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家电问答 > 为什么家电成本利润不高

为什么家电成本利润不高

发布时间:2021-02-02 01:30:47

家电行业的行情怎么样利润怎么样

您好!近年来,我国家电行业的发展可谓悲喜交加,身在其中的企业既经历了成长初期快速发展的快感,也面临着供大于求矛盾下的市场恶战利润不断下滑伤痛。无论是海尔、TCL等已初步实施全球化的国内家电巨头,还是长虹、科龙遭遇发展挫折的探路者,或是美的、格兰仕、志高为代表的一批新势力,或者数不胜数的不知名中小企业。他们都在问自己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才是家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目前国内诸多的家电企业而言,又应该通过什么方式使他们摆脱长期以来低效率、低水平的竞争?除了建立核心技术创新体系,难道我国家电企业就没有别的方法了?外资企业的那套模式和经验是否适合我们?短期内我们又应该如何避免立于不败之地?这些问题构成了我国家电企业多年来在发展中不断要面临的一道道坎。.家电企业有喜有忧.近年来,在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大潮中,家电行业的发展与增长也随之水涨船高:一方面行业整体竞争力不断提升。产能呈现大规模化发展,上千万套的生产基地层出不穷;产业链不断完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三大产业基地不断发力,武汉、芜湖等新兴产业基地正在崛起;企业竞争日趋成熟,价格恶战趋缓,品牌、服务、产品、技术等诸多因素轮番上阵,短期内中国迅速成长为全球家电业的制造中心。另一方面,国内涌现出来了一大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家电巨头,包括海尔、TCL、海信、格力、春兰等企业除了在国内市场树立了较强有力的竞争优势,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分别在欧美等地开拓销售网络,并建立生产制造工厂,实现了“走出去”发展。.就在我们为国内家电企业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内获得了迅猛发展而欣喜的同时,一些存在于行业内部的问题开始频频出现:盲目扩张规模化,圈地建厂造成产能过剩,一些家电领域的产能足以支撑全球的需求量,但市场范围却囤于国内,最突出的就是空调和彩电;产能过剩后造成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价格战火持续不断,企业利润持续走低、企业竞争力薄弱。通过近年来部分上市家电企业的年报,我们清晰地看到企业利润呈持续下滑的趋势,这种走势令人吃惊;市场环境不成熟,相关的法规和准则的缺失,企业的市场竞争行为得不到正确引导和有力约束,发展一度步入死胡同。.此时,人们找到病根并开出了药方:企业核心竞争力缺乏,要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特别是一些家电企业要迅速掌握并拥有产品的技术创新能力,引领国内以至全球家电产品的发展方向。.但问题随后出现。我国家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又应该如何在短期内迅速实现对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突围?笔者认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一方面,国内家电企业面临着来自全球市场一体化下的国际家电企业的挑战和压力。国际巨头们在资本运作、内部管理、产品工艺、技术创新等多方面拥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他们在进入国内市场后迅速地将这种优势进行辐射和扩张。眼下,以LG、三星、西门子为代表的国外家电企业,纷纷转战中高端市场,尽管只占据了少量的市场份额却获得了高额的利润回报,就是充分看清了国内家电企业在这些方面所存在的劣势和弊端。.另一方面,众多中小企业还要面临国内家电巨头的挤压和重组。随着国内家电市场竞争从快速发展转向稳步增长,整个市场在经历了淘汰和洗牌之后,也呈现出了“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发展格局。在这种背景下,占市场总量80%以上的中小企业今后的发展空间和时间成了一大难题。如何做强做大,获得市场空间。对于技术创新这一需要时间积累和足够资金投入的途径,显然短期内并不适合于许多国内家电企业的发展和成长。.学会寻找比较优势.短期内,国内家电企业加强并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可行性并不大。同时,每个企业都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重重压力,既要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和正常流转,特别是资金流不能出现问题,还要面对着来自战略转型和流程再造过程中的巨大的风险和竞争压力,真是左右为难。.因此,笔者认为,国内家电企业建立核心竞争优势的可能性和空间比较小,但可以在竞争中寻找比较优势,扩大对市场的控制权和话语权。目前,国内家电企业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体现在规模化竞争、价格利器、中低端市场三方面。.一直以来,我国家电企业都将发展的重点投向于产能的扩张,力主做大规模的发展方向。包括TCL、海尔、海信、美的等诸多家电巨头,都建立起了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生产基地。在这种思路指导下,家电企业的产能全面扩张,并快速成为全球家电业制造基地。其实,我们在为企业的产能过剩的问题而担忧之际,还应当看到跨国企业在进入国内市场之后,面临着对国内环境不熟悉、市场操作风险大等问题,不可能在国内市场投入重力进行规模化建设。这一点正好衬托出我国家电企业的规模化竞争优势。国内的企业只要能够引入先进的管理体系和流程,控制好生产环节的成本优势,那么这一点将会为企业的市场竞争赢得先机。

Ⅱ 家电制造业不能盈利的原因

其实也蛮赚钱的

Ⅲ 为什么成本越高利润越低

你这个问题问的太片面了,成本高同时利润低从微观经济学来看上是存在的,但不是绝对的,而且成本高低本身也就是相对的

Ⅳ 家电的利润有多大

我认为家电的利润不会很大,现在品牌很多,竞争很激烈,都在压价呢,不可能利润大

Ⅳ 为什么 国美电器销售额上升 利润下滑

关于黄光裕的创业史有两种说法:第一个版本说的是,1985年,当时只有17岁的汕头少年黄光裕与他的哥哥一道,身揣4000元钱从家乡北上,到内蒙古一带做贸易。一年后,两兄弟一起来京,用3万元的贷款在珠市口一家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的电器店开始经销家用电器,并在1987年1月1日首次打出“国美电器”的招牌。第二个版本称,黄光裕最早在北京珠市口开一家小店,原是卖服装的,干了半年老是亏本,只好改行卖电器。对于这段历史,黄光裕讳莫如深,绝口不提。

无论如何掩饰,总之十多年前的黄光裕还是个普通的生意人,和其他千千万万商人一样,起早贪黑打理着店面,一不留神就把买卖做亏了。

但这个普通人创造的国美却是中国商业界的神话。上世纪80年代末,整个家电市场需求远大于供应,谁掌握了货源,转手就能赚钱。黄光裕敏锐地发现了扩展性最好的家电市场,同时也预见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最终必将转向买方市场的大趋势。

国美扎根于大型的人口消费市场,对消费者的价格倾向有着深刻的认识。国美没有采取一般商家所采用的倒买倒卖抬高售价以图厚利的做法,而是确定了“坚持零售,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这一策略延续至今,成为国美立业之本。

很多人称黄光裕带出的国美是“价格杀手”,黄光裕对此不置可否,“既然竞争在所难免,那么只有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但他并不认为是他压低了生产商的价格。“十几年前听人说外国的电器坏了都不值得去修,因为便宜,我要做的就是让中国老百姓也买到价格很低的电器。”黄光裕说他给中国家电业带来的肯定是正面影响,加速他们进步或者淘汰。“厂家利润少,不是国美造成的,而是企业的竞争力在下降。为什么有核心技术能力、有品牌、有优质服务体系的企业不怕竞争。你不能说,我付出了,我就要有所回报,那就没有能人和平凡人之说了。”黄光裕说他追求的是利润应该越来越合理,让企业通过提高核心能力来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不管商家还是厂家都是这样。

他举例说,现在厂家机构跟商家机构就不是很配套,造成很多资源错位,在总部谈一轮,到几十个分部还要谈,在人力、物力、时间上都是一种浪费,这种浪费必然造成供货价提高,最终要涨在消费者身上。

与2003年的18亿资产相比,2004年黄光裕的财富一下子增加了87亿元,而2003年全年国美的总销售额不过177.9亿元。可以说,黄光裕的财富剧增中,很大功劳要归于股市。因此对于“首富”的称号,黄光裕有自己的想法,他并不反对人们说他是“账面富翁”。他还说过一段颇具意味的话:“确切地说,这105亿元还不能叫作财富,原因是它根本不可能变现。你想,这105亿元一旦兑现,就意味着公司的控制权落在了别人的手上。那时,我是有了财富,但是事业完全没有了。这怎么行呢?”

其实黄光裕很早就筹划让国美上市,国内国外都尝试过,但道路并不顺畅。直到今年,他才利用“左手倒右手”的借壳方式实现了国美电器在香港上市。很多人认为这招实在是高明,不过黄光裕不承认自己是资本运作的高手,甚至坦言这都是专业公司的运作。而他自己对企业上市的意义颇为轻描淡写,“我希望公司上市能对企业竞争力的要求更高,让企业过去的随意性和一些不规范被打破。同时对行业竞争能力的要求也会更高,对经营方式也会有一定影响。”仅此而已。他甚至还感叹,“公司上市了,我的利润都让投资者赚走了!”

另一方面黄光裕吸引国际资本战略投资者依靠的是稳定的现金流和快速增长的中国家电零售业市场霸主地位,他不用脆弱的“券商—银行—信托”金融链条筹集周转现金,因而也不受国内整顿金融秩序的影响。

国美的秘密还在于应收账款和现金流控制。一般地说,大型电器零售企业,有巨大的现金流,零售企业还索要上游电器供应商进场费、返点费、店庆费等等,并普遍压上游电器供应商3个月以上的货款。零售企业有机会通过挪用流动资金,提供供应产业扩大与资本运作所需要的运作资金,甚至成为产业资本。国美扩大规模的思路,与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如出一辙。

黄光裕当然明白其中的诀窍和风险。国美连锁经营,资金来源稳定,成本低廉,没有监管,透支的诱惑力很大。这种资金的放大效果很通俗:零售商人为地扩大进货量,压供应商的货款,再以平于甚至低于进货价的价格进行促销,迅速扩大销售额,再通过集团内部财务调整,使其中一部分店面与子公司销售额和利润长期持续快速扩大,而用另一部分店面与子公司承担这部分亏损。

旧的店面如果通过抵押贷款再获得一部分资金,就可以和企业自身的资金汇集在一起去开设新的店面。只要有新的资金能源源不断地通过市场回流,来偿还拖欠供货商的前期货款,表面繁荣就会一直持续下去。

如火如荼的销售业绩会形成资源集聚效应,迫使上游供应商做更大的折扣让步。国美开辟更多的门店和吸引国际战略投资者投入更多的战略资金,迅速实现行业垄断。这种企业产业自我发展模式,如果能够顺利结合资本市场,资金链似乎永远不会破裂。

这种风险出现是灾难性的。不过,如果企业家能够有效控制企业,并把产业链和资本链间的资金循环链条激活,发生这种极端情况的概率是很小的,雪球将在可控的速度下逐步溶解消化。

营销起家的黄光裕对资本运营也很在行。1988年,黄光裕成立了鹏润投资有限公司,总资产约50亿元。鹏润投资下属企业是国美电器、鹏润地产、鹏泰投资。

鹏润投资以1.35亿港元完成对香港上市公司京华自动化集团有限公司74.5%股份的收购,将鹏润房地产的一部分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并将其更名为中国鹏润集团(鹏润地产)。“鹏润将开发两个大的楼盘,一个100万平方米,一个30万平方米。此外我们还准备了一些中小楼盘”。

黄光裕喜欢“不务正业”。鹏泰投资公司又收购了宁城老窖。“要做白酒是肯定的,但还没定下是不是当作一个主要产业去做。”黄光裕说,“买东西要在价格低的时候,卖东西要在价高的时候,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

按照一般的思路,接下来黄光裕将会从贩卖商品升华到“转卖企业壳”的重要阶段,加速圈地圈钱。国美模式效法德隆系运作,中国鹏润类似德隆三架马车,黄氏兄弟则很可能变身为大陆市场第二个“唐氏兄弟”。

“把国美的门店开到国外,这是我们一直在准备的事情。”黄光裕又恢复了以往淡淡的口吻。据透露,黄光裕正在考虑国美高层持股方案,但他自己决不放弃绝对控股地位。而按照国美集团的设想,到2008年,销售收入将超过1000亿元。如此看来,黄光裕的身家仍有很大升值空间。

小资料:

黄光裕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凤壶村,这是一个既不靠山也不靠海的小村庄,整个村子才300多口人,黄光裕一家是这个并不富裕的村庄里最贫困的一户。黄家有四个兄妹,黄光裕是老二,他本名黄俊烈,1969年出生,大哥黄俊钦比他大3岁。

Ⅵ 为什么成本高利润低

这个问题你们公司以外的人没法帮你回答,只能告诉你表面现象,却没法解决版问题根源。权
成本费用利润率偏低,可能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利润低,一个是成本费用相对于收入太高。这两个方面别人都没法知道原因,只有你们自己分析。

Ⅶ 家电的利润空间大吗

现在不大了 ,连国美苏宁这种大的营销商都赚不到钱
因为目前的电商,对实体店产生了动摇
所以个人做家电的话利润不大

Ⅷ 家用电器的利润有多少

这是高度的商业机密,外行人是不可能知道的。
家用电器有成本价、出厂价、一级批发价、二级批发价、三级批发价等等。
不同的家用电器,利润是不同的。

Ⅸ 海信电器营业收入多为什么利润少

看一下利润的计算过程:
1、营业利润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减损失)
2、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
=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所以,制约利润的因素很多,营业收入高,利润不一定高。
至于海信为什么利润少,那得看一下它们的财务报告,是哪个地方影响的利润。

Ⅹ 为什么家电行业都不怎么赚钱利润率都不高于5%

呵呵,因为家电行业的赚钱时间已经过了,现在家家都有啊,降价快不说,还有人工在涨价,所以慢慢的就不怎么赚钱了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家电成本利润不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定制六平方红宇牌橱柜雷多少钱 浏览:737
宁波意大利家具品牌有哪些品牌大全 浏览:636
筑巢家居质量怎么样 浏览:698
上犹千惠家电电话多少 浏览:547
家居商场里东西有虚假怎么办 浏览:310
2020年九月多久适合装修 浏览:125
钢结构柱子用什么材质装修 浏览:943
量手定制对戒卷什么意思 浏览:373
什么木质家具对人体健康有益 浏览:158
衣柜kd软件怎么用 浏览:696
国家电网客服简历怎么写 浏览:877
装修二级都能干什么活 浏览:946
金牌橱柜装了多少钱 浏览:116
4米橱柜一般用多少板 浏览:211
为什么装修公司要送家电 浏览:874
连接衣柜里面的螺丝怎么拆 浏览:63
大赢家电玩城怎么老输钱 浏览:717
建材门店导购怎么样啊 浏览:839
装修垃圾有什么东西 浏览:606
西安哪个建材市场出售白灰 浏览:30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