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定制细节 > 道教服饰在什么时代经谁手时有定制

道教服饰在什么时代经谁手时有定制

发布时间:2021-03-13 23:59:59

1. 道士服饰、头冠有哪几种,有什么特定含义

道教服饰,渊源甚早,一味地翻看南北朝的文献,只是空谈,真正地通过实物研究道教服饰,只能是从明代服饰入手。

本贴将主要同过 冠巾、衣裳两部分,参照明代服饰,对目前的道教服饰做一粗略地考证。



满清时代,虽然僧人亦着汉服,但因佛门的剃度制度。簪、冠、巾的制度被道门保留了下来。

冠,为贵人所用。巾为士庶人所用。在道门内,冠为正式场合所用,平日则用巾。

由明到清,有很多冠的种类已经失传,但保留下来的,大抵有三种(五老冠为炼度所专用,其意义与传统地簪冠意义不同,故不在此列)。

上清芙蓉冠,又名莲花冠,乃道冠等级最高者。惟有高功法师行科时方用。

五岳冠,又名五岳灵图冠。覆斗状,上刻五岳真形图。在全真道内,惟有受过三坛大戒之道士方可用。

偃月冠,又名黄冠、月牙冠、无形冠。覆元宝状,受过冠巾礼之道士皆可用

本人特援引两方面的资料,斗胆考证了九巾,但实际上,道门所用之巾已远不止九种,

另有:幅巾、飘巾、太阳巾、冲虚巾、雷巾。

2. 道教服饰的概述

早期道教服饰,并无严整规范,自南朝陆修静之后,开始形成制度。《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十四说:“修静立道士衣服之号,月破星巾,霓裳霞袖,十绝灵幡,于此著矣,”说明道教服饰自陆修静起有了定制。《太平御览》卷六十五引《传授经》说:陆先生“对上下接,谓之俯仰之格,披、褐二服也。”披,即披肩,又作“帔”。褐,《玉篇》作“袍”解。此后,道教服饰便逐渐定型。
《三洞法服科戒文》规定:“一者初入道门,平冠、黄帔。二者正一,芙蓉玄冠、黄裙、绛褐。三者道德,黄褐、玄巾。四者洞神,玄冠、青褐。五者洞玄,黄褐、玄冠,皆黄裙对之。冠象莲花,或四面两叶,褐用三丈六尺,身长三尺六寸,女子二丈四尺,身长二尺四寸,袖领带,就令取足,作三十二条,帔用二丈四尺,二十四条,男女同法。六者洞真,褐帔用紫纱三十六尺,长短如洞玄法,以青为里,袖领带,皆就取足,表二十五条,里一十四条,合三十九条,飞青华裙,莲花宝冠,或四面三叶,谓之元始冠,女子褐用二丈四尺,长二尺四寸身,二十三条,两袖十六条,合三十九条,作青纱之裙,戴飞云凤炁之冠。七者三洞讲法师,如上清衣服,上加九色,若五色云霞,山水袖帔,元始宝冠。皆环佩执板,师子文履,谓之法服。”将道士服饰分为初入道门、正一、道德、洞神、洞玄、洞真、三洞讲法师七种品第,并以不同的巾、冠、褐、裙、帔等加以区别。
《初真戒·三衣格》对全真派受戒道士的服饰作有具体规定:“领受初真十戒、三戒、五戒、八戒、九真妙戒者,身著初真信衣,计二百四十条、三台十褶、云带二拽、净巾芒鞋,行千二百善,持《清静经》、《大通经》、《洞古经》,得真人戒果。行持具足,当受中极净戒,或持身戒、或智慧戒、或观身戒、或妙林戒,俱著轻尘净衣,或用浅蓝单布为之,或用纯帛为之,亦三台云带、净巾芒鞋,行二千四百善,持《玉帝大法》,得地仙戒果。行持具足,当受天仙大德妙戒,行一百八十细行密戒,或三百大戒,行三千六百善,参《道德真经》,身著天仙霞衣,领用直开,袖不合缝,霞带云边,戴五岳真形冠,著五云轻履,行持俱足,得天仙戒果。”
道教对其服饰相当慎重,无论全真派和正一派都是如此。比如《三洞法服科戒文》就说了四十六条关于法服的规戒,《初真戒》亦有四十六条关于戒衣的戒律。 道士服饰,古无定制。大约从南朝宋陆修静起,始据古代衣冠之制,结合宗教需要, 定为制度。《陆先生道门科略》曰:此前,道士也有法服,“旧法服单衣袷帻,箓生袴 褶,所以受治之信,男赉单衣墨帻,女则绀衣”。现在则改以巾褐裙帔为道士之法服, “巾褐及帔,出自上道(盖指上清法——引者注),礼拜着褐,诵经着帔。……夫巾褐 裙帔,制作长短,条缝多少,各有准式,故谓之法服”。①此后,逐渐增修,至南北朝 末,基本形成一套完整的服饰制度。即按道士入道年限及学道之深浅,分为若干等级, 对每个等级道士的衣服、冠巾、靴履,应该使用什么布料、应采的颜色、应取的样式等, 作出具体的规定。每个等级的道士皆须按此着装,不得混淆。 据南北朝所出之《传授经戒仪注诀》载,道士服饰有: “葛巾、单衣、被(帔)、履、手板。”②据时间大体相同之《洞真太上太霄琅书》 载,则有:“葛巾、葛单衣、布褐、布裙、葛帔、竹手板、草履。”③参照同时期的其 他道书,其服饰不外法服、冠巾、靴履三大项。此三项的形制、颜色及制作方法,略如 下述: 法服南朝宋时所出之《洞玄灵宝道学科仪》卷上《制法服品》曰:“内外法服, 须有条准。若始得出家,未渐内箓,上衣仙褐法帔,皆应著条数。……若受神咒五千文, 皆合着二十四条,通二十四气;若年二十五已上,受洞神灵宝大洞者,上衣仙褐合著三 十二条,以法三十二天天中之尊,法帔二十八条,以法二十八宿宿中之神。亦听二十四 条。随道学之身,过膝一尺。皆以中央黄色为正。若行上法,听著紫。年法小,为下座 者,勿著紫。若中衣法衫、筒袖、广袖,并以黄及余浅净九色为之。皆大领两向交下, 揜心已上覆内衣六寸。若内衣、法裙,听以余浅深色为之,……皆垂及踝。若女冠具上 法者,听以轻紫纱为褐,若裙必用深黄,不得辄用余浅色。其上、中、下之衣,不可计 缘之内外,皆大幅帖缘为之。”④《洞玄真一自然经诀》规定灵宝道士所穿之法服为: “褐皆长三尺六寸,三十二条。若鹿皮巾褐至佳,皮褐无条数也,黄裳对之。”⑤ 《洞真四极明科》规定上清道士之法服为: “帔令广四尺九寸,以应四时之数;长五尺五寸,以法天地之气。表里一法,表当 令二十四缝,里令一十五条,内外三十九条,以应三十九帝真之位。……凡女子学上清,…… 当冠元君之服,用紫纱作褐,令用二丈四尺,身袖长促(《要修科仪戒律钞》卷九引此 文‘促’作‘短’,是——引者注),就令取足,当使两袖作十六条,身二十二条(当 为二十三条—— 引者注)。又作青纱之裙,令用四十五尺,作八幅,幅长四尺九寸,余作攀腰,分 八幅(《要修科仪戒律钞》卷九作‘分幅’——引者注)作三十二条,此则飞青之裙元 君之服也。”⑥由上可见,道士法服的基本形制为:上著褐,下著裙(裳),外罩帔。 此实为沿袭古代上衣下裳之制。同时,在褐、帔等之制作上,又采取条块剪裁与缝制的 方法。上云“二十四条”、“三十二条”之“条数”,即指衣料被剪裁之条块(幅) 数,亦即将此条块加以缝合而成衣的“条缝”数。此法亦源于古制。《礼记·深衣》 即规定“深衣”须裁剪成十二幅后加以缝合,谓:“制十有二幅,以应十二月。”⑦另 外,“长裙大袖”是道教法服的一大特点,其道袍、戒衣等,袖口宽一尺八寸,或二尺 四寸,故旧时有民谣云:“二可怪,两只衣袖像口袋。”⑧冠巾《洞玄灵宝道学科仪》 卷上《巾冠品》云:“若道士,若女冠,平常修道,戴二仪巾。巾有两角,以法二仪; 若行法事,升三箓众斋之坛者,戴元始、远游之冠。亦有轻葛巾之上法,元始所服,…… 亦谓玄冠。”⑨梁或隋代所出之《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三引南北朝所出之 《科》书曰: “道士、女冠,皆有冠、帻,名有多种,形制各殊,……并用谷皮笋箨或乌纱纯漆, 依其本制,皆不得鹿皮及珠玉采饰。”AB大体说来,平时戴巾、帻,作法事时戴冠,而 巾冠之名称、式样则有多种。 靴履《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三引南北朝所出之《科》书曰:“道士、 女冠履制皆圆头,或二仪像,以皮、布、絁、绢装饰,黄黑其色,皆不得罗绮锦绣。…… 其袜并须纯素,絁、布、绢为之。其靴圆头阔底,鞋唯麻而已。自外皆不得著。”AC又 云:“《科》曰:凡道士、女冠,履、屦,或用草,或以木,或纯漆布、帛、絁、绢。” AD《洞玄真一自然经诀》《洞玄太极隐注经》又规定灵宝道士著草履。AE以上布鞋、草 履盖为平时所穿,高功法师作法事时,则穿靴或舄(复底靴)。 《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五《法服图仪》,还将各阶道士之不同著装绘制 成图,并逐一作了解释:正一法师,玄冠、黄裙、绛褐、绛帔二十四条;高玄法师,玄 冠、黄裙、黄褐、黄帔二十八条;洞神法师,玄冠、黄裙、青褐、黄帔三十二条;洞玄 法师,芙蓉冠、黄褐、黄裙、紫帔三十二条; 洞真法师,元始冠、青裙、紫褐、紫帔青裹,表二十四条,里十五条;大洞法师, 元始冠、黄裙、紫褐加上清法,五色云霞帔;三洞讲法师,元始冠、黄褐、绛裙、九色 离罗帔。又云:“女冠法服、衣褐,并同道士,唯冠异制,法用玄纱,前后左右皆三叶。” AF以上就是南北朝时期形成的道士服饰在用料、颜色、形制及制作方法等方面的制度的 大概情形。 道教十分珍视自己的服饰,称其传自黄帝或老君,要道士依制穿著,以有别于普通 百姓。南北朝所出的一些道书中,还借服饰名称解释的机会,赋予以宗教道德意义,用 以勉励道士修道立德。《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卷四《法服诀第八》云: “法服者何也?伏也,福也,伏以正理,致延福祥。济度身神,故谓为服。”AG “夫冕者,勉也,勉励立德,免诸尘灾。冠者观也,德美可观,物所瞻睹。巾者洁也, 敛束洁净,通神明也。 帽者焘(通帱,意谓覆盖——引者注)也,覆焘身首如云雾也。……龙衣华服,明 德所堪,单衣通著,本是深衣。衣此深衣,学以正心,心得深理,终入道源。……褐者 遏也,遏恶扬善。帔者披也,披道化物。裙者归也,万福所归。一名曰裳,裳者常也, 虑迷夫道,常存得常。女子袿?,道继真?,以防诸恶,义与褐同。……履者何也?理 也,非礼不动,非礼不行,行则善理,唯礼是从,从礼得理,入道成真。舄者释也,解 除滞踪。准此而思,触长无惑矣。”AH为了使道士珍惜道服,道教还制定了一套道士入 道时授受道服的仪式。此制不知始于何时,现见载于北宋贾善翔所作《太上出家传度仪》 中。据该书载,仪式开始,由保举师引入道弟子先拜三清大道,次拜度师,礼皇帝,谢 先祖,辞父母,辞亲友,然后进入授衣正仪。略谓:“次保举师与脱俗衣,先着履。度 师赞云:汝先足蹑双履,永离六尘。……愿汝一心奉道,履践灵坛,凡所行游,不步凶 恶之地,常登法会,径陟仙阶……次系裙。度师赞云:裙者群也,以群统为意,群于道 友,统以清净。又谓之裳。盖在上为衣,在下为裳,以表守谦下为常行之法则。能如是 者,灾害不生,诸圣佑护。……次着云袖。度师赞云:轻剪黄云,裁成法服,上以衬霜 罗之帔,下以统飞霄之裙,为中道之衣,不可须臾离体。……次披道服。度师赞云:道 服者,乃天尊老君之法服也,真圣护持,人天赞仰。……行住坐卧,常须护持。…… 次顶簪冠。度师持于手中赞云:汝顶是冠,冠者冠也,一身之上,最处崇高,总括 众发,斗星灿烂,岳势巍峨,像列真之朝元。……AI道士入道,须举行仪式授以道服, 实为道教服饰制度之又一内容。 再次,南北朝时期还对法服的使用、存放等作出种种规定。《洞玄灵宝道学科仪》 卷上《敬法服品》曰:“若道士,若女冠,上衣褐帔,最当尊重。……一者,未著之前, 函箱盛之,安高净处;二者,既著之后,坐起常须护净;三者,暂解之时,勿与俗衣同 处;四者,虽同学同契之人,亦不许交换;五者,不得乞借俗人非法服用,直至破敝, 皆须护净焚弃。”AJ这也是道教服饰制度之又一内容。 道教十分重视自己的传统,凡是已经形成的信仰、制度,总是长期坚守不渝。其服 饰制度就是如此。据唐朱法满《要修科仪戒律钞》、北宋刘若拙《三洞修道仪》等所载, 唐、宋的道教服饰,即据南北朝所定之制度。《三洞修道仪》所规定的各阶道士之法服、 冠、履,与《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所定者大同小异。今人周锡保《中国古代服 饰史》第九章“宋代服饰”中叙及宋代道士服饰,曰:“道士的服饰有法衣、褐、被和 常服的道袍、大衫。法衣是法师执行拜表、戒期、斋坛时穿的,指的如全真派中的霞衣、 净衣、信衣、鹤氅(又名羽衣)等,以及正一派中的行衣、罡衣、混元衣、班衣、忏衣 之类。其中法衣、鹤氅等,一般以直领对襟为多。常服即是道袍,所着的大小褂衣,或 名大小衫,这是平常穿的,大多是用交领斜襟的。这种外衣和内衣,大致同一般人相似。” 又云:“道家的服色有褐、青和绯,是指法服而言。自唐开始赐李泌紫色之后,宋 代也有赐林灵素以紫服的。”“道家著衣,是先穿道袍之类,然后在道袍之外束以环裙, 即下裳,再把鹤氅、罡衣等加罩在外面”。宋时道士所戴之冠,“同一般人戴者相似, 如黄冠、金冠、芙蓉冠、五岳灵形图冠、二仪冠等。……道家平时穿履,法事时穿舄, 舄、履用朱色”。“至于女道士的冠服,大体也同男者相似,也是束发戴冠巾而衣道服”。 AK该书作者经此考察后认为,道教冠服“不同于僧侣们源于天竺的佛教的服饰,而道服 是源出于本土的服饰。所以《学斋占毕》载:‘然冠、履两事,反使今之道流得窃其所 以,坚持不变。凡闲居则以巾覆冠,及谒见士大夫并行科开章,则簪冠而彻巾穿舄,是 三代之制,尚于羽士见之。’这就是说,我国早期的服式(饰)制度,在道家者流还保 持着遗制,也就是说,宋时道士还保持着古人上衣下裳的簪冠的形制。”LB元代后期, 道教诸派合并而为全真、正一两大派,此后,两派的着装大同小异,皆大体沿袭古制。 今人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第一三○节,据永乐宫纯阳殿元代壁画择取五道童服 饰加以研究,认为:“五道童衣着近似一般宋、明道童式样,青绿绢衣,长才过膝,用 丝绦系腰,衣左衽交领加沿,和宋代‘道服’小有同异。”LC并称:“据元明间通俗读 物《碎金》记载,道服中即有星冠、交泰冠、三山帽、华阳帽、漉酒巾、接篱巾等等名 目,必然具备不同式样。又元明读书人戴的纯阳巾,也和道家传说吕洞宾有关系。”又 据《绿云亭杂言》称,明太祖初有天下,一夕至神乐观,见一道士于灯下结纲巾,后即 下旨将此纲巾推行天下,从而使道教服饰“影响到明代巾裹制度。”LD朱元璋第十六子 宁王朱权所著《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中,曾记明代道教冠服制度,其所记上清法服、女 真衣等,即南朝所出《洞真四极明科》所规定的上清道士服制;所记道袍、鹤氅及雷巾、 纲巾、靴、履之形制,亦与古制大同。LE可见至明代,道教服饰仍无多大变化。 至清代,全真龙门派道士闵一得在《清规玄妙》中,记载了清代全真派的服饰,曰: “全真所戴之巾有九式:一曰唐巾,二曰冲和,三曰浩然,四曰逍遥,五曰紫阳,六曰 一字,七曰纶巾,八曰三教,九曰九阳。所谓唐巾者,唯唐朝吕纯阳祖师之派裔可戴。 其或老者戴冲和,少者戴逍遥,或冷时用幅巾,雪夜用浩然,平时用紫阳、一字,各从 其宜。上等有道之士,曾受初真戒者,方可戴纶巾、偃月冠;中极戒者,三教巾、三台 冠;天仙戒者,冲虚巾、五岳冠。巾皆用元色布缎所置。盖元为天,头圆象天;天一生 水,水色属元,元机于道,以元色顶于首,尊道也。”LF又称:“凡全真服式,唯青为 主。青为东方甲乙木,泰卦之位,又为青龙生旺之气,是为东华帝君之后脉,有木青泰 之喻言,隐藏全真性命双修之义也。朝参公服,顶黄冠,戴玄巾,服青袍,系黄绦,外 穿鹤氅,足缠白袜,脚纳云霞朱履,取五行俱备之故耳。若宗、律两师,加中单礼足, 方谓合式。”LG现代道士之服饰,“约有六种:(1)大褂。袖宽一尺四寸,袖长随身。 (2)得罗(俗称道袍——引者注)。袖宽一尺八寸,长随身,大礼服。以上衣服均蓝色。 (3)戒衣。袖宽二尺四寸,袖长随身,受戒用,黄色。(4)法服。方丈大典用,紫色。 (5)花衣。出外念经用,杂色。(6)未受戒道士之大褂及得罗均应为黄色。”LH冠巾 大体与清代同,其名目如《清规玄妙》所载。平时,“道士一般著白布袜、云履或青鞋。”

3. 道士的发髻和服饰是谁创立的,又是怎么创立的

道教,作为华夏民族唯一的本土宗教不但在思想上保持了中华传统, 而且还在服饰上保持了汉民族的传统服饰。 满清入主关内后,实行剃发易服的政策,并规定了儒从而僧道不从。道教,因其独特的背景,完整地继承保存了华夏民族的服装体系(簪、冠、巾、衣、裳、履)。这种特殊的条件,曾经导致在清朝初年,有大规模地入道势头。 后学不才,对道教所特有的服饰文化饶有兴趣,并悉心搜集了一些图片与资料,今特奉献,拿与诸位指点。 概说 道教服饰,渊源甚早,一味地翻看南北朝的文献,只是空谈,真正地通过实物研究道教服饰,只能是从明代服饰入手。 本贴将主要同过 冠巾、衣裳两部分,参照明代服饰,对目前的道教服饰做一粗略地考证。 冠 满清时代,虽然僧人亦着汉服,但因佛门的剃度制度。簪、冠、巾的制度被道门保留了下来。 冠,为贵人所用。巾为士庶人所用。在道门内,冠为正式场合所用,平日则用巾。 由明到清,有很多冠的种类已经失传,但保留下来的,大抵有三种(五老冠为炼度所专用,其意义与传统地簪冠意义不同,故不在此列)。 上清芙蓉冠,又名莲花冠,乃道冠等级最高者。惟有高功法师行科时方用。 五岳冠,又名五岳灵图冠。覆斗状,上刻五岳真形图。在全真道内,惟有受过三坛大戒之道士方可用。 偃月冠,又名黄冠、月牙冠、无形冠。覆元宝状,受过冠巾礼之道士皆可用 本人特援引两方面的资料,斗胆考证了九巾,但实际上,道门所用之巾已远不止九种, 另有:幅巾、飘巾、太阳巾、冲虚巾、雷巾。 资料如下:
字面的资料: 《清规玄妙》中,记载了清 全真派的服饰,曰:“全真所戴之巾有九式: 一曰唐巾,二曰冲和,三曰浩然,
四曰逍遥,五曰紫阳,六曰一字,
七曰纶巾,八曰三教,九曰九阳。 所谓唐巾者,唯唐朝吕纯阳祖师之派裔可戴。其或老者戴冲和,少者戴逍遥,或冷时用幅巾,雪夜用浩然,平时用紫阳、一字,各从其宜。上等有道之士,曾受初真戒者,方可戴纶巾、偃月冠;中极戒者,三教巾、三台冠;天仙戒者,冲虚巾、五岳冠。巾皆用元色布缎所置。盖元为天,头圆象天;天一生水,水色属元,元机于道,以元色顶于首,尊道也。” 口头资料:
白云观八旬道人所叙述的清末之九巾:
道有九巾祖师传:KAO)山、一字巾
九梁、逍遥、一扎巾
混元、太阳、菏叶巾
浩然巾似乎到清末亦在道教中不常见,但很明显,就是风雪帽,这点没有疑论。 浩然巾创始人 孟浩然 逍遥巾也没有疑点,就是今之逍遥巾,然,另有荷叶巾类似逍遥,但用于方丈升座,传戒之大典,为道童所专用,概比逍遥巾更为洒脱。 一字巾,闵爷云,故去称幅巾。想幅巾本是包头而来,可能一字巾是一个最后的简化形态。实际上,一字巾就是一根带子,类似网巾来拦住乱发。 闵爷又引冲和巾为今之南华庄子巾,予以为,所谓老者带冲和,概因老者发稀,当带能遮蔽之巾。而庄子巾虽然可以遮挡,但其他一些巾也可以遮挡。但似乎唯一能对应上的,就只有庄子巾,故我于此亦持此意见。 清规玄妙所载之九阳必为纯阳,概考今江南正一派所戴之九粱巾并无古制,当属于纯阳之变形。而九乃大,乃纯,正乃纯阳也。况,有明一朝,只有纯阳巾才有九梁。 太阳巾:清规玄妙中并无太阳巾记载,一些道友,老道长也不认为太阳巾为正规九巾之一。但无可非议,太阳巾就是道士的太阳帽,云游中,遮阳之用也。此巾正如闵爷所云,湖北仍多用。实际是庄子巾加了一圈大沿儿。 最后只剩清规玄妙中的KAO(告山)山巾?可惜的是,上次老道长给我讲此巾,未能记录,仅记得前面同庄子巾,脑后稍有不同也。 衣
常服 在早期的玄门威仪中,对于常服的要求不外乎传统之深衣之制(上衣下裳相连)。而宋明之际,出现了通裁之直缀(无下裳,而为前后开气),也就是如今道服的款式。此类道服又分有长衫与得罗,其中长衫交领右衽,直袖宽九寸(儒生制为一尺,盖道家求纯阳数)或一尺四,袖长随身或回肘(随身:袖同衣长,垂至衣下摆;回肘:大概有 得罗又名道袍,这种道服的特点是:交领、宽袖,自掖下开气,内带衬摆。得罗袖宽有几种不同尺寸,目前常见的是一尺八、二尺四;但北京东岳庙老道长有云三尺六者,可以说,这种三尺六的袖宽是为大个子道人准备的。另:如果根据这个数列分析,应当还有三尺这个规制:0.6 尺作为差而递进的。另外根据古画上的表示,三尺这个袖宽也是存在的。此外,得罗的袖长亦为随身或回肘。可以看出,道服的袖宽可以为
法服: 道家之法服大抵款式有两种:一为氅衣,一为对襟袍服。其中,氅衣多为高功所用,时下的经衣也大都用氅衣。其款式为对襟,长同身,不裁袖,方方正正。一般高功之绛衣之颜色有多种,就其本意当为红色,但后来又有紫色、蓝色等。其中大都刺绣以精美花纹,美妙绝伦。 而法众之经衣,颜色不外乎红黄二色,一般来说,北方用红较多,南方则用黄较多。 北京白云观法众,经衣用红色氅衣 武当山道场,法众用黄色对襟袍服
北京白云观传戒时向戒子颁戒牒,道童用对襟蓝色袍服,蓝色玄边大带,戴荷叶巾
全真戒衣在款式上有类似对襟袍服之处。其腰间皆缝有装饰性之大带。考此种款式,在明代士人间也颇为流行,通常是作为正规场合之服装而用。大带原本为系衣之物,而后演变成了完全装饰性的元素了。此种戒衣,交领右衽,大带为玄色,前后皆垂龙虎带。
北京白云观传戒时向戒子颁戒牒,戒子用黄色交领袍服,玄色大带,身前后皆有龙虎带 关于全真道士的衣着,清代全真大师闵一得在《清规玄妙》中记载:凡全真服式,唯青为主。青为东方甲乙木,泰卦之位,又为青龙生旺之气,是为东华帝君之后脉,有木青泰之喻言,隐藏全真性命双修之义也。朝参公服,顶黄冠,戴玄巾,服青袍,系黄绦,外穿鹤氅,足缠白袜,脚纳云霞朱履,取五行俱备之故耳。若宗、律两师,加中单礼足,方谓合式。 玄教大宗师吴全节说法像,蓝氅,白中衣,赤蔽膝,紫裳,戴上清芙蓉冠

古人上衣下裳。其中裳为下服,既是裙。在解放前,全国仍有很多宫观在重要节日沿用下裳,而到了今日,竟然基本消失,实为可惜。其制多种,古制分为七块,前三后四。又有环群,打褶众多。其色多种,可为白、蓝、紫。 道人鞋袜
道人平时穿双脸鞋或十方鞋,用青布制做,鞋边沿剪有孔,再用白布将孔缝上或不缝,多为夏天穿。用高筒白袜套住裤管系上,以便进入殿堂避免体垢落地。 高功法师所用的鞋
道靴:高功法师在举行大型斋醮法事所穿的鞋,其制黑色高筒,白漆高厚硬底;云鞋,大型斋醮法事中高功所穿,其制彩锦浅帮,绣制云纹,圆头厚白底,多在高功踏罡步斗时所用。

4. 道教创始于哪个时代

道教创始于黄帝崆峒问道、铸鼎炼丹,阐扬于老子柱下传经、西出函谷,故以黄帝为纪元,距今已有道历4700多年的历史。

道教,又名道家、黄老、老氏与玄门等,由张道陵张天师于东汉时期创立,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固有宗教,并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而《道经》上则记载道教起源于盘古开天辟地,元始立教说法,传至世间,创始于黄帝崆峒问道、铸鼎炼丹,阐扬于老子柱下传经、西出函谷,故以黄帝为纪元,已有道历4700多年的历史。道教主要分为全真派和正一派两大教派,奉老子为祖师,尊称为“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尊“道”为最高信仰,而道的尊高和伟大,其最高体现就是“德”,所以,道教在“尊道”的同时也“贵德”,道教的“道”与“德”一起,共同构成其教理的核心内容。道教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教起源
本源:无始亦无终。
道教:“道的教化”。
《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说文解字》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道”上古已存在,他不为万物而生,万物却因它而丰盛,“道”给万物得以孕育,众生又从其所得,是以尊为其所教,是为 “道教” ,从虚无到宇宙、万物、诸般物种的诞生,都受“道”所得。
道的教化时刻都运转,却又如虚无一般,看不见、模不着,单以文字无法言明,需以 “体验” 而得启悟,人以自身不同潜能条件、意识印象,因缘得以悟道,感应从“道教”所得,故产生了无数人士,黄帝、孔子、庄子、科学家等等都在这程度下,体验 “道教”,得以“受道”,着下阴阳、五行、仁爱、仙学、科学等等无数的学说,人终其一生仍然努力朝“得道(成功)”方向走。
人以科学探测宇宙事物,亦是“道教”,就如一个科学家的故事:看见苹果跌下来,而悟到地心吸力从其规律,而悟得其法,古今皆是如此而中国的道教神仙学说正是位处“道教”的高层,哲学可以描述现象,科学可以发现而解释现象,而仙学系统则可以超脱现象。
人从荒蛮中“受道”而进化,开发到一定的潜能可以明白世间事物,太上老君就道成老子肉身施教,以哲学形式启悟人类“道”的概念,和圣人之道,以期众生可以得到个好的环境,去悟道,随着人朝“道”方向走,所知所学越趋复杂,亦开始有了道派,将各圈子学说有系统地组合起来。
就如人生命开始后,从基本的技能而到学习事物,进而成长,产生自己的圈子,各圈子又再组成组织或家庭。
道教道派就如这一般那么自然的因缘“道教”而形成学术界将“道教”界定为东汉道派始出现,分开道家和道教,是狭义和片面的解释。
以“道”为祖,包含道家和道派,和世间事物。
以“神仙学说”为宗:《楼观本起传》:“是以古仙哲后,景行高真,仰道德为生化之源,宗神仙为立教之本;寻众妙之轨躅,慕重玄之指归”。
以三皇五帝开始:《云笈七签》卷三《道教本始部》:“上古无教,教自三皇五帝以来有矣。教者,告也,有言有理有义,有授有传...”
“道”从无始而开始,“教”亦无所终结,故“道教” ,无始亦无终。

5. 道教服饰的道冠

道冠指道士所戴之冠。多为木制,近世也有塑料制品。按其不同用途,可以分为黄冠、五岳冠、星冠、莲花冠、五老冠等五种。
黄冠:又称“月牙冠”或“堰月冠”,俗称“冠子”。月牙状,下沿有相对两孔,穿过木簪,可以别在发髻上面。这是全真派道士常用的道冠,冠巾拜师之后即可戴此。冠顶两端,各刻一道指甲掐痕。传说全真祖师丘处机掌教之时,元代皇帝曾赐给他一块金子和一块玉石,要他戴在头上,丘处机当即运用道家内功,调动体内二味真火,在手心把金子揉捏成月牙冠,又把玉石掐捏成簪子,用指甲掐着戴在头上,惊得皇帝目瞪口呆,丘处机从此成为掐金断玉的金玉两行的祖师爷。后来的全真弟子为了纪念丘处机,就在黄冠上留下这两道印痕。
五岳冠:又称“五岳真形冠”或“五岳灵图冠”。覆斗形,上刻“五岳真形图”。受过三坛大戒的道士,方可戴用。
星冠:又称“五斗冠”。覆斗形,上刻东西南北中五方斗宿图案。道士拜斗时戴用此冠。
莲花冠:又称“上清冠”。状似莲花式画顶插有如意头。做道场时,高功戴用此冠。
五老冠:乃围戴头部之冠。无顶,莲瓣形,五片莲瓣上绘有“五方五老”的神像。两边垂有两条剑头长带,上有神像图案或“太乙救苦天尊”字样。一般在做施食道场时,高功戴用此冠。
以上各种道冠,均在参加宗教活动时才可戴用,其他非正式场合,则须摘下。

6. 道教服饰的道袍

道袍指道教徒穿在外面的长袍。可以分为大褂、得罗、戒衣、法衣、花衣、衲衣等六种。
大褂:大襟,长及腿腕,袖宽一尺四寸,袖长随身。是最普通的一种道袍,道教徒日常穿用。另有长及于膝者,称为“中褂”。现在多为窄袖,以便日常作务。皆为蓝色,代表法天之意。《大明会典》云:“道士常服青”。
得罗:蓝色,大襟,长及腿腕,袖宽一尺八寸以上,袖长随身。冠巾之后成为正式道士,方可着用此衣,为参加宗教活动之礼服。
戒衣:黄色,大襟,长及腿腕,袖宽二尺四寸以上,袖长随身。黄色属土,土可化育万物,戒衣采用黄色,除了示以庄重之外,寓有“道化万物,参赞化育”之意。惟有受戒道士,方可着用此衣。从前道教传戒制有“三衣”,以供领受初真戒、中极戒和天仙大戒的道士分别着用。现在传戒是一次授完,所以仅用此种戒衣。
法衣:又称“天仙洞衣”。对襟,长及小腿,无袖披,袖长随身。上有金丝银线绣的各种道教吉祥图案,如郁罗萧台、日月星辰、八卦、宝塔、龙凤、仙鹤、麒麟等。举行大型斋醮科仪时,道场为主的高功身着此衣。方丈在举行隆重祀典时穿着此衣,则为紫色。传言道祖老子骑牛出关时“紫气东来”,故道教崇尚紫色道服。唐宋以来的皇帝,亦多赐给名道高真以紫色道服。
花衣:又称“班衣”。亦属法衣。对襟,长及小腿,无袖披,袖长随身。上面亦有各种绣花图案,但较天仙洞衣显得简洁,举行大型斋醮科仪时,众经师着用此衣。也有红色或黄色不带图案者,为做一般道场的经师穿用,称为“经衣”。
衲衣:亦称“衲头”。大襟,长及小腿。多层粗布缝制,显得笨拙厚重。过去云游的道士野外打坐时穿用,以御风寒。今日道士多已不用,少数道士还保存着过去代代相传的衲衣。
以上服装,均取肥大宽松,以寓包藏乾坤、隔断尘凡之意。又取直领,以示潇散。

7. 道教中的法服是什么样的穿着时有什么规矩

道教中的信徒所穿的法服就是很普通的长衫,不过长衫的特点是“长袖长褂”。并且在非正式场合法服是不被允许穿出去的,并且在正式场合,必须穿法服才可以入场。

道教中信徒的衣着从头到脚都有它们的讲究,和现在的衣服一样,它们所穿的衣服也有他们的设计理念。他们的衣服给人一种闲适舒服淡然的感觉,这离不开他们的道教宗旨。起初道教时没有规定衣服的,但是到了之后大概是宋朝开始规范服饰,可能是为了显示他们教派的规性,告诉世人,他们教派不是一个普通的杂派,总结起来就是为了它们教派可以长期的发展下去。

8. 道教服装

概述

早期道教服饰,并无严整规范,自南朝陆修静之后,开始形成制度。《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十四说:“修静立道士衣服之号,月破星巾,霓裳霞袖,十绝灵幡,于此著矣,”说明道教服饰自陆修静起有了定制。《太平御览》卷六十五引《传授经》说:陆先生“对上下接,谓之俯仰之格,披、褐二服也。”披,即披肩,又作“帔”。褐,《玉篇》作“袍”解。此后,道教服饰便逐渐定型。

《三洞法服科戒文》规定:“一者初入道门,平冠、黄帔。二者正一,芙蓉玄冠、黄裙、绛褐。三者道德,黄褐、玄巾。四者洞神,玄冠、青褐。五者洞玄,黄褐、玄冠,皆黄裙对之。冠象莲花,或四面两叶,褐用三丈六尺,身长三尺六寸,女子二丈四尺,身长二尺四寸,袖领带,就令取足,作三十二条,帔用二丈四尺,二十四条,男女同法。六者洞真,褐帔用紫纱三十六尺,长短如洞玄法,以青为里,袖领带,皆就取足,表二十五条,里一十四条,合三十九条,飞青华裙,莲花宝冠,或四面三叶,谓之元始冠,女子褐用二丈四尺,长二尺四寸身,二十三条,两袖十六条,合三十九条,作青纱之裙,戴飞云凤炁之冠。七者三洞讲法师,如上清衣服,上加九色,若五色云霞,山水袖帔,元始宝冠。皆环佩执板,师子文履,谓之法服。”将道士服饰分为初入道门、正一、道德、洞神、洞玄、洞真、三洞讲法师七种品第,并以不同的巾、冠、褐、裙、帔等加以区别。

《初真戒·三衣格》对全真派受戒道士的服饰作有具体规定:“领受初真十戒、三戒、五戒、八戒、九真妙戒者,身著初真信衣,计二百四十条、三台十褶、云带二拽、净巾芒鞋,行千二百善,持《清静经》、《大通经》、《洞古经》,得真人戒果。行持具足,当受中极净戒,或持身戒、或智慧戒、或观身戒、或妙林戒,俱著轻尘净衣,或用浅蓝单布为之,或用纯帛为之,亦三台云带、净巾芒鞋,行二千四百善,持《玉帝大法》,得地仙戒果。行持具足,当受天仙大德妙戒,行一百八十细行密戒,或三百大戒,行三千六百善,参《道德真经》,身著天仙霞衣,领用直开,袖不合缝,霞带云边,戴五岳真形冠,著五云轻履,行持俱足,得天仙戒果。”

道教对其服饰相当慎重,无论全真派和正一派都是如此。比如《三洞法服科戒文》就说了四十六条关于法服的规戒,《初真戒》亦有四十六条关于戒衣的戒律。 道士服饰,古无定制。大约从南朝宋陆修静起,始据古代衣冠之制,结合宗教需要,
定为制度。《陆先生道门科略》曰:此前,道士也有法服,“旧法服单衣袷帻,箓生袴
褶,所以受治之信,男赉单衣墨帻,女则绀衣”。现在则改以巾褐裙帔为道士之法服,
“巾褐及帔,出自上道(盖指上清法——引者注),礼拜着褐,诵经着帔。……夫巾褐
裙帔,制作长短,条缝多少,各有准式,故谓之法服”。①此后,逐渐增修,至南北朝
末,基本形成一套完整的服饰制度。即按道士入道年限及学道之深浅,分为若干等级,
对每个等级道士的衣服、冠巾、靴履,应该使用什么布料、应采的颜色、应取的样式等,
作出具体的规定。每个等级的道士皆须按此着装,不得混淆。
据南北朝所出之《传授经戒仪注诀》载,道士服饰有:
“葛巾、单衣、被(帔)、履、手板。”②据时间大体相同之《洞真太上太霄琅书》
载,则有:“葛巾、葛单衣、布褐、布裙、葛帔、竹手板、草履。”③参照同时期的其
他道书,其服饰不外法服、冠巾、靴履三大项。此三项的形制、颜色及制作方法,略如
下述:
法服南朝宋时所出之《洞玄灵宝道学科仪》卷上《制法服品》曰:“内外法服,
须有条准。若始得出家,未渐内箓,上衣仙褐法帔,皆应著条数。……若受神咒五千文,
皆合着二十四条,通二十四气;若年二十五已上,受洞神灵宝大洞者,上衣仙褐合著三
十二条,以法三十二天天中之尊,法帔二十八条,以法二十八宿宿中之神。亦听二十四
条。随道学之身,过膝一尺。皆以中央黄色为正。若行上法,听著紫。年法小,为下座
者,勿著紫。若中衣法衫、筒袖、广袖,并以黄及余浅净九色为之。皆大领两向交下,
揜心已上覆内衣六寸。若内衣、法裙,听以余浅深色为之,……皆垂及踝。若女冠具上
法者,听以轻紫纱为褐,若裙必用深黄,不得辄用余浅色。其上、中、下之衣,不可计
缘之内外,皆大幅帖缘为之。”④《洞玄真一自然经诀》规定灵宝道士所穿之法服为:
“褐皆长三尺六寸,三十二条。若鹿皮巾褐至佳,皮褐无条数也,黄裳对之。”⑤
《洞真四极明科》规定上清道士之法服为:
“帔令广四尺九寸,以应四时之数;长五尺五寸,以法天地之气。表里一法,表当
令二十四缝,里令一十五条,内外三十九条,以应三十九帝真之位。……凡女子学上清,……
当冠元君之服,用紫纱作褐,令用二丈四尺,身袖长促(《要修科仪戒律钞》卷九引此
文‘促’作‘短’,是——引者注),就令取足,当使两袖作十六条,身二十二条(当
为二十三条——
引者注)。又作青纱之裙,令用四十五尺,作八幅,幅长四尺九寸,余作攀腰,分
八幅(《要修科仪戒律钞》卷九作‘分幅’——引者注)作三十二条,此则飞青之裙元
君之服也。”⑥由上可见,道士法服的基本形制为:上著褐,下著裙(裳),外罩帔。
此实为沿袭古代上衣下裳之制。同时,在褐、帔等之制作上,又采取条块剪裁与缝制的
方法。上云“二十四条”、“三十二条”之“条数”,即指衣料被剪裁之条块(幅)
数,亦即将此条块加以缝合而成衣的“条缝”数。此法亦源于古制。《礼记·深衣》
即规定“深衣”须裁剪成十二幅后加以缝合,谓:“制十有二幅,以应十二月。”⑦另
外,“长裙大袖”是道教法服的一大特点,其道袍、戒衣等,袖口宽一尺八寸,或二尺
四寸,故旧时有民谣云:“二可怪,两只衣袖像口袋。”⑧冠巾《洞玄灵宝道学科仪》
卷上《巾冠品》云:“若道士,若女冠,平常修道,戴二仪巾。巾有两角,以法二仪;
若行法事,升三箓众斋之坛者,戴元始、远游之冠。亦有轻葛巾之上法,元始所服,……
亦谓玄冠。”⑨梁或隋代所出之《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三引南北朝所出之
《科》书曰:
“道士、女冠,皆有冠、帻,名有多种,形制各殊,……并用谷皮笋箨或乌纱纯漆,
依其本制,皆不得鹿皮及珠玉采饰。”AB大体说来,平时戴巾、帻,作法事时戴冠,而
巾冠之名称、式样则有多种。
靴履《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三引南北朝所出之《科》书曰:“道士、
女冠履制皆圆头,或二仪像,以皮、布、絁、绢装饰,黄黑其色,皆不得罗绮锦绣。……
其袜并须纯素,絁、布、绢为之。其靴圆头阔底,鞋唯麻而已。自外皆不得著。”AC又
云:“《科》曰:凡道士、女冠,履、屦,或用草,或以木,或纯漆布、帛、絁、绢。”
AD《洞玄真一自然经诀》《洞玄太极隐注经》又规定灵宝道士著草履。AE以上布鞋、草
履盖为平时所穿,高功法师作法事时,则穿靴或舄(复底靴)。
《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五《法服图仪》,还将各阶道士之不同著装绘制
成图,并逐一作了解释:正一法师,玄冠、黄裙、绛褐、绛帔二十四条;高玄法师,玄
冠、黄裙、黄褐、黄帔二十八条;洞神法师,玄冠、黄裙、青褐、黄帔三十二条;洞玄
法师,芙蓉冠、黄褐、黄裙、紫帔三十二条;
洞真法师,元始冠、青裙、紫褐、紫帔青裹,表二十四条,里十五条;大洞法师,
元始冠、黄裙、紫褐加上清法,五色云霞帔;三洞讲法师,元始冠、黄褐、绛裙、九色
离罗帔。又云:“女冠法服、衣褐,并同道士,唯冠异制,法用玄纱,前后左右皆三叶。”
AF以上就是南北朝时期形成的道士服饰在用料、颜色、形制及制作方法等方面的制度的
大概情形。
道教十分珍视自己的服饰,称其传自黄帝或老君,要道士依制穿著,以有别于普通
百姓。南北朝所出的一些道书中,还借服饰名称解释的机会,赋予以宗教道德意义,用
以勉励道士修道立德。《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卷四《法服诀第八》云:
“法服者何也?伏也,福也,伏以正理,致延福祥。济度身神,故谓为服。”AG
“夫冕者,勉也,勉励立德,免诸尘灾。冠者观也,德美可观,物所瞻睹。巾者洁也,
敛束洁净,通神明也。
帽者焘(通帱,意谓覆盖——引者注)也,覆焘身首如云雾也。……龙衣华服,明
德所堪,单衣通著,本是深衣。衣此深衣,学以正心,心得深理,终入道源。……褐者
遏也,遏恶扬善。帔者披也,披道化物。裙者归也,万福所归。一名曰裳,裳者常也,
虑迷夫道,常存得常。女子袿?,道继真?,以防诸恶,义与褐同。……履者何也?理
也,非礼不动,非礼不行,行则善理,唯礼是从,从礼得理,入道成真。舄者释也,解
除滞踪。准此而思,触长无惑矣。”AH为了使道士珍惜道服,道教还制定了一套道士入
道时授受道服的仪式。此制不知始于何时,现见载于北宋贾善翔所作《太上出家传度仪》
中。据该书载,仪式开始,由保举师引入道弟子先拜三清大道,次拜度师,礼皇帝,谢
先祖,辞父母,辞亲友,然后进入授衣正仪。略谓:“次保举师与脱俗衣,先着履。度
师赞云:汝先足蹑双履,永离六尘。……愿汝一心奉道,履践灵坛,凡所行游,不步凶
恶之地,常登法会,径陟仙阶……次系裙。度师赞云:裙者群也,以群统为意,群于道
友,统以清净。又谓之裳。盖在上为衣,在下为裳,以表守谦下为常行之法则。能如是
者,灾害不生,诸圣佑护。……次着云袖。度师赞云:轻剪黄云,裁成法服,上以衬霜
罗之帔,下以统飞霄之裙,为中道之衣,不可须臾离体。……次披道服。度师赞云:道
服者,乃天尊老君之法服也,真圣护持,人天赞仰。……行住坐卧,常须护持。……
次顶簪冠。度师持于手中赞云:汝顶是冠,冠者冠也,一身之上,最处崇高,总括
众发,斗星灿烂,岳势巍峨,像列真之朝元。……AI道士入道,须举行仪式授以道服,
实为道教服饰制度之又一内容。
再次,南北朝时期还对法服的使用、存放等作出种种规定。《洞玄灵宝道学科仪》
卷上《敬法服品》曰:“若道士,若女冠,上衣褐帔,最当尊重。……一者,未著之前,
函箱盛之,安高净处;二者,既著之后,坐起常须护净;三者,暂解之时,勿与俗衣同
处;四者,虽同学同契之人,亦不许交换;五者,不得乞借俗人非法服用,直至破敝,
皆须护净焚弃。”AJ这也是道教服饰制度之又一内容。
道教十分重视自己的传统,凡是已经形成的信仰、制度,总是长期坚守不渝。其服
饰制度就是如此。据唐朱法满《要修科仪戒律钞》、北宋刘若拙《三洞修道仪》等所载,
唐、宋的道教服饰,即据南北朝所定之制度。《三洞修道仪》所规定的各阶道士之法服、
冠、履,与《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所定者大同小异。今人周锡保《中国古代服
饰史》第九章“宋代服饰”中叙及宋代道士服饰,曰:“道士的服饰有法衣、褐、被和
常服的道袍、大衫。法衣是法师执行拜表、戒期、斋坛时穿的,指的如全真派中的霞衣、
净衣、信衣、鹤氅(又名羽衣)等,以及正一派中的行衣、罡衣、混元衣、班衣、忏衣
之类。其中法衣、鹤氅等,一般以直领对襟为多。常服即是道袍,所着的大小褂衣,或
名大小衫,这是平常穿的,大多是用交领斜襟的。这种外衣和内衣,大致同一般人相似。”
又云:“道家的服色有褐、青和绯,是指法服而言。自唐开始赐李泌紫色之后,宋
代也有赐林灵素以紫服的。”“道家著衣,是先穿道袍之类,然后在道袍之外束以环裙,
即下裳,再把鹤氅、罡衣等加罩在外面”。宋时道士所戴之冠,“同一般人戴者相似,
如黄冠、金冠、芙蓉冠、五岳灵形图冠、二仪冠等。……道家平时穿履,法事时穿舄,
舄、履用朱色”。“至于女道士的冠服,大体也同男者相似,也是束发戴冠巾而衣道服”。
AK该书作者经此考察后认为,道教冠服“不同于僧侣们源于天竺的佛教的服饰,而道服
是源出于本土的服饰。所以《学斋占毕》载:‘然冠、履两事,反使今之道流得窃其所
以,坚持不变。凡闲居则以巾覆冠,及谒见士大夫并行科开章,则簪冠而彻巾穿舄,是
三代之制,尚于羽士见之。’这就是说,我国早期的服式(饰)制度,在道家者流还保
持着遗制,也就是说,宋时道士还保持着古人上衣下裳的簪冠的形制。”LB元代后期,
道教诸派合并而为全真、正一两大派,此后,两派的着装大同小异,皆大体沿袭古制。
今人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第一三○节,据永乐宫纯阳殿元代壁画择取五道童服
饰加以研究,认为:“五道童衣着近似一般宋、明道童式样,青绿绢衣,长才过膝,用
丝绦系腰,衣左衽交领加沿,和宋代‘道服’小有同异。”LC并称:“据元明间通俗读
物《碎金》记载,道服中即有星冠、交泰冠、三山帽、华阳帽、漉酒巾、接篱巾等等名
目,必然具备不同式样。又元明读书人戴的纯阳巾,也和道家传说吕洞宾有关系。”又
据《绿云亭杂言》称,明太祖初有天下,一夕至神乐观,见一道士于灯下结纲巾,后即
下旨将此纲巾推行天下,从而使道教服饰“影响到明代巾裹制度。”LD朱元璋第十六子
宁王朱权所著《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中,曾记明代道教冠服制度,其所记上清法服、女
真衣等,即南朝所出《洞真四极明科》所规定的上清道士服制;所记道袍、鹤氅及雷巾、
纲巾、靴、履之形制,亦与古制大同。LE可见至明代,道教服饰仍无多大变化。
至清代,全真龙门派道士闵一得在《清规玄妙》中,记载了清代全真派的服饰,曰:
“全真所戴之巾有九式:一曰唐巾,二曰冲和,三曰浩然,四曰逍遥,五曰紫阳,六曰
一字,七曰纶巾,八曰三教,九曰九阳。所谓唐巾者,唯唐朝吕纯阳祖师之派裔可戴。
其或老者戴冲和,少者戴逍遥,或冷时用幅巾,雪夜用浩然,平时用紫阳、一字,各从
其宜。上等有道之士,曾受初真戒者,方可戴纶巾、偃月冠;中极戒者,三教巾、三台
冠;天仙戒者,冲虚巾、五岳冠。巾皆用元色布缎所置。盖元为天,头圆象天;天一生
水,水色属元,元机于道,以元色顶于首,尊道也。”LF又称:“凡全真服式,唯青为
主。青为东方甲乙木,泰卦之位,又为青龙生旺之气,是为东华帝君之后脉,有木青泰
之喻言,隐藏全真性命双修之义也。朝参公服,顶黄冠,戴玄巾,服青袍,系黄绦,外
穿鹤氅,足缠白袜,脚纳云霞朱履,取五行俱备之故耳。若宗、律两师,加中单礼足,
方谓合式。”LG现代道士之服饰,“约有六种:(1)大褂。袖宽一尺四寸,袖长随身。
(2)得罗(俗称道袍——引者注)。袖宽一尺八寸,长随身,大礼服。以上衣服均蓝色。
(3)戒衣。袖宽二尺四寸,袖长随身,受戒用,黄色。(4)法服。方丈大典用,紫色。
(5)花衣。出外念经用,杂色。(6)未受戒道士之大褂及得罗均应为黄色。”LH冠巾

大体与清代同,其名目如《清规玄妙》所载。平时,“道士一般著白布袜、云履或青鞋。”

分类

可以分为道巾、道冠、道袍、鞋袜、佩饰等五个部分。

道巾

道巾指道教徒戴的帽子。俗言“道有九巾”,但是九巾的名目并不固定。清代闵小艮《清规玄妙》记载的九巾,为唐巾、冲和巾、浩然巾、逍遥巾、紫阳巾、一字巾、纶巾、三教巾和九阳巾。清末至今,变化较大,现在流行的九巾为;混元巾、庄子巾、纯阳巾、浩然巾、逍遥巾、荷叶巾、太阳巾、一字巾、包巾等九种。

混元巾:又称“冠巾”。圆形,硬壳,帽顶有洞,可以露出发髻。后上部稍高起,以示超脱。混元巾是道教最正式的头巾,规定举行“冠巾”仪式拜师之后的道士方可戴用,现在这一限制逐渐打破,未经冠巾戴用此巾的道士不在少数。全真派高功在举行斋醮科仪时均用此巾,并在露出的发髻上面别以道冠。正一派道士今日已无蓄发传统,为了方便,就将混元巾和道冠缝在一起戴用,有的帽顶还折出方角,成为混元巾的一种变体,台湾道士称为“网巾”,又名“角冠”。

庄子巾:又称“南华巾”。帽底圆形,顶坡而平。帽顶向后上方高起,以示超脱。帽前正中饰有“帽正”(见后介绍)。多在秋冬天气戴用,道士不蓄发者或年老脱发者喜戴此巾。

纯阳巾:亦称“乐天巾”、“华阳巾”、“紫阳巾”、“九阳巾”或“九梁巾”。帽底圆形,顶坡而平。帽顶向后上方高起,以示超脱。帽前上方有九道梁垂下,“九”为纯阳之数,代表道教“九转还丹”之意。帽前正中镶有帽正。现在的正一派道士多戴此巾。

浩然巾:即“风帽”。里面絮以棉花,以为御风挡寒之用。北方的道士(尤其老年道士),冬日风雪天气可用此巾。

逍遥巾:乃是一块方形(亦有圆形)巾料,包于发髻之上,系上两根长长的剑头飘带,称为逍遥巾。另有一种是用庄子巾或纯阳巾,饰以美观的云头图案,帽后缀上两根长长的剑头飘带,亦称逍遥巾(古称“雷巾”)。年轻道士喜戴此巾,行动之间,飘带摇拽,显得潇洒自如。但有些道观的老道长认为戴用此巾有失庄重,而废止之。

荷叶巾:外形类似庄子巾,帽底圆形,顶坡而平。帽顶向后上方高起,以示超脱。帽前正中镶有帽正。帽子有褶如同荷叶,故名。

太阳巾:即草帽或棕笠。道士夏季在烈日下劳作,可戴此巾。有的道士为了和社会上有所区别,就在帽顶掏洞露出发髻,或在帽沿上绘以八卦、太极等道教图案,或者写上自己所住道观的名字。

一字巾:即一根束发用的带子,两端各缀一片帽正,两片帽正相叠扣在一起,就能戴在头上。这是所有道巾之中,最为简便的一种。道教规定,不可光头进入殿堂,必须戴有道巾,若无其他道巾,扎上这根带子也可顶替。

包巾:又称“扎巾”。乃是一块方形布料,四角缀有带子,可以勒在头上。帽前正中可饰帽正,但多数不用帽正。包巾是道教最不正式的一种头巾,初入道门尚未拜师者即戴此巾,也有人认为不应列于九巾之内。《三才图会》:“幅巾古贱者之服也,汉末始为士人之服。”不过现在有的正式道士也戴此巾。

道教虽有“九巾”之名,但是一般道士只取少数几种日常戴用。现在全真派道士日常多用混元巾、庄子巾和一字巾,正一派道士多用纯阳巾和网巾。

道冠

道冠指道士所戴之冠。多为木制,近世也有塑料制品。按其不同用途,可以分为黄冠、五岳冠、星冠、莲花冠、五老冠等五种。

黄冠:又称“月牙冠”或“堰月冠”,俗称“冠子”。月牙状,下沿有相对两孔,穿过木簪,可以别在发髻上面。这是全真派道士常用的道冠,冠巾拜师之后即可戴此。冠顶两端,各刻一道指甲掐痕。传说全真祖师丘处机掌教之时,元代皇帝曾赐给他一块金子和一块玉石,要他戴在头上,丘处机当即运用道家内功,调动体内二味真火,在手心把金子揉捏成月牙冠,又把玉石掐捏成簪子,用指甲掐着戴在头上,惊得皇帝目瞪口呆,丘处机从此成为掐金断玉的金玉两行的祖师爷。后来的全真弟子为了纪念丘处机,就在黄冠上留下这两道印痕。

五岳冠:又称“五岳真形冠”或“五岳灵图冠”。覆斗形,上刻“五岳真形图”。受过三坛大戒的道士,方可戴用。

星冠:又称“五斗冠”。覆斗形,上刻东西南北中五方斗宿图案。道士拜斗时戴用此冠。

莲花冠:又称“上清冠”。状似莲花式画顶插有如意头。做道场时,高功戴用此冠。

五老冠:乃围戴头部之冠。无顶,莲瓣形,五片莲瓣上绘有“五方五老”的神像。两边垂有两条剑头长带,上有神像图案或“太乙救苦天尊”字样。一般在做施食道场时,高功戴用此冠。

以上各种道冠,均在参加宗教活动时才可戴用,其他非正式场合,则须摘下。

道袍

道袍指道教徒穿在外面的长袍。可以分为大褂、得罗、戒衣、法衣、花衣、衲衣等六种。

大褂:大襟,长及腿腕,袖宽一尺四寸,袖长随身。是最普通的一种道袍,道教徒日常穿用。另有长及于膝者,称为“中褂”。现在多为窄袖,以便日常作务。皆为蓝色,代表法天之意。《大明会典》云:“道士常服青”。

得罗:蓝色,大襟,长及腿腕,袖宽一尺八寸以上,袖长随身。冠巾之后成为正式道士,方可着用此衣,为参加宗教活动之礼服。

戒衣:黄色,大襟,长及腿腕,袖宽二尺四寸以上,袖长随身。黄色属土,土可化育万物,戒衣采用黄色,除了示以庄重之外,寓有“道化万物,参赞化育”之意。惟有受戒道士,方可着用此衣。从前道教传戒制有“三衣”,以供领受初真戒、中极戒和天仙大戒的道士分别着用。现在传戒是一次授完,所以仅用此种戒衣。

法衣:又称“天仙洞衣”。对襟,长及小腿,无袖披,袖长随身。上有金丝银线绣的各种道教吉祥图案,如郁罗萧台、日月星辰、八卦、宝塔、龙凤、仙鹤、麒麟等。举行大型斋醮科仪时,道场为主的高功身着此衣。方丈在举行隆重祀典时穿着此衣,则为紫色。传言道祖老子骑牛出关时“紫气东来”,故道教崇尚紫色道服。唐宋以来的皇帝,亦多赐给名道高真以紫色道服。

花衣:又称“班衣”。亦属法衣。对襟,长及小腿,无袖披,袖长随身。上面亦有各种绣花图案,但较天仙洞衣显得简洁,举行大型斋醮科仪时,众经师着用此衣。也有红色或黄色不带图案者,为做一般道场的经师穿用,称为“经衣”。

衲衣:亦称“衲头”。大襟,长及小腿。多层粗布缝制,显得笨拙厚重。过去云游的道士野外打坐时穿用,以御风寒。今日道士多已不用,少数道士还保存着过去代代相传的衲衣。

以上服装,均取肥大宽松,以寓包藏乾坤、隔断尘凡之意。又取直领,以示潇散。

鞋袜

道教徒所穿的鞋袜,有常见的几种样式。

圆口鞋:黑色,鞋口深,圆口。为一般道士日常穿用。

双脸鞋:黑色,圆口,鞋脸中间有两条突起的梁子,将鞋脸一分为二,故名。有的还在鞋帮部位饰以云头图案,显得超脱出俗。这是较为正式的一种道士鞋。

十方鞋:鞋口圆,鞋帮为黑白相间的条形图案。还有一种,是在鞋帮上面相间开洞,适宜夏天穿用。

麻鞋:古云“履”或“麻履”。是用麻绳编制的鞋,适宜夏天或下雨天气穿用。现在穿此鞋者较为少见。

以上几种鞋,在道教并无严格规定。现在道士,平时亦有穿用社会上出售的布鞋或运动鞋者。

云履:也叫“朝鞋”。鞋底较厚,鞋帮上衬以云头图案。为斋醮法坛上高功所穿。

高筒袜子:又称“高靿袜子”,俗称“白袜子”。白色,袜筒裹至膝下,用带子扎系。白色代表白云,象征遨游天界。道教规定,进入殿堂必须穿上此袜,如果没有,也必须把裤脚扎住才行。

道靴:高功法师在举行大型斋醮法事所穿的鞋,其制黑色高筒,白漆高厚硬底;云鞋,大型斋醮法事中高功所穿,其制彩锦浅帮,绣制云纹,圆头厚白底,多在高功踏罡步斗时所用。

另外,近年出现一种“筒子袜”,属于高筒袜子的一种变体,即把高筒袜子的袜脚部分去掉、只用其袜筒部分。外观上与高筒袜子差不多,尤为适合夏天穿用。

佩饰

佩饰指道教徒佩戴的各种饰物用品。

道簪:俗称“簪子”。为道士盘别发髻之用。一般用黄杨木或玉石、金属制成。条状,略呈弯曲,亦有直形,有些后端还刻有太极、八卦图案或葫芦形状。

帽正:多为玉制。方形,镶在帽前正中。除了作为装饰之外,还有检查道巾是否戴正的作用。

慧剑:是道袍上的一种装饰。为两条剑形长带,缝于道袍的纽扣部位。唐末道人吕洞宾改剑术为“一断烦恼,二断色欲,三断贪慎”,慧剑的寓意即在于此。

佩剑:即道士佩带的宝剑。中国古人即有佩剑之风,《道书援神契》说“古之士大夫皆佩剑”。

道教多为雌雄双剑,相并背于身后。现在道士佩剑者并不多见,除了偶尔看到云游道士有佩剑者以外,一般是悬挂在住室之内,以为辟邪除魔之用。

葫芦:八仙之中的李铁拐即带有葫芦,里面盛放仙丹。道士佩带葫芦,一般盛放道教丹药,以为舍药疗疾之用,在云游道士中较为多见。

鱼鼓:又作“渔鼓”。打击乐器,在长竹筒的一头蒙上薄皮,用手敲打。从前道士演唱道教神仙故事的曲子 (即“道情”),以此伴奏。现在道教中已经绝迹。

单瓢:又称“缘瓢”。是用硬木刻制的瓢状器皿。为过去云游道士必备之物,在外面化缘盛放饭食之用。今日道士已不用此物。

拂尘:乃为木制或金属做成的柄,柄端扎有棕丝或马尾。可作拂扫尘埃或驱除蚊蝇之用。道士手持拂尘,意在扫除心灵的污垢,清静身心。

阴阳环:乃为连在一起的两个圆环,可以拿在手中来回转动,代表“阴阳循环,周而复始”之意。一般为木制或玉制。亦有三环相套者,称为“三才环”或“三环套月”。老年道士尤喜玩此,以为活动指腕之用。


9. 道教创始于哪个年代

道教与道家
“道家”与“道教”二词,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从历史来看,这两个词指称过很多不同的内容,也曾混为一谈;现在也仍然有人主张将二者等同起来。然而,如果将道家理解为由老子、庄子开创,并在魏晋被重新发明的哲学思想流派,将道教理解为于两汉逐渐形成,后又有若干发展分化的宗教,那么,虽然道教在理论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因素,甚至奉老子为教主,但是二者还是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说道教理论就是道家思想。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有其神仙崇拜与信仰,有教徒与组织,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动,其主要派别的传承是大致清楚的。道家作为一个哲学思想流派,其思想流变与代表人物应是它被解说时最重要的内容;魏晋之后道家思想的传承流变,现在看来还是模糊而难以说清的,但它对历代学者文人的影响却仍是依稀可辨的;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狭义的“道家”指的就是先秦时代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流派。
道教神学与道家思想的异同,确实一言难尽。试举一例:道教所谓长生不老,成仙通神,老、庄并未言及,也不能视为老、庄思想的合理的引申,甚至可以说,与自然之道亦不无悖逆。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道家倡导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黄帝、老子为创始人,并称黄老。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老子》第25章)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 其后,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采纳。道家从此成为非主流思想。 虽然道家并未被官方采纳,但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宋明理学更是揉合了道学的思想发展而成。

道家思想后来被张鲁的五斗米道等宗教吸收,并演变成中国的重要宗教之一——道教。魏晋风流在清谈玄学时更着重炼丹。因此,道家与道教常被人混淆。

道教是在中国形成并传播的一种多神宗教,在中国古代影响仅次于佛教。道教被认为是和儒教和佛教一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道教以道作为其追求目标,道教因此而得名。道教是在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吸收神仙方术、民间鬼神崇拜观念和巫术活动而形成。它主张清静无为,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渊源
道教虽奉老子为祖师,但其主张与老子、庄子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而更多得益于汉初盛行的以老子之名言修道养寿的黄老道。道教的另一渊源是始于战国、盛于秦汉的方仙道。此外,亦可遥追殷商的鬼神崇拜。
道教在其逐渐形成的过程中,与当时正进入中国的佛教的互动(佛教对道教的影响以及道家对佛教中国化的影响),也很值得注意。

发展历程
道教的发展一般分为汉魏两晋的起源时期、唐宋的兴盛、元明期间全真教的出现和清以后衰落四个时期。
道教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作为道教最终形成的两个标志性事件,一是《太平经》的流传,一是张道陵的五斗米道。东汉顺帝时(126年-144年),于吉、宫崇所传的《太平清领书》(即后来所谓《太平经》)出世,得到广泛传播。到东汉灵帝时,张角奉《太平清领书》传教,号为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信徒遍布天下九州,已是颇有影响。后来黄巾起义失败,太平道日趋衰微。同样是在东汉顺帝时,张陵学道于蜀郡鹄鸣山,招徒传教,信道者出米五斗,故称五斗米道。其孙张鲁保据汉中多年,后又与最高统治当局合作,使得五斗米道的影响从西南一隅播于海内,遂为道教正宗。
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炼丹术的盛行和相关理论的深化,道教获得了很大发展。同时道教也吸取了当时风行的玄学,丰富了自己的理论。东晋建武元年,葛洪对战国以来的神仙家理论进行了系统地论述,著作了《抱朴子》,是道教理论的第一次系统化,丰富了道教的思想内容。南北朝时,寇谦之在北魏太武帝支持下建立了“北天师道”,陆修静建立了“南天师道”。
到了唐宋,唐高祖李渊认老子李耳为祖先,宋真宗、宋徽宗也极其崇信道教,道教因而备受尊崇,成为国教。此时出现了茅山、阁皂等派别,天师道也重新兴起。在理论方面,陈抟、张伯端等人阐述的内丹学说极为盛行。
金朝时,在北方出现了王重阳创导的全真道。后来,王重阳的弟子丘处机为蒙古成吉思汗讲道,颇受信赖,并被元朝统治者授予主管天下道教的权力。而同时,为应对全真道的迅速崛起,原龙虎山天师道、茅山上清派、阁皂山灵宝派合并为正一道,尊张天师为正一教主,从而正式形成了道教北有全真、南有正一两大派别的格局。
明代时,永乐帝朱棣自诩为真武大帝的化身,而对祭祀真武的张三丰及其武当派大力扶持。此时,道教依然在中国的各种宗教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
清代开始,满族统治者信奉藏传佛教,并压制主要为汉族人信仰的道教。道教从此走向了衰落。

阅读全文

与道教服饰在什么时代经谁手时有定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定制六平方红宇牌橱柜雷多少钱 浏览:737
宁波意大利家具品牌有哪些品牌大全 浏览:636
筑巢家居质量怎么样 浏览:698
上犹千惠家电电话多少 浏览:547
家居商场里东西有虚假怎么办 浏览:310
2020年九月多久适合装修 浏览:125
钢结构柱子用什么材质装修 浏览:943
量手定制对戒卷什么意思 浏览:373
什么木质家具对人体健康有益 浏览:158
衣柜kd软件怎么用 浏览:696
国家电网客服简历怎么写 浏览:877
装修二级都能干什么活 浏览:946
金牌橱柜装了多少钱 浏览:116
4米橱柜一般用多少板 浏览:211
为什么装修公司要送家电 浏览:874
连接衣柜里面的螺丝怎么拆 浏览:63
大赢家电玩城怎么老输钱 浏览:717
建材门店导购怎么样啊 浏览:839
装修垃圾有什么东西 浏览:606
西安哪个建材市场出售白灰 浏览:30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