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代著名家具有哪些品种
对于明代家具风格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是我们欣赏家具、鉴定家具时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明代家具的风格特点,细细分析有以下四点: 明代家具的木材纹理,自然优美,呈现出羽毛兽面等膝陇形象,令人有不尽的遐想。明代家具充分利用木材的纹理优势,发挥硬木材料本身的自然美,这是明代硬木家具的又一突出特点。明代硬木家具用材,多数为黄花梨、紫檀等。这些高级硬木,都具有色调和纹理的自然美。工匠们在制作时,除了精工细作而外,同时不加漆饰,不作大面积装饰,充分发挥、充分利用木材本身的色调、纹理的特长,形成为自己特有的审美趣味,形成为自己的独特风格。这是明代家具的又一特点。
明代家具的风格特点,概括起来,可用造型简练、结构严谨、装饰适度、纹理优美四句话予以总结。以上四句话,也可说四个特点,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明代家具的风格特征。当我们看一件家具,判断其是否是明代家具时,首先要抓住其整体感觉,然后逐项分析。只看一点是不够的,只具备一个特点也是不准确的。这四个特点互相联系,互为表里,可以说缺一不可。如果一件家具,具备前面三个特点,而不具备第四点,即可肯定他说,它不是明代家具。后世模仿上述四个特点制的家具,称为明式家具。
2. 明清家具常用的木材有哪些
亲,中国明清家具的用材是有讲究的,中国明清家具用材,主要分为硬木内和白木两类,由此家容具也可分为硬木家具和白木家具。硬木主要有紫檀、黄花梨、鸡翅木、铁梨木、酸枝木、柞榛木、乌木、花梨木、樟木等。白木包括榉木、榆木、楠木、核桃木、黄杨木等。
明清家具的用材大体相同,但明以黄花梨、紫檀、鸡翅木、铁力木、榉木为多;清以紫檀木为最上乘用料,红木,鸡翅木、铁力木亦有,黄花梨相对要少,榉木、榆木、柞榛、核桃木民间使用最为广泛。
黄花梨 在明清家具中首选材料是黄花梨木, 这种材料颜色不静不喧, 纹理或隐或现,生动多变,黄花梨古无此名,而只有花梨,或写作花榈。后来冠以黄字,主要藉以区别现在还大量用来制造家具的所谓新花梨。其显着特点是花纹面上有鬼脸,即树结子为最佳,花粗色淡者为低。另一特点是其心材和边材差异很大,其心材红褐至深红褐或紫红褐色,深浅不匀,常带有黑褐色条纹,其边材灰黄褐或浅黄褐色。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3. 明式家具椅子有哪几种
四方抄扶手椅是明代椅子的代表作,亦名南官帽椅。
椅背、扶手、椅座都是方的,称四方椅,是扶手椅的基本造型,在它的形制上可变化成玫瑰椅,灵动些变成文椅,一出头成官帽椅,扶手椅是江南流行的椅子,是苏州这块土地孕育了雍容大方的扶手椅,椅面有方形和扇形两种。
明式椅子的特征简洁、明快、圆润,扶手椅的形态以方见长,横直结构以圆料为主,无束腰,用材匀称,不粗不细让看得舒服。
4. 明清家具分类都有哪些
家具是我们生活里面非常重要的一部份,从家具设计来看,明清家具的人气是非常高的,具有更加典雅的搭配和装饰效果,那么,明清家具分类都是什么?在挑选家具的时候应当要斟酌到的事项都是什么?这里就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分类,看看如何挑选到适合的家具产品,为自己的居家生活打造舒适和美好感。
明清家具分类——卧具类
明清家具的设计是比较多的,首先就是卧具类,最具典型代表的就是床榻之类的设计了。床榻在我们生活里面是比较重要的,也是休息的主要挑选,明清时期的床榻设计重视的是整体的雕刻艺术和什么是结构等,力求能够满足用户们的生活需求。
明清家具分类——坐具类
明清家具的分类中,坐具类是比较经常使用的,明清时期的坐具设计比较重视实用性,整体的结构设计也都相当不错,款式风格多,在整体的设计上都有很不错的搭配,成了众多居家用户们理想的挑选。
明清家具分类——起居类
在平常的起居生活里面,各类家具也是常常会使用到,例如、古人更重视的就是书房众多桌案等,在设计的时候也是相当考究。明清时期的家具在用料上非常讲求,严格地把关挑选进程,而且在设计的时候更重视的是细节上的雕刻,展现其迷人的艺术魅力感。
明清家具分类——屏蔽类
中国比较具有典型的家具设计应当就是屏风等这么的屏蔽类设计,这类型型家具设计比较具有中国的传统雕刻和艺术设计魅力,能够展现出更好的设计效果。屏风的利用是比较多的,根据不同地域文化和什么是需求在设计上也都有了新的搭配,展现地方特点。
明清家具分类——存贮类
存贮类的家具设计事实上,还是比较多的,明清时期的款式更具古典艺术魅力,主要包括了箱子和柜子,和什么是其他的存储家具等。其设计比较重视实用性,在整体的搭配上也都更具有中国的传统雕刻感,更符合人们的居家生活需求。
明清家具分类是比较多的,根据不同用户们的居家生活需求在家具的挑选和搭配上都会有所不同,在挑选的时候可以自己先有个基本的了解,看看需要什么样的家具,自己做好整体的搭配和计划,享遭到更加舒适美好的生活。
5. 明式家具元素有哪些谁能介绍下
一、建筑元素
;我国的传统家具,就其造型分为无束腰和有束腰两大体系。
无束腰家具如“几”和“案”,其形颇有古趣,它主要是吸取了我国古代建筑上大木梁架的结构造型而成。如一腿三牙方桌其造型与唐代南禅寺如出一辙。随着时代的变迁,家具的造型也随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变化,造型上开始多样化,如卡子花方桌。
有束腰家具比无束腰家具出现要晚一些,主要是吸取唐代壶门床、壶门案和须弥座(又名“金刚座”、“须弥坛”,源自印度,系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的结构造型而成。这在明式家具的桌、案、几上都有表现。
二、装饰元素
1、壶门床造型:传统家具在借鉴壶门床造型形成有束腰家具后,壶门造型在家具上的运用更多是起装饰作用,多见于桌、几、架子床等,运用比较广泛,变化各异,起到了不错的美化装饰作用。
2、雕刻:雕刻技艺在明式家具上的运用无处不在。明式家具的雕刻艺术与先秦两汉传统艺术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表达了文人崇尚高雅的心境,也反映了人们企望祥和幸福的美好愿望。纹饰形态主要有:
(1)飞禽走兽纹,如螭龙纹、凤纹、麒麟纹等,其中龙凤之形尤为突出;
(2)吉祥花卉及人物纹,如牡丹纹、灵芝纹等,山水人物则展现带有情节性和故事性的画面;
(3)仿古纹饰,有仿古玉纹饰,仿青铜博古纹饰等;
(4)西洋纹饰,如西番莲纹,在西方它犹如牡丹一样备受人们的喜爱。
3、镶嵌:将瘿木、文石、玉石等精美材质嵌入家具中也是明式家具的一个特点,由于明式家具注意以简约为美,装饰性素材一般点到即止,起画龙点眼的作用,往往取得不凡的艺术效果。
4、铜活:铜等金属配件在明式家具上的使用也不在少数,它不仅起到点缀修饰作用,也有其实用性。
三、文人元素
中国书法多用毛笔蘸墨在宣纸上行笔,生宣纸吸水性强但略泅水,行笔之中笔画交结处往往有墨迹涸开使局部增大了笔划宽度成为结点给人以力量感,笔划交结夹角端部呈微小弧形、而不是尖角,给人以刚中带柔的美感,字体苍润丰满,这正是中国宣纸笔墨相融的魅力所在,这些神韵被文人生动形象地表现在明式家具上,给人以典雅脱俗的美感和浓郁隽永的文化气息。
书法与明式家具这些形神相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书法对于家具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我们可以从一件件明式家具中找寻到它们的影子。正是由于江南的文人才子将书法艺术与家具的巧妙结合、灵活运用才使明式家具有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顽强的生命力。
思雨易居设计师回答
6. 明清时期的家具有多少种类
在家具的种类上,明清时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丰富,而家具又根据使用者在不同场合的需要进一步细分,不仅有桌、柜、箱类,也有床榻类、椅凳类、几案类、屏风类等,其中最为集中地出现当在清朝初期。
这时的家具精品当数紫檀,也有少量花梨和红木。根据不同的工艺特点,做法上明显不同,可划分为紫檀作、花梨作、红木作以及柴木作等,相互有所区别。
7. 明清家具种类主要有哪些
明清两代,家具艺术高度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不同风格,被冠以“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两个艺术概念。本文拟就明清家具的不同种类,介绍明清两代不同的时代风格。
明清时期,家具的种类繁多。如果将其按使用功能分类后,再进行造型分类就清楚得多了。论其功能可分为卧具、坐具、起居用具、屏蔽用具、存贮用具、悬挂及承托用具。或直接分为床塌、椅凳、桌、案、几、屏联、箱柜、台架等类。
桌案
桌子有两种形式,一种有束腰,一种无束腰。
清·黄花梨无束腰罗锅枨直腿香几
有束腰桌子:是在桌面下装一道缩进面沿的线条,尤如给家具系上一条腰带,故名“束腰”。束腰下的牙板仍与面沿垂直。束腰有两种作法,一种低束腰,一种高束腰。低束腰的牙板下一般还要安罗锅枨和矮佬,或者霸王枨。如果不用罗锅枨和霸王枨,则必须在足下装托泥。起额外加固作用。高束腰家具面下装矮佬分为数格,四角即是外露的因腿上载,与矮佬融为一体。矮佬两侧分别起槽,牙板的上侧装托腮,中间镶安绦环板。绦环板的板心浮雕各种图案或镂空花纹。高束腰的作用不但美化了家具,更重要的是拉大了牙板与面沿的距离,有效地固定了四腿。因而牙板下不必再有过多的辅助部件。有束腰家具不管低束腰还是高束腰,在桌子的四足都削出内翻或外翻马蹄,有的还在腿的中间部份雕出云纹翅。这已成为有束腰家具的一个特征。
黄花梨有束腰展腿式半桌
无束腰桌子:即四腿直接支撑桌面,四腿之间有牙板或横帐连接,用以固定四足和支撑桌面。无束腰桌子不论圆腿也好,方腿也好,足端一般不作任何装饰。只有个别的为减少四足磨损而在足端装上铜套的。其主要目的在于保护四足。同时也起到相应的装饰效果。
案的造型有别于桌子。突出表现为案腿足不在四角,而在案的两侧向里收进一些的位置上。两侧的腿间大都镶有雕刻各种图案的板心或各式圈口。案足有两种作法,一种是案足不直接接地,而是落在托泥上。它又不像桌子托泥那样用四框攒成,而是两腿共用一个长条形的木方子。每张案子须用两个托泥。另一种是不用托泥的,腿足直接接地,在两腿下端横枨以下分别向外撇出。这两种案上部的作法基本相同,案腿上端横向开出夹头榫,前后两面各用一个通长的牙板把两侧案腿贯通在一起,使腿和牙板共同支承案面。两侧的腿还有意向外诧出,以增加隐定性。
还有一种与案稍有不同的家具,其两侧腿足下不带托泥,也无圈口和雕花板心,而是在腿间稍上一些的位置上平装两条横枨。有的在左右两腿间的长牙板下再加一条长枨。这类家具,如果面上两端装有翘头,那么无论大小,一般都称为案。如果不带翘头,那就另当别论了。这类家具,人们一般把较大的称为案,较小的称为桌子。
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研究》书中,把腿足在板面四角的称为“桌形结体”,把四足不在四角而在缩进一些位置的称为“案形结体”。根据这个论断衡量,这种家具具备案的特点较多,尤其是腿足的位置和夹头榫结构,因此,严格说来,还应叫案。桌形结体一般不包括案,而案形结体不仅包括案,也包括这种类型的桌子。人们把大者称案,自不必说,把小者称桌,即案形结体的桌子。说明这类小案桌与同等大小的桌子在使用功能上没有什么区别。也说明案和桌自产生,发展到现在,始终保持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明代桌案的种类有如下几种:
明末 黄花梨卷草纹展腿方桌
1、方桌:凡四边长度相等的桌子都称为方桌,常见的有八仙桌,因每边可并坐二人,合坐八人,故称八仙桌。有带束腰和不带束腰两种形式。方桌中还有一种一腿三牙式的,造型独特,其桌腿足的侧脚收分明显,足端亦不作任何装饰。桌面边框用材较宽,使腿子得以向里收缩。面下桌牙除随边两条外,另在桌角下沿装一小板牙,与其它两条长牙形成135度角。这三个方向的桌牙都同时装在一条桌腿上,共同支撑着桌面。故称一腿三牙。这种方桌不仅结构坚实,造型也很美观。
方桌中还有专用的棋牌桌,多为两层面,个别还有三层者。套面之下,正中做一方形槽斗,四周装抽屉,里面存放各种棋具,纸牌等。方槽上有活动盖,两面各画围棋,象棋两种棋盘。棋桌相对的两边靠左侧桌边,各作出一个直径10厘米,深10厘米的圆洞,是放围棋子用的。上有小盖。不弈棋时可以盖好上层套面,或打牌,或作别的游戏。平时也可用作书桌,名为棋桌,是指它是专为弈棋而制作的,具备弈棋的器具与功能。实际上它是一种集棋牌等活动于一身的多用途家具。
明末清初 黄花梨独板大翘头案
2、长桌、条桌与条案:长桌也叫长方桌,它的长度一般不超过宽度的两倍。长度超过宽度两倍以上的一般都称为条桌。分为有束腰和无束腰两种。条案都无束腰,分平头和翘头两种,平头案有宽有窄,长度不超过宽度两倍的,人们常把它称为“油桌”,一般形体不大,实际上是一种案形结体的桌子。较大的平头案有超过两米的,一般用于写字或作画,称为画案。条案,则专指长度超过宽度两倍以上的案子。个别平头案的长度也有超过宽度两倍以上者,也属于条案范畴。
翘头案的长度一般都超过宽度两倍以上,有的超过四五倍以上,所以翘头案都称条案。明代翘头案多用铁力木和花梨木制成。两端的翘头常与案面抹头一木联作。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家具藏品中,这方面的实例很多。
清·大漆描金花鸟寿字纹半圆桌
3、圆桌和半圆桌:圆桌及半圆桌在明代并不多见,现在所能见到者多为清代作品,也分有束腰和无束腰两种。有束腰的,有五足、六足、八足者不等。足间或装横帐或装托泥。无束腰圆桌,一般不用腿,而在面下装一圆轴,插在一个台座上,桌面可以往来转动,开阔了面下的使用空间,增加了使用功能。
半圆桌,一个圆面分开做,使用时可分可合。靠直径两端的腿做成半腿,把两个半圆桌合在一起,两桌的腿靠严,实际是一条整腿的规格。在圆桌、半圆桌的基础上,又衍化出六、八角者。使用及作法大体相同,属于同一类别。在清代皇宫及王府园林中,是极常见的家具品种。
黄花梨缠枝莲小炕桌(清早期)
4、炕桌、炕几和炕案:炕桌、炕几和炕案,是在床塌上使用的一种矮形家具。它的结构特点多模仿大形桌案的作法,而造型却较大型桌案富于变化。如:鼓腿彭牙桌,三弯腿炕桌等。鼓腿彭牙做法,是桌腿自拱肩处彭出后向下延伸然后又向内收,尽端削出马蹄。牙板因随腿的张出也向外彭出,因而又写作“弧腿蓬牙”。三弯腿炕桌的上部与鼓腿彭牙桌上部完全相同,唯有腿足自拱肩处向外张出后又向里弯曲,快到尽头时,叉向外来个急转弯,形成外翻马蹄。这类炕桌多用托泥。除框式托泥外,还有圆珠式托泥。炕案的做法与大型条案相同。日常使用则与炕几的作用完全一致。在皇宫和王府厅堂常在临窗设坐炕,长度一般与建筑的开间相等,正中设炕桌,两侧放坐褥或隐枕,左右靠墙备摆一炕几或炕案,陈设炉、瓶、盆景等摆设。
明黄花梨炕案炕几和炕案只是形制不同,长短大小则相差无几,多呈长条形,主要用于坐时靠倚,有时也有用于放置器物。概括起来说,炕桌、炕案和炕几,都属于同一范畴的家具。它们在使用中既可依凭靠倚,又可用于放置器物或用于宴享。炕桌是一种近似方形的长方桌,它的长宽之比差距不大。炕案除结构和造型有别于桌外,长宽之比的差距也较大。炕几也叫靠几,长和宽的比例也较大,有别于炕桌。明代时,炕几、炕桌和炕案的使用很普遍,而且非常讲究。明代《遵生八笺·起居安乐》中介绍说:“靠几,以水磨为之,高六寸,长二尺,阔一尺有多,置塌上。侧坐靠衬,或置蕉炉、香盒书卷最便。三物吴中之式雅甚,又且适中。”
明·黄花梨三弯腿方香几
5、香几:香几是用来焚香置炉的家具。但并不绝对,有时也可它用。香几大多成组或成对使用。古书中对各种香几的描绘均很详细:“书室中香几之制二,高可二尺八寸,几面或大理石,或歧阳、玛脑石,或以骰子柏楠镶心,或四、八角,或方或梅花,或葵花、茨菇,或圆为式,或漆、或水磨诸木成造者,用以阁蒲石,或单玩美石,或置香椽盘,或置花尊以插多花,或单置一炉焚香,此高几也。”
香几的形制以束腰作法居多,腿足较高,多为三弯式,自束腰下开始向外彭出,拱肩最大处较几面外沿还要大出许多。足下带托泥。整体外观呈花瓶式。高度约在90一100厘米之间。
清式瘿木面香红木矮几
6、矮几::矮几是一种摆放在书案或条案之上用以陈设文玩器物的小几。这种几,由于以陈设文玩雅器为目的,故要求越矮越好。常见案头所置小几,以一板为面,长三尺,阔一尺二寸,高仅三寸余,有的还嵌着金银片子。几面两端横设小档两条,用金泥涂之。面下不宜用腿,而用四牙。
茶几
7、茶几:一般以方形或长方形居多。高度相当于扶手椅的扶手。通常情况下都设在两把椅子的中间,用以放置杯盘茶具,故名茶几。
蝶几
8、蝶几:蝶几又名“七巧桌”或“奇巧桌”。是依照七巧板的形状创意而成的。由七件形态各不相同的几子组成。为了使用方便,把个别形态的做成双件,这样说不只七件,多者可达十三件。这七种几子的面板,其比例尺寸都要互相谐调,有着极其严格的比例尺度,它比宋代发明的宴几更为新奇。它不仅可拼方形、长方形,还能拼成犬牙形,这在园林建筑的陈设中,可谓别具一格。
清 紫檀琴桌
9、琴桌:琴桌,在明清两代专用桌案中除棋桌外,还有琴桌。琴桌的形制也大体沿用古制,尤其讲究以石为面,如:玛瑶石,南阳石,永石等。也有采用厚木板做面的。还有以郭公砖代替桌面的,因郭公砖都是空心的,且两端透孔。使用时,琴音在空心砖内引起共鸣,使音色效果更佳。还有的在桌面下做出能与琴音产生共鸣的音箱。其做法是以薄板为面,下装桌里,桌里的木板要与桌面板隔出3一4厘米的空隙,桌里镂出钱纹两个,是为音箱的透孔。桌身通体揉饰红漆,以理沟描金手法填戗龙纹图案。这恐怕是目前所见最华丽而又实用的琴桌实物了。
8. 明代家具的种类与特点是什么
明式家具并不是指明代家具。明代家具,是专指在明代制作的家具。明代家具是时间概念,而明式家具则是艺术概念。两者有着本质区别。明式家具是我国明代形成的一项艺术成就,被世人誉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在世界家具体系中享有盛名。 明式家具有如下风格特点: 1、造型大方,比例适度,轮廓简练、舒展。 2、结构科学合理,榫卯精密,坚实牢固。 3、精于选料配料,重视木材本身的自然纹理和色泽。 4、雕刻红脚处理得当。 5、金属饰件式样玲珑,色泽柔和,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 关于明式家具的风格特点,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的品》和《明式家具的病》两篇文章中有把明式家具的优点和不足分析的已很全面。他把明式家具归纳为五组,共十六品。分别为: 第一组:简练、淳朴、厚拙、凝重、雄伟、圆浑、沉穆。 第二组:浓华、文绮、妍秀。 第三组:劲挺、柔婉。 第四组:空棂、玲珑。 第五组:典雅、清新。 在明式家具中,并不是完全的尽善尽美,也有不尽人意和不足的便子。王先生把它们归纳为"八病"。分别为:繁琐、赘复、臃肿、滞郁、纤巧、悖谬、失位、俚俗。 明式家具没有时间限制,不仅明代的优秀家具称为明式家具,清代初期的家具仍保留着明式的风格特点,仍属于明式家具。后来乃至我们今天按明代式样仿制的也属于明式家具。不论研究家具的还是收藏、制作古典家具的,都要读一读王先生的这两篇文章。 一般是指我国明代至清代早期(约当公元15—17世纪)所生产的,以花梨木、紫檀木、红木、铁力木、杞梓木等为主要用材的优质硬木家具。由于制作年代主要在明代,故称叫“明式”。它是在宋代、元代家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在工艺、造型、材料、结构上都有重大突破。明式家具一直被誉为我国古代家具史上的高峰,是中国家具民族形式的典范和代表。在世界家具史上也独树一帜,自成体系,具有显赫的地位。具有造型淳朴、大方,结构简练,突出木材天然纹理,不添加繁琐装饰,注重实用、美观等特点。在中外享有盛誉。明式家具品类齐全,按使用功能大致分为六大类。①坐卧类。有凳、墩、椅等。②承具类。有几、桌、案等。③卧具类。有床、榻等 ④ 庋具类。有盒、匣、奁、箱、柜、橱等。⑤架具类。有面盆架、镜架、衣架等。⑥屏具类。有砚屏 、炕屏等 。明式家具采用榫卯接合方式的框架结构,榫卯种类繁多,斗拼巧妙,结合牢固。明式家具多选用紫檀、花梨、红木等质地坚硬、纹理细密、色泽光润的木材。漆饰方法有桐油、擦蜡、大漆、雕漆等。还有式样细致精巧的金属配件起辅助装饰作用。 明式家具的主要特点是采用木架构造的形式,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形体特征,造型简洁、单纯、朴质,并强调家具形体的线条形象,在长期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确立了以“线脚”为主要形式语言的造型手法,体现了明快、清醒的艺术风格。同时,明式家具不事雕琢,装饰洗练,充分地利用和展示优质硬木的质地、色泽和纹理的自然美;加上工艺精巧,加工精致,使家具格外显得隽永、古雅、纯朴、大方。明式家具比例的合度和谐;体现了完美的尺度与人体功学的科学性;合理、巧妙的榫卯结构和加工工艺,都充分地反映了“明式”的卓越水平。所以,明式家具被称之为明清工艺美术宝库中的明珠,是中国封建社会未期物质文化的优秀遗产。 明式家具的造型结构十分重视与厅堂建筑相配套,线条组合给人疏朗空灵的艺术效果,与繁复奢华的清式家具相比,明式家具以清新素雅、简练概括而取胜,因此在古家具市场中,一直流行着“十清不抵一明”的说法。
9. 明代家具的特色有哪些
明代家具是在宋代家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制作工艺精细合理,用材考究,造型朴实大方,风格鲜明。
它的形成,得益于其独特的文化特质。包括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都可以看到明式家具的痕迹。