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裝修的時候,有哪些地方需要做防水
裝修過程中,衛生間作為隱蔽工程,特殊性與復雜性,由於用水量多,每天處於潮濕狀態,防水該怎樣做才規范,很多裝修業主不是很清楚,家裝防水效果不理想,出現質量問題,是沒有辦法維修的,裝修做防水質量非常關鍵。
衛生間裝修,選擇防水塗料很重要,牆面不平做不了防水,即使做防水效果也不理想,用不了多久,就會出現質量問題。毛坯房只是抹平水泥砂漿層,牆面粗糙,而且還會有細小的裂紋,只有找平牆面之後,才可以做防水。地面找平砂漿是混合乾粉材料,使用前打開包裝,加入適量的水,攪拌均勻就可以找平牆面了。
廚房的用水區域,就是咱們的洗菜盆。一般來說不會有水濺的到處都是,但是最近經常發生廚房下水管道上冒以及家裡忘記光關水龍頭的情況,導致廚房跑水,然後都漏到流到樓下去了,把樓下給泡了,造成人家的損失,還得給人家賠償。
所以個人的觀點是認為廚房是有必要做防水的。可能有的朋友會說了,廚房沒有地漏,你做防水有什麼用呢?其實我覺得如果你要把廚房的防水做好了,即使出現家裡跑水冒水,只是會在我們的廚房地面上存著兒,不會順著樓板流到樓下。這樣所造成的損失,就只是我們自己家裡的,就不會牽扯到樓下向你索賠,我覺得從這點來講,廚房還是有必要做防水的。
B. 家裡裝修,哪些地方需要做防水怎麼做
衛生間,廚房,這兩個地方是必須要做防水的;如果洗衣機不在廚房,那麼放洗衣機的地方也回要做防水;
衛生間答的防水,用防水塗料塗刷整體衛生間地面,立牆防水做到1.5~1.8M高就行,做好防水層後,需要做避水實驗,確保不滲水不漏水;其中,衛生間的水管根部、地漏周邊防水塗料要多塗刷幾次;衛生間的瓷磚最好也要用防水的,市場上有不防水的瓷磚,盡量不要用;
廚房的地面也要用防水塗料做防水處理,尤其是水管根部和地漏四周;
C. 裝修過程中哪些地方需要做防水
家裝防水是裝修中重中之重的一項,但是對於很多第一次裝修的業主來說,真的是無從下手,具體家裝過程中哪些地方需要做防水呢?
第一、重鋪地磚的地面
廚房衛生間地面重新裝修時,防水層最容易被破壞。專修時要盡量保護好原有的防水層,一旦破壞就要及時修補,重新做防水層。
更換地磚時,將原來的地磚早去後,應先用水泥砂漿抹平,用防水塗料用毛刷、刮板或滾筒將漿料均勻塗於潮濕的基面上,防止漏塗和砂眼,待第一層干透後再塗第二層。注意施工過程中對漿料保持間斷性攪拌,防止沉澱,已拌好的漿料應在20-40分鍾內用完。
第二、與洗浴設備臨近的牆面
洗臉盆,水槽使用時水會濺到臨近的牆上,如果沒有防水的保護,牆壁容易潮濕發生霉變。因此在鋪前面瓷磚之前,一定要做好牆面的防水處理。
非沉重的輕質牆體,至少要做到1.8米高,最好整面牆都做防水。與淋浴位置臨近的牆面防水也要做到1.8米高,與浴缸相鄰的牆面防水塗料的高度也應高於浴缸的上沿。
第三、牆面與地面、上下水管與地面的接縫處
滲漏多發生在穿過樓層的管根、地漏、衛生潔具及陰陽角等部位。原因是管根、地漏等部位松動、粘結不牢、塗刷不嚴密或防水層局部損壞、部件搭建長度不夠所造成。這些邊邊角角是最容易出現滲漏的地方。
要注意薄弱部位細部節點的施工,防水塗料一定要塗抹到位。管道、地漏等穿越樓板時,其空洞周邊的防水層必須認真施工。上下水管一律要做好水泥護根,從地面起向上刷10~20厘米的防水塗料,然後在地面在做防水層,組成復合型防水層,以增強防水性能。
第四、內埋水管的牆壁
在牆壁內埋水管,應做大於管經的凹槽,槽內抹灰圓滑,然後在凹槽內刷防水塗料,進行防水處理。
第五、排污口和地漏
廚衛的地面必須坡向地漏口,以使排水流暢,不積水。衛浴間防水材料尤其重要,裝修時應盡量避免改動原來的排水和污水管及地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