創業者一定要明勢,不但要明政事,商事,還要明世事、人事,這應該是一個創業者的基本素質。
『伍』 作為企業家,應具備的是什麼
創新是企業家的標志
筆者發現, entrepreneur與它在英文中的派生詞entrepriser 的真正含義都是「創業家」, 即一項「事業」(business) 的創立者; 此外, 「創業」與「企業家精神」在英語中都是一個詞entrepreneurship ; 並且, 英語中的「企業」(enterprise) 本身又有「創業」、「冒險精神」、「膽量」的含義, 從西語詞源的角度講, 它也來源於entrepreneur 。因此我們可以說, 「企業家」一詞就是指創業者, 就是企業的人格化身。這從「企業家」一詞的由來和經濟學家們對企業家的論述中也可以明白。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斯提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 在其經典著作《經濟學》中說, 企業家就是「對創辦新企業負責的人, 他們把新產品引入市場, 發展新的生產工藝」。企業家的主要特徵是創新, 而創新的主要標志就是創業。企業家主要是創業者而非守業者。
根據經濟學家們的論述, 結合現實的狀況, 特別是國外對「企業家」這個詞的使用情況, 筆者認為, 一個人要被稱為企業家, 必須滿足以下三個充分必要條件: (1) 他是利用自己或他人的資本創辦企業的人;(2) 他是掌握企業控制權並經營企業的人, 能夠對決策的全部風險與後果承擔最終責任;(3) 他是能夠發現和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實現企業創新與發展並取得成績的人。
要稱呼一個滿足第2 個條件而不能滿足第1 個條件的經理人為企業家, 就必須提高第3 個條件的標准, 也就是說, 他必須用更大的創新成就來抵消他不是企業創始者的缺陷。
即使我們對企業家的稱號作了限定, 它仍是一個邊界模糊的概念。由於企業家不能用一種具體的數量化的指標(如學歷、財產、資歷、業績) 來准確衡量, 所以不存在什麼「企業家市場」。企業家是買不到的, 不是通過市場選擇的。市場無法甄別企業家, 企業家的出現是一個自我選擇的結果, 即通過創辦自己的企業而不是管理別人的企業而成為企業家的。
要成為企業家, 僅僅是創辦企業還不夠, 一個人開了一家餐館, 或者服裝店、洗衣店, 或者一家五金加工廠、一家麵包坊, 他當然冒了一點風險, 即使他還經營得不錯, 也不能算是企業家, 因為他要麼沒有創新, 與其他的同類商店(企業) 相比, 從產品(服務) 到經營手法都沒有區別; 要麼有創新, 但並未取得成效或將企業發展到能夠對行業和
社會產生影響的一定規模。但同樣在餐飲業, 麥當勞的雷蒙德?克羅克卻是傑出的企業家, 他讓漢堡包這一在西方比較普通的產品通過連鎖的方式進行標准化生產, 大大提高了資源的產出, 增加了新的消費需求, 影響了人們的生活。
日本學者上野明認為, 企業家的創新體現在四個方面: (1) 標志攻勢經營的先行投資; (2) 企業成長關鍵時期的決斷; (3) 不滿足現狀的不斷進取精神; (4) 促進公司內部的競爭。美國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 Peter F. Drucker) 在他的管理學名著《管理: 任務、責任、實踐》中則將創新定義為「一項賦予人力和物質資源以更強創造財富的能力的任務」。綜合一些有影響的論述, 結合工業時代和新經濟的特徵, 筆者認為, 企業家的創新包括四個內容: (1) 產品創新: 生產新產品、提供新服務, 或者賦予產品(服務) 新的特性; (2) 技術創新: 使用一種新的生產方式或生產流程;(3) 市場創新: 不斷開辟新的市場和發展新的消費對象, 以及獲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供應來源;(4) 制度創新: 通過更新組織觀念來轉變企業, 實現管理革命。
『陸』 作為企業家應具備哪些基本素質
各方面的素養,廣博的知識,眼界,見識,政治文化經濟藝術知識的吸收理解,轉化為自己的理解,學以致用。人格魅力的培養,人脈的拓展,同學戰友老鄉的交流交往。創新變革能力,追求不拘一格,與眾不同,就是要有企業特色;戰略決策方向正確,考慮國家政策法規,社會環境,大眾心理。對社會的各個階層要充分了解理解,三教九流都要了解,了解他們的心理,生活環境。結識真正優秀的人,真正可以和你肩並肩站在一起的人,和比你更優秀的人做朋友,因為他們會讓你變得更強。
企業內部的管理,技術開發,人才的重視培養和吸引。
企業領導者的領袖精神,引領整個企業的每一個部門和員工朝著一個共同目標前行,激勵員工工作,約束員工的行為,使大家團結一致,形成企業獨特的精神面貌。
提出一個與眾不同的企業文化口號,樹立企業在社會各界的良好形象,使企業精神更好的激發每一位員工的工作熱情,加深大眾對企業產品內涵的認識,加深印象,促進購買。
人才的管理和引進,使真正有能力,有才華的工作人員充分發揮自己的天賦和才能,在他們為企業創造價值的同時回饋給他們應得的回報。
營銷手段的拓展,明星效應,視頻軟體廣告投入,形象代言要目光敏銳同時下夠本,與電視台的合作共贏,公共廣告牌廣告位的大范圍購買使用。對於重要產品的銷售推廣要想出一切合適可行的方法去擴大銷售渠道。
技術的開發要堅持創新精神,重視科技的力量,產品設計,藝術審美要符合當今社會的流行趨向。
敏銳的眼光,野心和想要超越一切的好勝心,戰略決策的准確和果決,抓住機會,不能猶豫不絕。對未來商圈發展敏銳的嗅覺。要有全面可持續發展的長遠眼光,看到過去,現在,將來,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和趨勢。
企業家要擁有對自己道德方面的高標准嚴要求,樹立企業和個人良好的形象,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這樣才能使員工受到更好的影響和引領。人格魅力是使員工信任領導者的必要前提。
自信,相信自己可以成為一個真正的領導者,即使現在還有很遠的道路要走。
努力勤奮謙遜,努力學習一切相關知識,豐富精神世界,充分武裝自己的大腦。
強健體質,鍛煉心志,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和精神面貌,使內心更加堅韌。
以謙虛的姿態面對所有未知已知,認識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看到世界上還有其他更優秀更先進更有價值的企業文化觀念理念,技術科技。
了解全世界所有優秀的企業,探尋他們取得成功的規律和條件,總結他們某些失敗的原因。
自強自立,利用一切條件使自己變得強大,獨立面對所有自己能解決的問題,不能解決的問題要迅速解決,不管是尋求幫助還是指導。但是終有一天要獨立解決所有難題。
產品的設計生產要精益求精,努力做到極致,要推陳出新,努力創新,推出真正能給顧客帶來舒適合適優質的產品。
熟悉產品從設計生產到成品推廣銷售整個流程各個環節的一系列工作方面的細節。
產品的設計要注重線條的流暢,顏色的搭配,整體的風格,適合的人群,採納當時的流行趨勢,大眾審美。圖紙的描繪要精確。
要有統籌全局的大局觀,讓企業里所有員工各司其職。
看到整體和局部之間的關系,學習哲學知識,看兵法策略,充分理解,把這些道理策略真正變成自己的骨和血。
唯一解決不自信的方法就是珍惜時間學習一切有用的知識,提升自己的能力,就是學習有關以上這些。
創業,守業難,新的時期新的管理策略,改革變革創新,制度,企業新的核心內涵,企業文化精神,觀察學習思考,領導者核心首腦地位,眼光敏銳,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高處不勝寒,承受孤獨,累而充實。
任何時候都不要驕傲自滿,也不要不夠自信,保持謙虛的態度,保持對所有知識的求知慾,保持對所有美好事物的熱愛,保持對所有對你好的人的感恩。
『柒』 想成為企業家需要具備哪些知識和素質
以下就是一個有夢想的年輕人給我的留言以及我的回答。Q: 想成為大公司的領導,並不等同於大學應該學技術或不應該學技術。我們可以看到:在業界有很多做技術出身的人最終都成為了非常優秀的領導,例如Bill Gates、Eric Schmidt;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不是學技術的人最終也成為了很好的領導,例如Lou Gerstner、Steve Ballmer。所以,我建議你還是應該聽從於自己的興趣,而不必去讀你完全不感興趣的學科。Bill Gates對技術最有興趣,因此在擔任了二十多年首席執行官之後,最後還是寧願回去做技術。 1、出國讀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開拓你的視野,因此這個想法很值得考慮;但同時也必須考慮其他因素,例如很難拿到MBA獎學金等等問題。 2、除了"成為企業家",我建議你還得選擇一個專業。大學可以主修你最感興趣的科目。 3、如果你暫時對學哪個專業還不確定,那麼你可以多嘗試不同專業、修不同專業的課程,直到找到興趣所在。 4、除了專業的"hard skills",我認為所謂的"soft skills"更加重要。Soft skills 就是我的信中談到的人品、溝通、主動、EQ等等品質。當你的hard skills過時了、你的興趣改變了、甚至你的人生目標都變了,你的soft skill將是唯一能讓你從一個企業帶到另一個企業的個人財產。 5、挑選幾個課外活動,從中培養你的soft skills。 6、暑期可以去傑出的企業打工,當然,必須選擇能夠學習到知識的打工,而不是去麥當勞等支付勞力的地方。打工實際學到的知識可能遠遠超過大學課程知識。每年可以去不同的公司,以便親身接觸到不同的優秀企業文化。 7、畢業後,不要急於創業。考慮加入傑出的企業。盡量挑選那些給予專業的員工培訓的公司,追隨一個肯教你很多東西的老闆。 8、如果要創業,你必須有坦然接受失敗和從中學習到智慧的廣闊胸襟。 9、卓越的企業家必須有值得信賴的人品、值得跟隨的領導力、以及以服務為宗旨的心態。企業家的工作就是服務:為客戶服務,為股東服務,為員工服務。 最後,我不贊成你現在就去創業。要做企業家,並不表示一定要去開一個高科技公司。很多企業家--例如 Carly Fiorina、Lou Gerstner等等,他們都是在大公司里從底層做起的。你的經驗目前尚淺,自己去開公司的成功率必然很小。同時,從你的字里行間,我可以看出你不願冒太大的風險,所以我建議你在大公司學習是最合理的積累經驗的方式。建議你找一家願意給員工提供專業培訓的大公司,這樣也能讓你做很多不同類型的工作、換許多不同的部門(據我所知,很多公司允許員工1-2年在內部更換一次部門)。這樣,一方面你可以找到你的激情,另一方面你也可以相對全面地培養自己成為企業家所需的各種素質。
『捌』 企業家應該具備哪些知識
企業家應該具備的十大素質
一、慾望:「欲」實際上就是一種生活目標,一種人生理想。創者的慾望而同普通人的慾望不同之處在於,他們的慾望往往超出他們的現實,往往需要打破他們現在的立足點,打破眼前的樊籠,才能夠實現。所以,創業的慾望往往伴隨著行動力和犧牲精神。這不是普通人能夠做到的。
二、忍耐:成語里有一句話「艱難困苦,玉汝一成。」不有一句話「篳路藍縷」,意思都是說創業不易。不易在那裡呢?首先是要忍受肉體上和精神上的折磨。肉體上的折磨還好辦一些,挺一挺就過去了,精神上的折磨才是致命的,如果有心自己創業,一定要先在心裡問一問自己,面對著從肉體到精神上的全面折磨,應當有那樣一種寵辱不驚的「定力」與「精神力」。,
三、眼界:人們都有喜歡誇耀自己見識多廣,對於創業者來說,就不是誇耀,是真正見識多廣。廣搏的見識,開闊的眼界,可以很有效地拉近自己與成功的距離,使創業活動少走彎路。
四、明勢:明勢的意思分兩層,作為一個創業者,一要明勢,二要明事。我們先來說明勢。勢就是趨向,做過期貨的人都知道,要想賺錢關鍵是要做對方向,這個方向就是勢。比方說,大勢向空,你偏做多,或者大勢利多,你偏做空,你不賠錢誰賠錢!反過來說,你就是不想賺錢也難。勢分大勢,中勢,小勢。創業的人一定要跟對形勢,要研究政策,這就是大勢。中勢指的就是市場機會,市場上現在時興什麼,流行什麼,人們現在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可能就表明了你創業的方向中。小勢就是個人能力、性格、特長。創業者在選擇創業項目時,一定要找那些適合自己能力,切合自己興趣,可以發揮自己特長的項目,這樣才有利於你做持久性的全身心投入。創業是一項折磨人的活動,創業者要有受罪的心理准備。明勢的另一層含義,就是明事。一個創業者要懂得人情事理。老話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創業的首要目的就是為了合理合法的賺錢,不是為了改造社會。創業者一定要明勢,不但要明政事,商事,還要明世事、人事,這應該是一個創業者的基本素質。
五、敏感:創業者的敏感,是對外界變化的敏感,尤其是對商業機會的快速反應。
六、人脈:人脈是指創業者構建其人際網路或社會網路的能力。一個創業者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建立自己最廣泛的確良人絡網,那他的創業一定是非常的困難,即使其初期能夠依靠領先技術或者自身素質,比如吃苦耐勞或精打細算獲得某種程度上的成功,但他以後的事業一定做不大。創業者人際資源,按其重要性來看,第一是同學資源,與同學相似的是戰友;可以與同學和戰友相提並論的是同鄉。第二是職業資源。對創業者來說,效用最明顯首推職業資源。所謂職業資源,即是創業者在創業之前,為他人工作時所建立的各種資源,主要包括項目資源和人際資源。第三是朋友資源。一個創業者,三教九流的朋友都要交,談得來,交得上,就好象十八般兵刃,到時候就說不定用上了那般,朋友尤如資本金,對創者來說多多益善。
七、謀略:創業是一個斗體力的活動,更是一個斗心力的活動。創業者的智謀,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其創業成敗。尤其是在目前產品日益同質化,主市場有限,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創業者不但要能夠守正,更要有能力出奇。謀略或者說智慧,時時貫穿於創業者的每一個行動中。謀略,說白了就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處理問題的方法。
八、膽量:創業需要膽量,需要冒險。冒險精神是創業家精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創業畢竟不是賭博,創業家的冒險,迥異於冒進。
九、與他人分享的願望:作為創業者,一定要懂得與他人分享。一個不懂得與他人分享的創業者,不可能將事情做大。對一個公司而言,分享首先是內部分享,具體到公司員工身上,就是需要老闆與員工共同分享。當老闆捨得會出,捨得與員工分享,員工的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都從老闆這里得到了滿足。員工出於感激,同時也害怕失去眼前所獲得的一切,就會產生「自我實現的需要」通過自我實現,為老闆做更多的事,賺更多的錢,做更在的貢獻,回報老闆。這樣就構成了一個企業的正向循環,良性循環。分享不僅僅限於企業或團隊內部,對創業者來說,對外部的分享有時候同樣重要。對 一個公司的經營者而言,不管在什麼時候,對他的生意夥伴都是一句話:有錢大家賺。分享不是慷慨,對創業者來說,分享是明智。
十、自我反省的能力:反省其實是一種學習的能力。創業既然是一個不斷摸索的過程,創業者就難免在此過程中不斷地犯錯誤。反省,正是認識錯誤,改正錯誤的前堤。對創業者來說,反省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有沒有自我反省的能力,具備不具備反省的精神,決定了創業者能不能認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能不能改正所犯的錯誤,是否能夠斷地學到新東西。
『玖』 成功企業家應具備哪些要素
中國專家提出的企業家標准企業家在當今時代除了應當掌握企業運營和管理的基本知識和經驗外,還需具備以下多項能力:
1 對於新知識新思想有超強的學習能力;
2 把握大勢適度超前的戰略決策能力;
3 探索新事物的膽識和創新能力;
4 恰當的策略選擇及高效的實施推進能力;
5 深諳中國國情,充分利用及整合資源的能力;
6 敏銳的市場感覺和開拓及引導市場的能力;
7 認准目標一步一個台階不斷超越自我的能力;除了哈佛商學院的標准,其他一些機構也發布了自己的標准,我們多了解這些能力和標准,對自己還是很有幫助的。
美國總經理協會的標准美國總經理協會認為,一流的總經理應該具備以下基本素質:
1.堪為全體職工的模範,孚眾望,能合群。
2.品德高尚,工作勤奮,基本功過硬。
3.頭腦靈活,對時代有預見性的洞察力。
4.有人情味,總能考慮別人的痛處,在部下、同事、上司、關系單位以及在主顧之間經常創造一種令人滿意的氣氛。
5.僅僅把經營管理階層的意圖向下傳達是不夠的,必須具有堅定的信念和勇氣,把全體職工真正的聲音帶到最高決策層,並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
6.自覺認清企業對社會應負的道義責任和其他責任,並在行動中恪守無誤,嚴守信譽,在任何情況下不為浮利輕舉妄動。
7.經營企業的思想基礎必須是:把企業的收益與職工的生活福利聯系在一起,使企業與全體職工形成一個不可分離的整體。
8.果斷的判斷,勇敢的實踐和堅忍的毅力。
9.有旺盛的進取精神,有獨創精神和創新能力。
10.遇到困難不畏縮,不是考慮:「為什麼」,而是研究「怎樣才能完成」。
11.對上級不阿諛奉承,不光做面子上的事情 。
12.不文過飾非。
13.不先私後公,必須率先棄私。
14.排斥別人,踩著別人的肩膀,用虛偽的手段花言巧語往上爬的人,是不符合條件的。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莫斯頓教授提出,卓越的總經理有下列10條特徵:
1.合作精神。願與他人一起工作,能贏得人們的合作,對職工不是壓服、而是說服。
2.決策才能。依據事實而非依據主觀想像進行決策,具有高瞻遠矚的能力。
3.組織能力。能發揮部屬的才能,善於組織人力、物力、財力。
4.精於授權。能大權獨攬,小權分散;能抓住大事,而把小事分給部屬。
5.勇於負責。對上級、下級、產品用戶及整個社會抱有高度責任心。
6.善於應變。權宜通達,機動靈活,不抱殘守缺,不墨守成規。
7.敢於求新。對新事物、新環境、新觀念有敏銳的感受能力。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8.敢擔風險。對企業發展中不景氣的風險敢於承擔,有創造企業新局面的雄心和信心。
9.尊重他人。重視採納他人意見,不武斷狂妄。
10.品德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